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观察、测量,探讨经颞骨入路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垂直部。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68人(136侧),其中女性33例(66侧),男性35例(70侧)行颌面部轴位CT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D1)、外耳门后缘(D2)、乙状窦沟前壁(D3)、颈静脉窝(D4)的水平距离,以及外耳道后壁至乙状窦沟前壁之间水平距离(D5)。结果:D1~D15分别为:(2.87±0.47)mm,(11.09±2.30)mm,(7.95±2.15)mm,(5.45±2.32)mm,(13.48±2.19)mm。面神经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左右两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断层影像解剖学观测,获得了经颞骨入路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数据,该组数据可为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面神经管垂直段位置关系的信息.方法:取15例开颅取脑后颅底标本,直接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和外耳门后缘水平距,用64层螺旋CT测量及118例患者头颅CT扫描图像的相同项目.结果:面神经管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和外耳门后缘水平距,尸骨直接测量与CT测量结果分别是(3.01±0.65)mm与(3.00±0.68)mm,(10.98±1.72)mm与(10.98±1.64)mm;活体测量男性左,右侧的测量值分别为(3.07±0.89)mm与(3.06±0.83)mm,(11.91±3.10)mm与(12.23±2.78)mm,女性分别为(2.90±0.59)mm与(2.82±0.63)mm,(10.56±2.26)mm与(10.42±3.02)mm.结论:CT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CT扫描除可助医生明确诊断外,CT测量还可助临床医生术前、术中对面神经管垂直段或其他解剖结构的定位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cT影像资料研究外耳道闭锁组与狭窄组之间颞骨发育程度的差异及面神经垂直段位置的变异特征。方法:收集71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42侧颞骨CT影像资料。按照外耳道骨性段最宽处直径大小分为外耳道闭锁组、狭窄组和正常的对侧耳为对照组。比较3组颞骨Jahrsdoerfer(Js)评分值、面神经垂直段位置及乳突气房容积等的差异。结果:耳道闭锁组的颞骨Js评分为7.26±2.02,耳道狭窄组为8.92±1.02,耳道正常组为1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神经垂直段起点层面,闭锁组、狭窄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面神经向前、向外移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神经垂直段终点层面,闭锁组与正常组比较,垂直段面神经向前、外移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与对照组、闭锁组与狭窄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乳突气房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锁组和狭窄组内的Js评分与乳突气房容积、乳突气房容积与面神经至棘孔和乳突距离、Js评分与面神经至棘孔距离间关系,均成正相关。结论:颞骨总体发育情况与外耳道的发育基本一致,闭锁组Js评分最低,其颞骨发育相对最差。畸形外耳道(闭锁或狭窄)相对于正常外耳道而言,面神经垂直段位置变化较大,其前移、外移程度与颞骨发育情况、乳突气化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侧颅底手术中乙状窦相关解剖标志的位置,为进一步提高侧颅底手术安全性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取成人头颅标本40个,采用耳后切口行标准乳突根治术。充分暴露颅中窝及颅后窝硬脑膜、外半规管、面神经膝部、乙状窦、颈静脉球、乳突、茎乳孔、二腹肌嵴、外耳道后壁等重要解剖结构。使用双脚规测径器或电子数显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 结果 乙状窦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是(1.41±0.32)cm,乙状窦外侧壁至乳突外侧壁的距离是(1.02±0.38)cm,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是(1.28±0.13)cm,面神经乳突段起点(即面神经膝部)到乙状窦的距离是(0.56±0.20)cm,面神经乳突段终点(即茎乳孔部)到乙状窦的距离是(0.62±0.22)cm,二腹肌嵴至乙状窦的距离是(0.52±0.18) cm,茎乳孔至乙状窦的距离是(1.02±0.24)cm。 结论 面神经乳突段起点和终点至乙状窦的距离及乙状窦至二腹肌嵴和茎乳孔之间的距离均呈正相关;乙状沟的深浅、宽窄及骨壁的厚薄因乳突气化程度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5.
