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蛋白质类药物目前市场总值逾 1 5 0多亿美元。其中肽类药物的销售额超过 2 0亿美元。因此 ,几家公司正重点开发蛋白质和肽类药物新的给药系统。开发给药系统是人们最乐于接受的一种给药方式 ,然而由于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特殊的理化性质 ,此类药物口服后吸收差 ,生物利用度低。加之此类药物的t1/2 较短 ,故需频繁注射给药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因此 ,蛋白质和肽类药物新的给药途径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口服给药途径的研究尤其重要 ,研究口服后胃肠吸收障碍及…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和高血糖素对糖尿病人或胰脏全切除病人是必不可少的肽类激素。这些激素由于分子量高,口服给药后被胃肠中蛋白酶降解,所以只能用作注射。近来研究鼻腔或直肠给药来取代注射,并已发现一些可溶性药物和肽类的吸收促进剂。本文研究几种促进剂对大白鼠和胰脏全切除病人鼻腔吸收的影响。胰岛素与1%癸酸钠(NaCAP)、0.5%甘草酸钠(NaGHE)或10μlNikkolMGK经大白鼠鼻腔给药之后,血浆免疫活性胰岛素水准有显著提高。同时血浆中葡萄糖水准明显  相似文献   

3.
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肽类药物对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目前,市售肽类制剂以注射剂为主,频繁的注射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口服作为一种方便、顺应性好的给药途径,日益成为研究焦点;然而肽类药物口服受消化道屏障限制,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制约了它的发展。提高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工作业已展开。本文综述了限制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于胰岛素的高分子量以及被水解蛋白酶降解,因而在非注射途径给药后很少吸收。为产生注射给药同样的药理作用,非注射给药需要高剂量。前曾报道,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胶低肽不同给药途径的药效学。方法:皮下注射盐酸苯肼复制家兔贫血模型,分别给予模型家兔腹腔注射1~3kD阿胶低肽,灌胃<5kD阿胶低肽,灌胃5%阿胶水溶液,测定给药7d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值。分别给予健康小鼠腹腔注射1~3kD阿胶低肽,灌胃<5kD阿胶低肽,灌胃葡萄糖溶液,给药14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制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给予模型小鼠腹腔注射1~3kD阿胶低肽,灌胃<5kD阿胶低肽,灌胃5%阿胶水溶液,给药6d后,测定小鼠脾重指数。结果:对于化学药物所致的贫血,1~3kD阿胶低肽可显著提升Hb,其作用高于<5kD阿胶低肽,但提升RBC和WBC的作用则与阿胶相当;阿胶低肽有抗疲劳作用;阿胶低肽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脾重指数。结论:阿胶低肽各种给药方式均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脂溶性较低,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直肠给药又难以吸收,所以注射成了唯一的给药途径。但是,注射给药常引起局部肿痛,肌肉萎缩和血管损害等不良后果。自1980年对直肠吸收促进剂的研究开始后,抗生素的直肠给药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直肠吸收的各种促进剂及其作用机制综述如下。一、水杨酸钠及其衍生物以头孢美唑为药物的试验模型,5-甲氧基水杨酸钠(MS)作为吸收促进剂,制成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的蛋白质及肽类治疗药物的开发,非侵入性给药途径-鼻腔给药日益受到关注。与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相比,鼻腔给药既可避免注射给药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也可消除口服给药过程中肝脏的首过效应;且鼻腔黏膜下血管丰富,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也更加便于患者的抢救和自救。然而,由于鼻黏膜屏障的存在,药物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加入鼻黏膜吸收促进剂来增强药物的吸收。该文主要探讨鼻黏膜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并对FDA已上市鼻腔制剂中的吸收促进剂进行汇总,同时对新型黏膜吸收促进剂在鼻腔给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鼻腔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是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主要药物,长期以来一直是注射给药,这给患者造成很大不便,因此国内外医药界一直在致力于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临床应用的某些肽类药物,例如胰岛素,因其在胃肠道破坏而仅限于注射给药,因此造成了糖尿病患者的许多不便。为寻找胰岛素口服给药的方法曾进行了大量人员的研究,迄今没有获得成功。这项研究的目标是研究胰岛素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肠内吸收情况。在药学文献的许多论文中指出:表面活性剂能增加某些药物的吸收量。在动物试验中和人的一些病例中,  相似文献   

10.
蛋白和多肽药物的透粘膜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蛋白和多肽药物的增多,其非注射给药剂型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外对鼻腔、口腔、口服、直肠和阴道几种主要透粘膜吸收给药途径的研究。蛋白和多肽药物的透粘膜给药剂型的研究推进了蛋白和多肽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亮  江远明 《药学进展》2000,24(4):197-200
男性性机能障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疾病,且其形成原因复杂,目前,治疗该疾病的给药方法主要有注射和口服两种,经注射途径给药的药物有: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和E2罂粟碱、莫西赛利、睾酮及拟降钙素肽;经口服途径给药的药物有:甲磺酸酚妥拉明、溴隐亭、阿朴吗啡、曲唑酮、精氨酸和西部地非等。本文介绍了上述两种给药途径的治疗男性性机障碍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12.
