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笔者自1992年起,采用经验耳穴“便秘点”埋针为主,对32例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6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7天;其中10例伴痔疮,2例伴肛裂,9例排便时出血。主要因排便不定时,食物过精细,肠蠕动无力等引起。2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在“便秘点”(耳部三角窝内,坐骨与交感连线作底边,作一等边三角形,顶点处即是)局部寻找敏感点,若无敏感点,则取原点;常规消毒,把图钉型锨针埋入。冬天留针4~7天,夏天留针2~3天,注意观察,防止感染,留针期间每日按压5次,每次1分钟,以增强…  相似文献   

2.
针刺大肠俞治疗脾虚便秘案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顺发 《新中医》2003,35(1):65-65
钟某,女,53岁,工人。2000年9月25日初诊。患者2年前在外院行T10硬外膜下髓外脊膜瘤摘除术,术后双下肢不完全性截瘫,曾在本院神经外科、康复科住院治疗。患者手术前曾患习惯性便秘,住院期间行针灸、中西药治疗均不显效,出院后仍便秘。诊见:便秘5~7天1次、便软,白天汗多,寐差,胃纳一般,双下肢易抽搐。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脾虚型)。遂在大肠俞(双)运用捻转提插补法行针,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当天下午患者大便自行排出。为巩固疗效,隔天按上述治疗方法行针10次…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便秘病人90例,分三组。 A组:习惯性便秘30例。年龄27~65岁,病程5~35年,平时需服用药物排便,如不服药则3~6天排干燥粪便一次,每次排便时间超过30分钟。 B组:产后便秘30例。年龄21~30岁,平时3~5天排干燥粪便一次,需服泻药或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排便时间约30分钟。 C组:术后便秘30例。年龄18~57岁,卧床时间4~9天排干燥粪便一次,排便时间超过30分钟。  相似文献   

4.
例1:何某,女,45岁,待业.于1999年4月初诊.主诉 :便秘已有5年之久.初起服用果导片,外用开塞露等.后改用中药治疗,逐渐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 精神上非常痛苦.查:形体微胖,纳少,面色尚可 ,不爱活动,腹部柔软,舌淡苔薄白,脉微弦缓. 证属气秘.其病机为气机郁滞,导致腑气不通,大便不能排出.治疗上则以理气化滞,重在化滞通腑气上.取穴:大肠俞、天枢、上巨土虚、支沟、中脘.操作方法:令患者侧卧位,针刺以上各穴,其大肠俞、天枢、上巨土虚在行针期间,运针1~2次, 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者针刺4次后,排便1次.再针刺10次,每日排便1次.巩固疗效,再针刺1个疗程,便秘痊愈.随访1个月未复发 .  相似文献   

5.
取穴 :患侧外关、合谷 ,双侧内庭穴。操作 :外关、合谷 2穴均用 2 8号 1 5寸毫针直刺 1~ 1 3寸 ,捻转提插强刺激 ,使针感缓缓上行直达病灶处。双内庭用 2 8号 1寸毫针刺入 0 5~ 0 8寸 ,行捻转提插手法。诸穴得气后 ,每 1 0分钟行针 1次 ,留针期间让患者不时用力咬牙 ,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时再行针 1次后起针。多数患者 3 0分钟可达止痛目的。每日 1次 ,连续 5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 1 57例 ,经 2~ 5次治疗后 ,1 3 8例痊愈(牙痛完全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无任何不适感 ) ;1 9例好转 (牙痛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稍有不适感 )。全部有效。在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用经方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临床疗效较好,举例如下。胡某,女,33岁,2019年11月6日就诊。2008年3月初在河南省某市计生站行绝育结扎术后腹胀严重,伴恶心呕吐不止,遂于4月初入住某人民医院,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予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但大便仍不畅,每5~6日甚至8~10日排1次,离不开开塞露。遂于5月初转住河南某学院一附院,诊为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轻度粘连,无明显梗阻性病变,考虑慢性便秘(慢性传输障碍性便秘?),术后仍有腹胀,难排便。遂于12月初转入河南省某肿瘤医院,诊为顽固性便秘,行次全大肠切除术,术后仍有腹胀,并泄泻不止,每日泄泻20多次,  相似文献   