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位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位置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2侧正常成人头颈标本进行显微解剖 ,建立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乳突段位置的三维空间参照系 ,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乳突板障型和气化型标本的乙状窦 外耳门距离均大于硬化型。乙状窦 外耳门距离与颈静脉球高度、鼓索起点高度负相关 ,与面神经 乙状窦距离正相关 ;棘孔 颈静脉球距离与颈静脉球顶 内耳门水平距离正相关 ;颈静脉球顶 外半规管垂直距离与颈静脉球顶 内耳门水平距离之间负相关 ,与面神经 颈静脉球距离正相关 ,而颈静脉球顶 内耳门水平距离与面神经 颈静脉球距离负相关。结论 :乙状窦前移则颈静脉球偏高 ,鼓索起点位置亦偏高 ;颈静脉球前移则伴随着内移 ;颈静脉球顶高则颈静脉球外移 ,并接近面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颞骨岩部后骨板的解剖及其变异情况对颞骨相关手术的影响。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尸头上进行颞骨解剖 ,观察颞骨岩部后骨板成角变异的发生情况 ,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颞骨岩部上嵴与面神经水平段之间夹角为 (4 .61± 1.99)°、与矢状线之间夹角为 (63 .0 7± 9.3 0 )°。气化程度高的乳突其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距离相对较大 ,相对而言发生乙状窦前移的几率较小。颞骨岩部后骨板成角变异发生率为 17.5 %。结论 :面神经水平段大致平行于颞骨岩部上嵴 ,气化的乳突其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后壁之间距离较大 ;当颞骨岩部后骨板与外耳道后壁距离较小时 ,乙状窦位置更靠前 ,更易出现高位颈静脉球。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乳突段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侧颅底手术中面神经乳突段的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 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8例16侧,电动磨钻轮廓化乳突,暴露3个半规管、面神经乳突段全长。测量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宽度、面神经乳突段始端及末端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并观察面神经乳突段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 结果 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为(11.04±1.03)mm,宽度为(2.29±0.39)mm。面神经乳突段起始部到乙状窦、外耳道后上棘、颅后窝硬膜、岩上窦-乙状窦-横窦交点、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分别为(9.41± 2.06)mm、(15.61±2.11)mm、(5.96±1.51)mm、(20.20±3.44)mm、(3.84±0.14)mm。面神经乳突段末端-乙状窦 、外耳道后上棘、乳突尖、颅后窝硬膜、岩上窦-乙状窦-横窦交点的最近距离分别为(7.05±2.01)mm、(20.32±2.69)mm、(16.48±2.48)mm、(7.97±2.61)mm、27.38±4.21)mm。 结论 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二腹肌嵴是面神经乳突段定位的重要标志,面神经乳突段走行于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二腹肌嵴前端形成的三角形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供面神经管乖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正常值并分析其变异情况.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剖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链平面.以同样方法对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行颌面部CT扫描.在MPR影像上测量而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而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距离,右侧(4.75±2.33)mm,左侧(6.06±2.52)mm,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小于左侧.男性(5.54±2.58)mm,女性(5.29±2.44)mm,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PR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垂直部与颈静脉窝影像解剖的良好方法,可为耳鼻喉科、颅脑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颞骨CT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单侧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侧颞骨(病例组)与健侧颞骨(对照组)CT影像资料,比较两组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直径、咽鼓管骨部长度、咽鼓管骨部最大径与咽鼓管骨部长度之比,及乳突气化程度(良好、差)等解剖参数。 结果 患侧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分别是(137.4 ± 8.1)°、(52.5 ± 3.8)°,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最大径分别是(0.29±0.08)cm、(0.18±0.07)cm,咽鼓管骨部长度为(1.07±0.15)cm,咽鼓管骨部最大径与骨部长度之比为(17.1±5.4)%;健侧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分别是(138.3±7.7)°、(53.1±4.3)°,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最大径分别是(0.35±0.07)cm、(0.21±0.07)cm,咽鼓管骨部长度为(1.17±0.17)cm,骨部最大径与骨部长度之比为(20.9±14.3)%。患侧乳突窦入口直径、咽鼓管骨部最大径、咽鼓管骨部长度较健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37、3.09、-3.17,P<0.05)。患侧乳突气化较健侧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4,P<0.05)。患侧与健侧咽鼓管外耳道角、岩枕角及咽鼓管骨部最大径与咽鼓管骨部长度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侧颞骨存在解剖变异。咽鼓管骨部小、乳突气化差及乳突窦入口狭窄与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  相似文献   

10.
