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琳  张金  钟明媚  彭松 《安徽医药》2011,15(1):69-70
目的 探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中(EGDT)的应用.方法 连续性选择52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记录患者相应的临床情况.结果 应用微创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后,52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所谓血流动力学,就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流动的力学,主要是研究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与血流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临床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流动力学监测已成为抢救心脏病及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对病人病情、疗效和预后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用于指导治疗过程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对危重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期间进行容量监测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对43例需行CRRT治疗的危重患者应用PiCCO技术进行容量监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43例患者行CRRT治疗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明显降低;28例血流动力学平稳,39例好转,2例死亡,2例因经济等原因自动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危重患者CRRT治疗期间应用PiCCO技术进行容量监测,可有效指导超滤量调节,实现液体管理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复杂大手术及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3月始我科对43例拟行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术、先心病房缺室缺修补术、胃及食道癌根治术、脓胸及剖胸探查术患者于手术前行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根据血压值及其他生命体征综合判断麻醉深浅,指导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结果 43例患者即使血压较低的情况下也能精确反应瞬时血压变化,及时准确评估循环功能,指导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能获得瞬时血压变化值,麻醉医师能根据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趋势做出迅速的判断并实施正确的临床干预,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失衡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陈曼华  陈刚 《医药导报》2001,20(2):85-86
心衰患者的扩血管药物治疗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如何选用适当的扩血管药物 ,已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公认的意见是在进行扩血管药物治疗时 ,应进行严格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70年代用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 ,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 ,提供了可靠信息[1] 。但是 ,由于设备昂贵 ,在目前国内的一般医院尚难以普及。因此 ,实际上大多数医生仍是凭着临床经验及患者主观反应摸索用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我院应用心血管功能测定仪对部分心衰患者在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帮助判断扩血管药在治疗中的利弊 ,收到较好…  相似文献   

6.
<正>重症医学病房收治的危重病患者中,超过半数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最常发生的,共存疾病可使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复杂,仅以临床经验及体检、生命体征评估判断是不可靠的,因此,血流动力学检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均十分重要。而心输出量的测定对于评估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需要实时监测评估整个机体状态,掌握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才能恰当治疗,并评估效果。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必不可少的监测、诊治手段。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目前血流动力学的有创监测手段仍处于不可替代位置,本文就临床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FloTrac/Vigileo系统经外周动脉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25例ICU危重患者的应用,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包括动脉导管的护理,参数的记录和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 25例患者监测时间2~5 d不等,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并为心功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数。结论 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很好的评估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细微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即可能导致危重患者病情加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泵驱动进行体外循环,通过高通量透析器的超滤作用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以对流原理清除大、中、小分子溶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确保营养支持。CRRT体外循环的初始引血、治疗过程中的脱水超滤及结束时的回血,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是一种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可全面精确指导CRRT过程中液体的管理及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10.
王瑞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523-2524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抢救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新的更好的监测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作者就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定(PICCO)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对CVP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翠云 《安徽医药》2010,14(9):1093-1095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以及呼吸机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在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仍是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和综述了机械通气对CVP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在机械通气状态下测得较准确的CVP值,以期能够在临床更好地分析和利用CVP值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评价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PICU收治的95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特点,统计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中心静脉压、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和脉搏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应用趋势,并对不同监测途径相关临床应用进行比较.结果:我院PICU收治的危重手足口病患儿分别为2009年18例、2010年28例、2011年49例,总计95例。2009—2011年需呼吸机支持治疗分别为11例、19例和34例,均在50%以上。死亡病例16例,死亡病例在频繁抽搐(〉3次)、昏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尿潴留方面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CU病死率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7.8%和22.4%。中心静脉置管率由2009年的38.89%提高至2011年的93.88%;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率由2009年的33.33%提高至2011年的67.35%。2011年PiCCO监测5例(10.2U%)。应用中心静脉压、连续有创动脉血压构成比较高,应用广泛;PiCCO监测参数相对较多,监测费用高,指导价值相对较高。结论:危重手足口病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呼吸机使用率,对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需求高。死亡病例频繁抽搐、昏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尿潴留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危重心脏外科的救治作用。方法对25例围手术期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IABP辅助时间26~236h,平均(144±80)h;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80%,死亡5例,主要死亡原因为LCO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IABP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危重心脏外科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指征明确时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本院ICU中40例危重患者进行PiCCO监测,得出一系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重要参数。结果40例患者通过采用PiCCO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危重患者PiCCO监测及其护理,可有效反映血液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血流动力学常不稳定,行有创血压持续监测(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BPM)能动态、准确地了解患者实际的血压水平,从而准确地指导临床抢救和治疗[1],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重症患者常用的动脉血压监测方式[2]。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穿刺导管置入动脉血管内,使动脉血流与测压管路相连,再通过测压管路将压力传感器与监护仪相连,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症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是急诊抢救和危重手术的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临床输血输液扩容、输注全静脉营养液的有效技术方法。对3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施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得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广泛,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普通病房操作安全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危重心脏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5例患者中,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23例;存活18例,抢救成功率为72%;死亡7例。结论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疗效显著,早期使用IABP治疗较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有创血压监测是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手段,既可指导监测治疗,还方便抽取动脉血标本,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抽血的痛苦和对动脉血管的损伤,在ICU得到广泛应用[1-4]。有效维持动脉导管通畅性是护理工作的内容,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肝素盐水持续加压冲管来维持其通畅性,但肝素可给患者带来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妇产科产后出血的患者,肝素盐水冲管存在加重出血的危险性。动脉导管的冲管液使用生理盐水还是肝素盐水尚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1例临床药师参与的PICCO监护的心梗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根据PICCO监测数据分析心梗患者的心脏功能,提供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快速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利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直接并有效地指导AM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的临床监测方法及其护理。方法:结合本院重症监护中心(ICU)患者应用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资料.阐述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护理进展。结果:60例患者抢救成功57例,死亡3例。PiCCO留置时间为3~10d,监测数据准确,全组均未出现感染、出血、栓塞等并发症,无意外拔管、堵管的发生。结论:危重症患者在PiCCO血流动力血监测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配合正确的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