7.
1补火生土,止泻通便倒三:泄泻案朱某,男,68岁。患五更泄6年,经X线钡灌肠、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服抗生素3个月,停药症状又作,常感下腹部隐痛,肠鸣即泻,件纳呆,面色白,每日腹泻4次~5次,多为稀水及不消化食物,舌谈,脉迟。辨属脾肾阳虚,中气下陷。投肾气丸加昧:山药309,山萸肉109,泽泻IOg,熟附决IOg,肉桂sg,补骨脂IOg、Ic剂后大便成形,停药后大便儒软。后守方改散剂调治2月余,大便正常。追访半年其症未作。例2:便秘案陈某,男,64岁。患习惯性便秘1年余,常服麻仁丸、果导片以缓急。诊见四肢清凉,腹胀、少腹…  相似文献   

8.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不能自解者,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自实习以来,据临床所见针刺治疗各型便秘疗效均佳,现将其中疗效最显著者报道如下。案1龚某某,女,68岁,退休。于2011年7月2日来诊。患者于3年前曾患脑梗塞,经住院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 1 88例患者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88例 ,其中男性 99例 ,女性 89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5 3 .8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3 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 ,2~ 7日行 1次大便 ,需泻药 ,手助排便 ,有的伴肛门坠胀 ,排便时间长 ,里急后重 ,小腹、肛门疼痛 ,便血等。直肠指诊其中发现有内痔 ,混合痔98例 ,肛裂 68例 ,肛乳头炎 1 3例 ,肛周脓肿 9例 ,直肠内外脱垂 8例 ;高血压 1 2例。2 治疗方法  针灸主穴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支沟、大肠俞、承…  相似文献   

10.
<正> 张某,男,48岁,1983年6月15日初诊。患者2天前因过吃杨梅(不去核),今晨大便不通,随后小便亦不通,下腹膨隆,胀痛难忍。曾服果导、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未下。入夜胀痛更甚,前来急诊。刻诊:下腹膨隆,压痛,膀胱充盈,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滑弦。诊为阳明腑实证,急当通里泻下。拟予针刺治疗。取中脘、气海、足三里(双),大肠俞(双)。先针前三穴,均用泻法,留针15分钟。患者自觉肠鸣蠕动。出针后再针剌大肠俞,强力捻转捻捣,以患  相似文献   

11.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老年人患便秘者颇多,经常3~5d甚至7~8d大解1次。粪便干燥、坚硬难排,常伴有腹气不通,浊气不降,腹胀满,嗳气频作,常至食不甘味,卧不得安,患者特别烦恼。若伴肛裂、痔疮,则苦不堪言,甚至影响生存质量。老年人便秘之所以特殊,原因在病因病机乃气血双亏,精血失养,津枯失润,致使便干质硬,排便不畅,加之脾胃之气亏虚,运化无力,肠道涩滞,粪便久蓄,而成蓄便干硬,艰涩难排而成疾。近2a来,笔者治疗老年人便秘患者89例,均以益气养血滋阴为治则获得满意疗效,现将2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太渊穴治寅时哮喘患者,女,69岁,1993年10月初诊。素有咳喘病史20余年,3月前因发现形体消瘦,经胸片检查确诊为肺癌,在某肿瘤医院住院行化疗及口服复方天仙胶囊等药治疗,因近5天来每于晨3时许即喘甚而邀余试用针灸治疗。针取双太渊穴,用补法,留针30分钟。起针后,因其家人亦有行医者,乃嘱其每日针之。一月后随访,患者已于数天前去世,但自针后当晚及去世前寅时未再发作哮喘,且因针1次后当晚未发哮喘,其家人也未再针之。按:晨起3~5时为寅时,据子午流注理论,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该病人身患绝症,其时哮喘,结合其病史脉证,当属肺气大虚。太渊穴…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临床上曾遇到两例罕见的下颌震颤,经针刺治愈,迄今未有复发,报告如下: 例1 潘某,女,18岁,务农。 1974年3月17日初诊:下颌震颤5天,近两天来加重,伴口苦、胸闷、嗳气,睡时症状消逝。已经西医内科、五官科检查,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望切:舌质淡而苔薄白,脉弦细。辨证:肝气不柔,肝风上逆。治则:舒肝理气、平肝熄风。取太冲(双)、风池(双)、合谷(双)、下关(双)、上廉泉。留针每10分钟运针一次,半小时后震颤减轻,50分钟后症状消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诊又称缠腰火丹 ,近 10年来 ,笔者用毫针环刺治疗本病 87例 ,取得较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7例带状疱疹中 ,男性 49例 ,女性 38例 ;年龄最大者 86岁 ,最小者 2 1岁 ;以 35~ 5 0岁居多 ;发病多为2~ 5天后到本科就诊。2 治疗方法本治疗法即在皮损周围约 0 .5 取穴 ,常规皮肤消毒后 ,沿皮损周边逆时针行平刺 ,第二针即在第一针之针尖体表投影处取穴 ,仍逆时针平刺 ,依此方法取第三针、第四针……直至将皮损完全环绕包围起来 ,故曰环刺。每次留针2 0~ 30分钟 ,每天 9次 ,不计针数 ,不强求针感。3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 …  相似文献   