乙状窦沟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状窦的发育差异,为临床上乙状窦前,后入路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和资料。方法:采用140侧颅骨,用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乙状窦沟的宽度,深度及乙状窦沟的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部分颅骨以外耳门为中心作水平锯切,直接测量乙状窦沟的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同时进行Law氏位X线摄片对照,结果:乙状窦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在10mm以上者108例(77%),距离在8-9mm者21侧(15%),距离在6-7mm者7侧(5%),距离在5mm以下者4侧(3%),以10mm为正常值,右侧的乙状窦前移多于左侧(18:14),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乙状窦前移在国人中的发生率为23%,进行乙状窦前,后手术入略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面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 ,为面神经阻滞的进针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年男性尸体 2 8具 (5 6侧 ) ,模拟面神经阻滞穿刺 ,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果 面神经阻滞穿刺点的位置为外耳道软骨下缘、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的交汇处 ,垂直于正中矢状面进针 ,左侧深度为 19 91± 0 0 9mm ,右侧为 19 82± 0 10mm。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面神经阻滞准确的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 ,有利于麻醉药发挥作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面神经鼓乳段在斜矢状位最佳显示的扫描基线,为面神经鼓乳段疾病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利用HRCT对16例(32耳) 外观无异常的成人颅骨标本行斜矢状位扫描获得层厚为0.625 mm的HRCT图像后,再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将颞骨标本切制层厚为1mm的连续斜矢状断面标本,选取面神经鼓乳段显示良好的CT图片与对应的切片标本对照观测。 结果 16例(32耳)在斜矢状位均可完整显示面神经鼓乳段全程,面神经鼓乳段全长为(23.58±1.44)mm,鼓室段到外半规管的距离为(0.75±0.12)mm,面神经鼓室段到鼓室的距离为(0.34±0.08)mm,鼓室段和乳突段的夹角为(108.88±2.49)度。 结论 颞骨斜矢状位HRCT图像结合对应切片标本能良好显示面神经鼓乳段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以与正中矢状面成(21.40±4.35)度为扫描基线作斜矢状位扫描显示面神经鼓乳段最佳,对颞骨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后鼓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后鼓室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成人 6 0侧颞骨标本 ,用牙科钻磨开乳突腔 ,打开外耳道外侧壁和鼓室盾板 ,充分暴露后鼓室入路手术中有关的解剖结构。以外耳道上棘、面神经管锥曲为测量标志 ,在手术显微镜下 ,对在手术中遇到的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测量。结果 外耳道上棘至砧骨窝、锥隆起、鼓索隆起、面神经管锥曲、外侧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庭窗、蜗窗、匙突、乙状窦垂直部前缘中点、窦膜角的距离分别是 17 19、18 0 2、15 2 2、14 4 9、15 39、17 35、19 5 8、2 0 0 9、2 0 32、15 6 8、18 76mm。面神经管锥曲至鼓索隆起、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的距离分别是 3 33、1 5 3、2 15mm。结论 外耳道上棘、面神经管锥曲是后鼓室入路的重要手术标志 ,鼓索隆起向内 3mm是手术入路的安全区 ,面神经减压术时应避免损伤水平半规管及后半规管等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迷路段与面神经膝的位置关系,以及多层螺旋CT影像测量方法的可信性。方法对15例颅底标本面神经膝至内耳道底、弓状隆起、面神经管裂孔、棘孔、岩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颈动脉管膝间的直线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并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颅底标本的扫描影像及118例病例的头颅CT影像资料进行相同项目的测量。对颅底标本两种测量方法,以及男女患者头颅CT影像资料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标本直接测量与CT影像测量,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影像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有助于医生对面神经管迷路段、面神经膝及耳蜗等解剖结构进行定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显微解剖观察面神经隐窝径路手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手术剖面及解剖标志,利用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探讨面神经隐窝径路关键手术剖面主要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在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面神经隐窝手术径路,观察手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手术剖面及解剖标志.利用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面神经隐窝径路中关键手术剖面重建观察,其中成人55例(110耳),儿童25例(50耳),对4个不同方位图像(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及双斜矢状位)同层显示解剖标志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对重要解剖标志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影像学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中涉及到4层关键手术剖面,其方位均为双斜矢状位.4层关键手术剖面双斜位多平面重建图像中主要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程度均优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同层显示成功率均为100%.