用小白鼠作实验,观察抗乙肝胎盘肽口服给药和肌肉注射两种不同途径转移对HBV特异免疫活性。结果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和小白鼠足掌注射试验均示强阳性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口服和注射途径组的结果极为相似,无明显差异。说明口服和注射不同途径给药在转移特异免疫活性效果上相近,口服给药可以代替注射给药,因而为治疗,特别是长期治疗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给以药物有种种的途径,其中由于对患者自身服用时方便而且有安全性,从这一点来说最多用的是经口给药。又从医疗单位来看,近年来由于输液疗法的进步,内混注射药物在很多场合应用静脉滴注的方法。随着高营养的普及,可以予想今后愈益广泛应用。对此,籍肌肉、皮肤和粘膜给药已有很长的历史。又这些器官不仅占了身体表面的大部分,作为长时间的给药途径来说是不被重视的,所以仍然以旧有的方式给药一直到现在。最近,发现生理活性强的外因性物质或者本来就在体内存在的微量的能引起种种生体反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香芬  余华 《药学进展》2002,26(3):155-160
胰岛素是一种常用降糖药,但是由于其直接口服可在胃肠道被蛋白酶迅速降解,临床通常采用注射给药,给病人带来不便。因此,非注射给药途径的胰岛素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在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尤其对口服及粘膜给药系统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羊蹄叶水提取液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小鼠以腹腔注射、皮肤涂抹和灌胃途径给予羊蹄叶水提取液 0 8,0 4 ,0 2g/kg ,观察炭粉在小鼠小肠内被推进的百分率。 结果  腹腔注射、皮肤涂抹两种途径给药可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百分率 (P <0 0 0 1,P <0 0 5 ) ,而灌胃给药则无抑制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相反有促进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P <0 0 0 1)。 结论  腹腔注射、皮肤涂抹两种途径给药和灌胃给药的作用结果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6.
蛋白/多肽类药物肺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给药途径选择和处方设计一直存在难度,主要原因在于维持蛋白质天然结构的作用力较弱,使得其空间结构容易发生变化。此外,它们对胃肠道蛋白酶的敏感性也为口服给药带来了困难。人们试过多种给药途径,如眼部、皮肤、鼻和口腔等,但都很难代替传统的注射途径。然而,将蛋白质制成气雾剂进行肺部给药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本文介绍了蛋白质吸入给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概况及进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肽类作为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应的制剂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其大多数制剂为注射剂 ,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着重研究肽类口服制剂。口服剂型由于给药方法简便而受到欢迎 ,但是由于肽类药物口服后存在易被胃肠道中胃酸和酶破坏、降解 ,易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 ,大分子药物难透过胃肠道黏膜等问题 ,使其生物利用度低 ,半衰期短。本文从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稳定性以及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进行介绍。1 肽类药物口服吸收不稳定原因[1~ 3 ]1 1 物理特性大多数肽类药物存在化学和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醋酸齐考诺肽重复鞘内注射给药的局部刺激性,为鞘内注射制剂的局部刺激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醋酸齐考诺肽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腰椎穿刺鞘内注射给药,给药浓度为100 μg/mL,体积为50 μL/只,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恢复14 d。每天观察动物一般症状,并于末次给药后2 d,每组处死4只动物进行剖检,取注射部位及前段和后段处腰椎和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刺激性评价,剩余动物于末次给药后14 d剖检并进行刺激性评价。结果 对照组1只动物于给药第3天麻醉后死亡,其余动物在给药及恢复期间未见明显异常症状;末次给药后2、14 d,各组动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的鞘内刺激性反应;末次给药后2 d,注射点见可逆的轻微机械性损伤。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未见醋酸齐考诺肽对腰椎、硬脊膜和脊髓的局部刺激性作用,新西兰兔可作为鞘内注射制剂的局部刺激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吗啡给药途径及其新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莲  曾平 《医药导报》2003,22(12):874-875
吗啡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重要镇痛药,其给药途径有:①硬膜外给药及鞘内给药;②直肠给药;③口腔给药;④经皮给药;⑤肺部给药;⑥其他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系统、脑室内注射给药等.吗啡研究较多的剂型有缓释片、脂质体、雾化吸入剂及生物颊粘贴片等,其新剂型的开发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 胰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是具有一定疗效降压的新药,其降压作用机理是由于本品能使激肽原激活成胰激肽,后者具有扩张小动脉、毛细血管,因而引起降压作用。由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使心脏射血时射血阻抗增加,因而心肌耗氧增加。本实验旨在研究胰激肽释放酶对机体的耗氧是否有影响,从而从另一侧面来探讨本品的作用机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方法取健康小白鼠(17~20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每组动物11只,两组动物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注射,给药组注射本品(常州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