15.
养阴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秋生 《河南中医》2003,23(9):36-36
笔者 1997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采用养阴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8例习惯性便秘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8例 ;均为 6 0岁以上老年人 ,平均年龄 6 5 .5岁 ;病程最短1a,最长 15a,平均 5a。经检查证实未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 )所致肠道狭窄者。症见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之间隔 72h以上 ,大便干结 ,排便费力 ,或大便不干结而排出困难 ,伴有面色无华、头晕耳鸣、嗳气、食欲减退、疲倦乏力、腹痛腹胀等虚秘表现。2 治疗方法内服自拟…  相似文献   

16.
1 针刺阳池治口干症李×,女,36岁,农民。1986年7月20日初诊。患者一年来常感口干欲饮,每5~7日发作一次;发作时,口干喜冷饮,直饮至腹胀不能再饮。经数小时后,多次小便方能缓解。内科诊查排除“糖尿病”、“尿崩症”。曾服中西药物疗效不理想。此恰逢发作,口干欲饮水。查:小腹微胀冰冷,舌微红,苔微黄,脉沉缓。证属三焦气化不行。嘱其忍渴暂不饮水,针取阳池(双),行捻转泻法,5分钟后,自感口中有津液分泌,每10分钟行针1次,40分钟后出针,口干欲饮之感顿消。为巩固疗效,每日1次,共针7次,随访半年未复发。按:《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此十二原者…  相似文献   

17.
益气润肠液治疗功能性便秘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润肠液治疗中老年功能性便秘 5 2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71例 ,均为我院肛肠科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 ,对照组 1 9例 ,年龄 5 0~ 75岁 ,病程 1~ 7年。诊断标准为有排便异常性延迟或减少。排便频率≤ 2次 /周 (此为主要指标 ) ,伴排便费力 ,排便时间 >1 5分钟或粪便干燥 ,便秘病史 >1年 ,或伴有腹胀或不适感。2 治疗方法治疗组治以益气宣肺、养血润肠 ,用益气润肠液。炙黄芪、生白术、杏仁各 2 0 g,党参、大生地、全当归、麦冬、火麻仁各 1 5 g,炙甘草 6g,桃仁、炒枳壳、炒枳实、炙麻黄各 1 0…  相似文献   

18.
针刺承山穴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颇佳。针1次即便通,针5~7次即可巩固疗效。治疗方法:选双侧承山穴,皮肤常规消毒,垂直进针2~3寸,得气后反复捻转提插1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刺激强度因人而异,隔日针1次,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二十余年来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落枕 ,效果显著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1 0 0例 ,其中男性 6 5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6~ 6 8岁 ;5 1例于发病当天来诊 ,3 8例于发病后2~ 3天来诊 ,1 1例于发病 4天以上来诊。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 ,先用 3 0号 1 .5~ 2寸毫针直刺双侧下肢悬钟穴。双穴同时进针 1 .2寸 ,用平补平泻法捻针得气后行针 2 min,留针 3 0 min,每隔 1 5 min行针1次。行针时嘱患者活动颈部。同时用艾条直接对患部施灸 1 0 min,也可在阿是穴拔火罐。随后在颈部风池、肩井、阿是穴等部位进行推拿数分钟 ,直至出针即可。治疗效…  相似文献   

20.
1病案资料徐某,女性,33岁,2012年10月1日就诊.主诉:右侧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3d.曾在外院接受治疗,无明显改善.查体:头偏向左侧,局部无红肿,头部活动时疼痛较重.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肘平放弯曲,选患侧落枕穴常规消毒,取30号1寸不锈钢毫针先浅刺入皮下,举起患侧手臂,向掌心方向斜刺,把针刺入0.8寸,得气后采用强刺激快速捻转手法,捻转速度在每分钟200次以上,以提插泻法为主结合捻转手法行针2~5 min,同时嘱患者活动其颈部,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把针提到皮下后放下手臂,颈部可适当活动,如仍疼痛可重复进行举臂捻针,每次留针15~30 min.治疗采用上述方法,行强刺提插捻转,每隔5分钟行针1次,活动颈部,30 min起针.针后颈部活动自如,疼痛消失,随访无复发,1次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