水平半规管上缘中点与中颅窝脑板的垂直距离、乙状窦最前缘与外耳道后壁前缘的垂直距离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小于成人.面神经水平段下缘与前庭窗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及乳突段前缘与圆窗龛后外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技术可清晰同层显示面神经隐窝径路手术剖面相关解剖标志,结合手术入路及手术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手术剖面双斜位多平面重建及测量,能为术者提供更有实用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位置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6侧正常成人头颈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的形态及其毗邻关系,建立它们位置的三维空间参照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乙状窦与外耳门距离与颈静脉球高度、乙状窦降段中点外侧骨壁厚度、鼓索起点高度呈负相关,与面神经-乙状窦前缘距离呈正相关;颈静脉球高度与棘孔-颈静脉球距离呈负相关。结论: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三者位置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乙状窦前移则颈静脉球顶位置偏高,乙状窦降段表面骨质偏厚,鼓索起点位置偏高,而面神经不受影响;乳突气化程度影响乙状窦的前后移位,但不影响颈静脉球高度;颈静脉球高度与颈静脉球的前后位移有关,颈静脉球顶高则颈静脉球前移。在侧颅底外侧入路手术中,掌握以上规律有助于乙状窦、颈静脉球及面神经的定位以及术中重要结构损伤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观测成人的100例干燥整颅、20例颅底标本、15例尸头及36侧正常颅底CT资料;观测项目为与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有关的颞骨表面标志与岩部内重要结构的位置及其间距.结果:整颅及颅底内面各项测量结果左右侧比较U均<1.96,P均>0.05,颞骨内重要结构间及与表面标志间距离测量结果多数项目男女性间比较U均>1.96或>2.58,P<0.05或<0.01;颅中窝入路可以弓状隆起作标志寻认上骨半规管以确认内耳道,也可以岩大神经管裂孔为标志暴露面神经膝状神经节与迷路段确认内耳道底;磨除岩尖部骨质时可以颈动脉管后壁与内耳门内侧缘的连线作为界线.结论:颞骨表面标志点间距及颞骨岩部内重要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可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术中岩部重要结构的定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性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垂直段的长度为(17.39±1.78)mm、直径为(2.13±0.13)mm,面神经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面神经垂直段近端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mm,鼓索神经自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距离为(5.99±0.74)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夹角(向上)为(38.6±1.99)°,锥隆起尖到面神经垂直段垂直距离为(2.05±0.65)mm,后半规管至面神经垂直段最短距离为(2.89±0.36)mm。有5%(2/40侧)的面神经垂直段的近端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结论:外半规管、鼓索神经、茎乳孔、锥隆起、后半规管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垂直段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垂直段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normal facial canal an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acial canal and its adjacent structures us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imag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The petrous parts of 54 temporal bones were scanned using micro‐CT with a slice thickness of 35 μm. The serial micro‐CT image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3D volumes of the facial canal and the bony labyrinth with the aid of computer software. These volumes were used to measure 31 dimensions of the facial canal and its spatial relationships with adjacent structures. The length of the meatal segment, the tympanic segment, and the mastoid seg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p < 0.05). The narrowest portions of the facial canal were immediately lateral to the meatal foramen in the labyrinthine segment and the midpoint of the tympanic segmen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 of the canal for the chorda tympani nerve and midpoint of the stylomastoid foramen was 35.3% of the length of the mastoid segment,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tympanic segment and the lateral semicircular canal was 16.3°. The angle between the mastoid segment and the canal for the chorda tympani nerve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180° and >180°. These findings represent supplemental data for improving th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ial canal anatomy. Anat Rec, 297:1808–1816, 2014.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