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治疗脑梗塞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治疗脑梗塞100例王淑云,邹跃,乔爱玲,索黎,林红1990~1994年我院用紫外线辐射血液疗法(UBI)治疗脑梗塞10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全部病人系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86年全国脑血管会议关于...  相似文献   

2.
血液光量子稀释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光量子稀释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周大1992年,我们采用血液光量子稀释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6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病程在一个月以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评分和分型,并均经头颅CT检...  相似文献   

3.
作者引用当今国际上较先进的光化学诱导法制作成功了脑梗塞动物模型,脑梗塞部位和程度均较稳定,且很近似临床脑梗塞的病理过程,按照临床实际,为上述治疗组动物进行了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输注,通过与对照组动物脑梗塞区的病理和微循环观察,提示该疗法能明显减轻和改善脑梗塞区的病损程度,增强脑梗塞区的血液供应,作者认为后者也可能为该疗法疗效的机理之一,并建议将该化疗法作为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一种临床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用光化学法诱导制备兔急性局限性脑梗塞模型。经紫外光辐照血液疗法治疗,其梗塞面积较对照组明显为小,病理改变亦明显较对照组为轻。在梗塞之前用紫外光辐照血液疗法对动物行保护性处理,则光化学法诱导的脑梗塞面积和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似。结果表明:紫外光辐照血液疗法对治疗急性局限性脑梗塞有显著疗效,但无保护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国内文献对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对比研究报道较少。我科自89年10月—91年5月以220例急性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塞各110例)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10顶指标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引用当今国际上较先进的光化学诱导法制作成功了脑梗塞动物模型,脑梗塞部位和程度均较稳定,且很近似临床脑梗塞的病理过程。按照临床实际,为上述治疗组动物进行了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输注,通过与对照组动物脑梗塞区的病理和微循环观察,提示该疗法能明显减轻和改善脑梗塞区的病损程度,增强脑梗塞区的血液供应。作者认为后者也可能为该疗法疗效的机理之一,并建议将该疗法作为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一种临床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血光量子及脉络宁治疗34例脑梗塞病人,以观察其治疗前后血自由基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脑梗塞患者发病后血自由基增高,抗自由基物质活性降低,血液流变学检测值异常增高;治疗后自由基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提示自血光量子及脉络宁治疗,对脑梗塞患者有显著抗自由基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血栓弹力图与血液流变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梗塞血栓弹力图与血液流变学相关分析王强王虹蛟刘丽革曲绍春林世和陈淑英王克血栓弹力图(TEG)是检测血液凝固性异常的方法,血液流变学是检测血液粘滞性的方法,本文对73例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进行了TEG和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分析。1资料与方法脑梗塞73例,男4...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血光量子及脉络宁治疗34例脑梗塞病人,以观察其治疗前后血自由基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脑梗塞患者发病后自由基增高,抗自由基物质活性降低,血流流变学检测值异常增高;治疗后自由基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病人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王天蔚,陆成玫我院自1992年引进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仪,对脑梗塞病人进行了检测,现将资料完整的23例进行总结,分析颅内各主要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和判定预后。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病人血液中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与脑梗塞类型的关系赵玉武,郭述苏,赵焕蒂,周翠玲本文观察了68例脑梗塞病人血LP(a)的变化,重点分析了LP(a)与梗塞类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脑梗塞病人68例,发病后1~10天,经头颅CT扫描。其中皮层梗塞30...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道红细胞压积 (Haematocrit,Hct)的增高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时期的122例患者的Hct进行了观察,并应用血液稀釋疗法观察其降低Hct的疗效,现报道于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急性期脑梗塞45例,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75±6.26岁;脑梗塞恢复期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28±7.96岁;脑动脉硬化患者36例,  相似文献   

13.
28例外伤性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28例外伤性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肖建军*张斌**焦秋云*罗新名*刘正义*1993年10月~1995年10月我们检测了28例外伤性脑梗塞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1.临床资料:男18例,女10例,年龄10/1...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液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颈动脉系统脑梗塞血液动力学分析汪昕,范薇,朱文炳,丁光宏,覃开荣近年来,脑卒中病人的血液动力学(CerebralHemodynamics)研究倍受重视。有关脑血管局部血流量及血液速度已有较多研究[1~3]。而对脑血液动力学其它特征(如脑血管弹性、外周...  相似文献   

15.
反复献血者,脑梗塞患者以及正常人血粘滞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不同性别的反复献血者、正常人以及脑梗塞病人的血液粘滞性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三者的血液粘滞性指标有一定规律性变化。男女献血者血液粘滞性指标均低于正常人,而脑梗塞病人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人,与献血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脑梗塞与献血者的粘滞性呈两极化倾向。献血女性与女性正常人之间的差异较男性之间为小。对出现以上变化的机制以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血液辐射(UBI)疗法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687例急性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分为UBI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为基础,UBI组则加用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2个疗程,最后采用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扬州会议拟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UBI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紫外线主峰波365nm波长的疗效显著优于主峰波253.7nm波长。5例病人进行远期细胞遗传效应检测。随访结果并未发现不良的细胞遗传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抗凝剂或血小板凝集抑制剂,但其疗效均不满意,故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所)在一九八三年七月至一九八四年六月间用Ⅱ号氟碳代血液治疗9例脑梗塞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研究方法研究对象:9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令28~71岁。均经腰穿脑脊液分析或脑血管造影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最短为3小时,最长的1例病程长达2年以上。输注方法:病程超过20天的2例慢性期病人,仅输注Ⅱ号氟碳代血液,另7例急性期病人,除输注Ⅱ号氟碳代血液外,还同时输注甘露醇。输注方法为先输20%甘露醇250ml,然后再静脉推注Ⅱ号氟碳代血液1m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15分钟,如无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脑梗塞62例血液流变学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迄今尚未见到对多发性脑梗塞(MI)有关血液流变学的专题报导。本文对 CT检查证实的62例 MI 患者做了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测定,试图探讨其与本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1、MI 组:共62例,男51、女11例,年龄37~82岁,平均62.8岁。62例病人 CT 检查共发现327个大小不等的脑梗塞灶,每例最少2个,最多20个,平均5.27个。  相似文献   

19.
73例脑卒中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和血脂,纤维蛋白原的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国内文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对比研究报道的较少。我院神经内科自1988~1990年内,对73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9项指标及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73例脑卒中均为 CT扫描证实。其中脑梗塞44例,脑出血29例。(一)病变部位:1.脑梗塞:内囊区15例  相似文献   

20.
血液稀释(Dd)治疗在德国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缺血,其根据是在用Hd治疗时观察到脑血流增加,而且在实验中与未用Hd的动物比较,发现脑梗塞范围缩小。然而,至今还没有足够的病例数证明,脑缺血病人经过Hd治疗后,预后改善;反之,在治疗后出现有害效应和不良病程。本文作者从病理生理学的观点对急性脑缺血用Hd治疗予以评价。病理生理学:Brown和Marshall在高粘滞综合征状态时指出,血浆交换后,脑血流量的大小不取决于血浆和全血粘度,而主要取决于脑的氧供应。只有在脑缺血的条件下,血液流动特性,特别是在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