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明 《新疆中医药》2006,24(4):53-54
笔者有幸短时间跟随先生门诊,深深地被焦老的医德医风、治学精神、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所感动。焦树德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名老中医,擅长治疗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病,闻名于海内外,在此不再赘述。现就先生调治失眠和心病治胃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学习运用做一介绍。1自创挹神,治疗失眠先生以《内经》理论作指导,认为:阴阳气血失衡是失眠的重要原因,辨治上遵“谨查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原则,自创挹神汤,治疗失眠等病。挹神汤组成: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生地黄、生白芍、茯神(苓)、夜交藤各15g,炒黄芩、香附、远志各10g,炒…  相似文献   

2.
焦树德老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病辨详,立法遣药切中病机。焦老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自拟挹神汤方,用于阴虚肝旺之证,疗效甚好,兹整理介绍如下:挹神汤组成:生石决明21—45克(先下)生牡蛎15—30克(先下)生地9—15克生白芍9—15克白蒺藜9—12克夜交藤9—15克合欢花6—12克酸枣仁9—18克远志6—9克黄芩6—9克香附6克。方义分析:生石决明性凉,养肝阴又能清热,兼潜肝阳,生牡蛎性寒,潜阳,收敛浮越之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已经成为现代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失眠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笔者运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老教授的挹神汤加减治疗很多抑郁型失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中医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4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1]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SDS评分>40分。均以失眠为主诉,并排除躯体及脑部器质性病变。其中男66例,女57例;年龄最小17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挹神汤加减联合恢刺法和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对循环血流速度、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亲环素A(Cy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脑二科收治的眩晕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1 d 3次,1次4 mg;常规针刺(印堂、百会、太冲给、合谷、丰隆、三阴交、曲池)及恢刺法治疗(颈外夹背穴),1 d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挹神汤(生石决明、生牡蛎、生地黄、生白芍、夜交藤、白蒺藜、酸枣仁、合欢花、远志、黄芩、番附子)加减,1 d 1剂,煎取150 mL,分早、中、晚饭后服药,每次服用50 mL。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36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8.33%(53/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Lp-PLA2、Cy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FW)、一氧化氮(NO)、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  相似文献   

5.
诗可咏怀、书能逸性。新成一首好诗,或得惊人之句,自会心旷神怡、兴致勃发;如更留心翰墨,味锺张而挹羲献,则势必偶然欲书,心手双畅,挥起如椽大笔,饱醮香墨,酣畅淋漓地书写出来。此等快事,无疑益于养生。  相似文献   

6.
王自兴 《光明中医》2016,(5):634-636
目的探析石学敏院士治神学术思想。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将针刺调神、医者治神、患者守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结果从神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剖析神之所在、神之所主、神之所病、神之所治的内涵,验证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神"的学术思想。结论在临床中倡用"醒神""调神"法治疗中风及中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人身之"神"是中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解读,指人的生命活动,既具有不可测度性,又具有可知性.阴阳(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是"人神"之主.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神又称脑神,但都与精神思维等神志概念不同.后天之神可分为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根据脏象学说对人体的划分,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等"脏神",并可根据五脏与相应的腑、五官或手足的关系再细分为更低层次之"神".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临证注重“治神”,提出“神之所在、神之所主、神之所病、神之所治——四神论”。从多方面剖析了神的内涵,形成了其独特的治神学术体系。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基于“窍闭神逆、神不导气”之病机,提出的一种具有养神、醒神、调神、治神的针刺疗法,其突出了针以守神、效以神应、施术治神的思想。该文从醒脑开窍针刺法立论于神、施术于神、治病于神、变化于神四个维度对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神思想作了钩玄。意在强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立论于脑——这一元神之府。施术时强调神气相随,必以“神应”为度。治病当以调神为先。临证之时,多宗“治神”之旨,活用于他病。  相似文献   

