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奇经八脉的循行最早见载于<内经>,但内容零散、无明确起止和无阴阳部位区别,<难经>在其基础上规范和概括了奇经八脉的起止循行,不但促进了奇经循行理论的完善,而且对深刻认识奇经八脉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奇经理论最早见载于《内经》,但内容古朴零散,并未冠以奇经之名,也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难经》首创"奇经"之名,并经丰富和创造性的发挥,建立了奇经理论体系;后世医家不断深化对奇经理论的研究,探索奇经临床应用的原则和方法,发挥其要旨大义,使奇经理论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晋隋唐时期是奇经理论的整理充实阶段;宋金元时期是奇经理论的应用发挥阶段;明清时期是奇经理论的繁盛突破阶段;近现代是奇经理论的深化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4.
《难经》是中医学经典理论著作,年代久远,语义深奥,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始为其作注,此后,历代注释不下数十家。至宋金元时期,医家更重视对《难经》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整理和研究的专著。如庞安时《难经解》、宋廷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周与权《难经辨证释疑》、王宗正《难经注义》、王惟一《集注八十一难经》以及滑寿《难经本义》等,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痹证理论的详细阐述首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继承《黄帝内经》痹证理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其医学经验和医学实践,富有创新性地发展了痹证理论。从《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痹证病因病机、辨证分类、治疗体系等的论述展开探讨,认为两部经典均将痹证归因于正气不足与外感风寒湿邪。《伤寒杂病论》对痹证创新性的辨证分类,为其诸多经方的创制提供了基础,并使其与《黄帝内经》的朴素分类与针药治疗相区别又各具特色。此外,《难经》也发挥了介导痹证理论自《黄帝内经》向《伤寒杂病论》发展的桥梁作用。以上均对后世医家理解和治疗痹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奇经理论广泛地运用于药物、针灸、推拿、气功诸疗法,指导着临床各科病证的诊治以及养生保健活动,其临床应用特点有四:一是依据奇经病证的基本特点和奇经所统率、联络的特定经络脏腑群的病证特点辨治;二是根据奇经八脉统属多经多脏的特点加以辨析;三是奇经病变的治疗先资其源,以培补阴阳气血为基础,但八脉各有所主,禀性功用各有不同,治疗组方用药又有一定的规律;四是奇经理论在针灸临床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任督经穴主治范围广泛;运用八脉交会穴,可扩大正经的主治范围,丰富针灸临床的辨证手段. 相似文献
7.
阐发奇经论述八脉的专著——评朱祥麟编著《奇经证治条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奇经证治条辨》一书于 2 0 0 1年 12月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康莱杯”全国中医药优秀著作三等奖。谢海洲教授热情提携后学 ,特写此书评。经整理发表之。 相似文献
8.
9.
三焦的形态结构模糊,病变之变证、兼证繁多,故历代医家对于三焦学说都有不同见解.在形态结构方面,历代医家主要继承了《黄帝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论和《难经》的三焦\"有名无形\"论,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脂膜、腔子、腔府、油膜、膜腔、缝隙腠理等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剖析三焦的形态结构.在功能方面,从《黄帝内经》的\"决渎之官\"中渎之腑\"传化之府\"到《难经》的\"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历代医家大多立足于三焦的气化功能,探讨营卫、少阳、五脏、命门相火、温病等与三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读素问钞》、《难经本义》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诊家枢要》则是脉诊专著。《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读素问钞》和《难经本义》两书的分析探讨,论述了滑寿对《内经》、《难经》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奇经八脉及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3.1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27、28、29三难中,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复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难经》经文的研读,针对其中关于针法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归纳。《难经》在学术上与《黄帝内经》并重,但《难经》更注重于针刺手法,对于针法,《难经》强调双手配合针刺、发挥了《黄帝内经》的针刺补泻原理、迎随刺法、针刺补泻配穴方法,阐述了四时针刺技巧。因此认为,《难经》中所论述的针法对当今针灸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奇经理论与妇科辨证论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辨证分型、常用治法、归经药物和方剂三个方面归纳了奇经理与妇科临床的有关文献,认为奇经理论在妇产科领域形成了理、法、方、药完备的独特辨证论治体系,应该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5.
《难经》五输穴主治作用临床发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统称。由于五输穴取穴简便,操作安全,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故在全身腧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受古今医家之推崇。古代文献对五输穴最重要的论述当属《难经·六十八难》,该篇明确指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 相似文献
16.
从辨证分型、常用治法、归经药物和方剂三个方面归纳了奇经理论与妇科临床的有关文献,认为奇经理论在妇产科领域形成了理、法、方、药完备的独特辨证论治体系,应该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7.
简版:癥积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奇经理论在瘕积辨治中的应用情况,发现癥积的发生与冲任失奇经虚损、外邪留滞等奇经相关因素有关,其治疗与奇经理论相关的治法可概括为通补奇经法、奇经消癥法、奇经正经同调丸药缓图法。总结学习奇经理论在癥积辨治中的应用经验,可为中医肿瘤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中论述最为详细的脉法,是指用人迎和气口二部的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脉方法,是古人基于遍诊法理论知识,通过不断临床实践验证而提出的一种对比诊脉方法。周文强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福建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张老教授“养阳育阴”“经络辨证”等学术思想,认为针灸治病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使人体阴阳归于平衡,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诊疗思路及施治经验。周老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中医经典理论总结,提出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处方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人迎气口脉法,判断机体的阴阳盛衰关系,结合《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准确把握患者病理状态、病变经络、针刺疗效及预后,很大程度上减少针刺的盲目性,可行可靠且简便易操作,不仅仅对咳嗽病有效果,对失眠、慢性痛症、肿瘤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文章探究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临床治病的理论依据,并通过病案说明该脉法在针刺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