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酸桂哌齐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将97例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单一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酸桂哌齐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极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两组,每组45例,二联组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三联组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就两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治疗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进行比较。结果三联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二联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异常,P>0.05。三联组患者显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二联组,P<0.05。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相似,P>0.05;治疗后三联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优于二联组,P<0.05。结论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ivgtt,qd,同时甲钴胺500ugim,qd,30d;对照组40N,甲钴胺500ugim,qa,3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与82.5%,P〈0.01),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糖控制,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30 d,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甲钴胺单独治疗获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67%,研究组为97.33%,较对照组研究组疗效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0年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甲钴胺针0.5mg/d,疗程30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针320mg/d联合α-硫辛酸针600mg/d,疗程30d。比较治疗前后2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α-硫辛酸、甲钴胺较单用甲钴胺,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   

7.
徐爱花  徐海燕  章丹 《海峡药学》2013,25(2):180-181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显著性(P<0.01)。NCV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2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应用丹参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共15d,观察疗效并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肌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使血糖达标,同时肌注甲钴胺注射液0.5 mg/d,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3.2±2.8)和(48.3±2.7)m/s,对照组分别为(39.3±2.6)和(44.8±2.2)m/s,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评价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硫辛酸60 mL,治疗14 d;对照组每日给予硫辛酸60 mL,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硫辛酸和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α-硫辛酸。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临床缓解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前者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两种药物联合的方法比单纯采用一种药物的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α-硫辛酸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梅坚 《中国药业》2013,22(8):37-3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弥可保肌肉注射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采用总症状(TSS)评分法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弥可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高血压患者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08%,高于对照组的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高血压效果确切,能提高周围神经传导功能,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TCSS(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及双侧MCV和S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及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CV和SCV)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理想,且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凯时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维生素B12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密歇根症状评分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密歇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感觉减退、麻木症状密歇根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刺痛、烧灼感症状密歇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CV、SCV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时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腿浴治疗器应用自拟糖痛洗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4月~2013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和结合组各53例。临床组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6±5.1)岁,平均病程(9.8±3.1)年。结合组男2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7.6±5.8)岁,平均病程(11.0±2.9)年。临床组单纯应用糖尿病基础治疗及周围神经病变西医常规治疗。结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腿浴治疗器的自拟糖痛洗剂进行治疗。比照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改善情况。结果结合组其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临床组的71.70%(P〈0.05)。两组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两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加强,结合组其加强幅度显著高于临床组(P〈0.05)。结论腿浴治疗器应用自拟糖痛洗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与弥可保(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5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咯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组和丁咯地尔对照组,观察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变化、神经反射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2%,对照组为38.70%;治疗组在神经症状、体征、神经反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弥可保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方敏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4,(4):483-484,487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20例,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A组仅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B组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避光静脉滴注,每天1次;C组给予依帕司他5 mg口服,每天3次;D组同时采用B、C两种治疗方法.上述各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四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D组麻木、烧灼感等症状改善最明显,B、C组症状有所改善,A组症状无明显改善.B、C、D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D组在治疗后MCV和SCV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硫辛酸和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