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11例行MRV检查。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急性7例(7/9),亚急性3例(3/6);MRI平扫显示13例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征",11例MRV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结论:头颅CT是诊断急性CVST的重要方法;MRI对亚急性CVST具有更高敏感度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评价CVST。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影像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VST患者的综合影像资料,18例均行常规CT和MRI平扫,6例行减影法多层螺旋CT脑静脉成像(MSCTV),13例行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脑静脉减影法成像(3D CE-MRV),12例行DSA检查。结果 18例CVST患者中,经影像学检查发现上矢状窦CVST 8例,横窦2例,乙状窦4例,直窦2例,上矢状窦及乙状窦均受累2例。6例(33.3%)CT平扫可提供重要的影像表现,尤其是MSCTV更为直观。18例CVST患者MRI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的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血栓的不同信号,13例可见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等间接征象。15例3D CE-MRV检查均发现CVST的血栓征象(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12例行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影像综合检查对CVST的早期发现、确诊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3例行MRI增强扫描,5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2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观察CVST累及区域范围及周围情况、平扫密度或信号特征及颅内伴发病变等。 结果全部患者均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7例患者CT平扫见受累静脉窦明显高密度,MR平扫10例患者可见受累静脉窦T1WI明显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均可见受累静脉窦高信号。3例行MRI增强扫描患者中,受累及静脉窦呈完全强化2例,部分性强化1例。CT及MRI提示左颞叶出血性梗死1例,矢状窦旁占位2例,丘脑出血性梗死1例,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MRV均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完全不显影及侧支代偿血管形成。 结论MRI平扫可显示CVST的特征,CT平扫部分患者显示CVST的特征,CT及MRI平扫均可显示CVST的颅内伴发病变。识别CVST的静脉窦CT及MRI平扫特征及可能的颅内继发病变影像学表现,并结合MRV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与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5例CVST患者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15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8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7例累及横窦-乙状窦,5例为多窦受累,7例患者伴有皮质引流静脉及脑深部大静脉受累;10例急性病例,CT见直接和/或间接征象;MRI示32例典型病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MRV示受累静脉窦全程或节段性闭塞。结论:对急性CVST,头颅C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而对于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及MRV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其是诊断CVST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影像表现,以增加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两例经MRI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经过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MRI平扫主要表现为静脉窦内流空效应消失和静脉窦内信号改变。静脉窦内血栓MRI平扫表现为T1WI、T2WI、FLAIR信号不均匀增高,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表现为静脉窦内充盈缺损影。1例患者上矢状窦、左侧大脑表面部分静脉、右侧横窦及乙状窦血栓形成,伴两侧顶部、右侧颞枕部脑实质肿胀和两侧顶部及右侧颞枕部少量的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另1例患者上矢状窦弥漫性血栓形成,右侧乙状窦末端与颈内静脉交界段血栓形成伴狭窄,脑浅静脉代偿性增粗、迂曲,不伴有脑实质改变和出血。结论 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脑静脉窦内血栓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征象,能够为临床诊断CVT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CVST患者的MRV特征。MRV采用2D-TOF技术,所有患者均进行MRV检查,2例行DSA脑血管造影。结果上矢状窦受累8例,横窦受累6例,乙状窦受累4例,MRV表现为静脉窦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静脉窦闭塞。2例患者一侧颈内静脉不显影。结论MRV可以早期、准确、无创诊断CVST,并可应用于CVST治疗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T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例,18例全部经MR平扫,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12例行MRV扫描,其中4例行DSA检查。结果:6例为单个静脉窦受累,4例为乙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8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MR平扫2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4例为T1WI及T2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明显高信号,12例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缺损、中断、或不显影。结论:MRI和MRV是诊断CVST最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CT平扫表现8例均以片状、小片状低密度灶为主,合并出血5例,轴位静脉窦密度增高呈"三角征"5例,"束带征"5例。MRI表现16例脑实质内病灶均表现为片状、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6例合并出血,静脉窦血栓呈稍短、短T1稍长、长T2信号8例,呈等、稍长T1稍长、长T2信号4例,呈稍短、等T1短、等T2信号3例,呈长T1混杂短T2信号3例。脑实质内病灶强化5例,脑膜强化7例。MRV均显示充盈缺损或信号中断,累及上矢状窦11例,直窦4例,颈内静脉4例,横窦14例,乙状窦11例,皮层静脉5例,脑深静脉4例。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复杂,病情急重,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结合CT及MRI检查、临床资料可以较准确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V检查,2例行DSA检查。 结果 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1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4例单纯乙状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MR平扫1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不显影、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 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用于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的CVST患者的MRV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MRV检查,2例行DSA脑血管造影。磁共振静脉成像(MRV)采用2D-TOF技术。结果11例患者中,上矢状窦受累8例,横窦受累6例,乙状窦受累4例,MRV表现为静脉窦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静脉窦闭塞。2例患者一侧颈内静脉不显影。结论MRV是诊断CVST的良好方法,可以旱期准确无创的诊断CVST并可应用于CVST治疗后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