9.
莫慧  王挺  何苗  文燕 《陕西中医》2020,(1):82-85
摘 要 本文从神的本义出发,分析“神”及相关系统的涵义,对其进行剖析和分别定义。认为中医的“神”是一种难以表述、却可被感受的精神、思维和意识的状态。根据“神”系统产生顺序和属性区分神、魂、魄、意、志;根据特性和功能区分元神、识神、欲神。在神的诸多表述中,神明为“神”之外显部分,表现为神识、神志、心神等不同;神识为感觉和神知部分;神志为神魂魄意志的合称,亦可是心中所藏之神。神机是神的运动调节形式,通过气立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换。深入研究“神”及神相关系统,是从中医角度认知和解释精神、思维、意识、躯体等之间关联性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血者,神气也”是《黄帝内经》对血神关系的精辟概述。通过认知血、解义神,提出血来自于神,血中有神,以及神是阴阳的变化,具有通用之性。进而探析血神关系,即血涵神,神是血的核心功能;血育神,血是神的物质基础,最后解析血神与五脏,即运用血神关系,剖析心主血脉藏神、脾藏营营舍意、肝体阴而用阳,并凝练血神关系的临床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1.
神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其功能不容忽视,然历代医家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不一。本文从哲学之神出发并结合历代医家对神的认识,肯定神的物质性,明确神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之一。生命之神按其所体现不同分为元神、识神两类。元神即生机,是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体现;识神即精神意志及情感的体现。元神按生机的多少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为失神的特殊类型;识神则分为神志类的神清、神乱和情志类的七情调和、七情失调。  相似文献   

12.
李甲民  滕晶 《江苏中医药》2019,51(11):11-13
五神包括神、魂、魄、意、志,临床实践证明从经络调节五神偏颇每能获得良效。基于中医五神理论进行经络调神是中医诊疗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回归了《黄帝内经》的原旨,亦是中医医学模式建立的基石。"神机"与"气立"是经络调神的理论依据,中医五神理论指导下的经络调治将五神按照神、魂魄、志意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辨证分析。"神使"是经络调治的前提,而经络调神的靶点多在肌腱附着处、肌肉交界处、关节附近。重新深化完善中医五神理论,挖掘基于中医五神理论的针刺调神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松 《世界中医药》2014,9(11):1419-1422
"望神"即通过观察"神"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来诊察疾病,是从病变表现的最高层次把握疾病的本质,贯穿于望诊的所有环节中。包括望"形"之神、望"色"之神、望"目"之神、望"舌"之神、望"情志"之神、望"小儿"之神、"望神"要诀等具体内容。其内涵丰富,内容精彩,是中医诊法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石学敏院士御神思想管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智龙 《中国针灸》2005,25(12):867-869
石学敏院士强调神在针术中的运用,认为针以守神为首务,效以神应为保证,针刺施术务求神应;并提出神之所在、所主、所病、所治,从神的生理、病理、治疗上剖析了神的内涵,形成了其治神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长之门     
“神”在祖国医学中地位殊胜,通过寻神、释神,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文献,可知神是展现万物出入的象,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在人体以先天禀赋的形式呈现。“生长之门”是对神的本质的把握。真为本,神为象亦为用。形为神宅,神乃形主。洞悉生命存在的幽曲性,体会调神、守神、凝神、积神、抟神、本神,把握天地自然人体的变化之道。恬淡虚无,本神合真,是祖国医学的人本观和天人之道。  相似文献   

16.
介绍袁青教授运用调神针法的临证经验。袁青教授临床治病一直遵循"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治疗原则,对调神有独特的见解。治神对每个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并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并从调神的重要性,定神、调神穴组、调神针法等调神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李瑞教授调神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燕 《中国针灸》2013,33(5):443-446
介绍李瑞教授在针灸临床中应用“调神”法之经验,阐述其对神之物质基础、“神不使”之看法,进而详释针灸调神理论之内涵:重视调心、脑、脾之神,并强调气机舒畅通达于“神使”之重要.  相似文献   

18.
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心神、五脏神、脑神关系密切,心神统帅五脏诸神为一整体;脑神是心神统帅五脏神协调工作产生的整合机能.人体在心脑的控制调节下,维持着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9.
《内经》对"五神"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神”即“神、魂、魄、意、志”,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内经》虽无“五神”一词,然神分为五而分藏于五脏,源于《内经[》1]。本文试对《内经》中有关“五神”内涵及其界定的论述,加以分析。1神“神”在《内经》中含义不一。就人的心理活动而言,神则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缺乏对“神”理论的系统认识。基于文献研究,从含义、分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调养治疗等方面,初步构建“神”理论的系统框架。研究发现,其以“脑神”“心神”“五神”“五志(七情)”为主要结构,“元神”“识神”“欲神”为其说明系统;脑神(元神)与广义心神的主要区别是脑神在先天时期即开始发挥作用;神的病理变化及调养治疗并不局限于心脑,强调“脑-心-五脏”共主神明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丰富完善“神”理论的系统框架有助于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