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9日在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过程中发现,自4月19日-5月9日重症监护病房(ICU)8例患者及在此期间曾入住ICU患者当前感染情况,其中有4例存在不同部位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同时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混合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交叉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2008年6月25日-8月1日ICU感染MRSA的两例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从ICU医务人员手、床头桌、负压吸引器开关旋钮、墙壁供氧装置开关旋钮、吸痰用生理盐水等均检出MRSA,分离率分别为37.5%、20.0%、54.5%、37.5%、87.5%.结论 ICU患者易感染MRSA,该细菌耐药性强,治疗困难,可通过合理用药,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可预防及控制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暴发的原因,探讨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ICU 2011年1月29日-2月10 日相继发生的4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干顶措施控制感染流行.结果 入住ICU<14 d相继有4例患者发生MRSA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分离到相同药敏谱的MRSA,是一起医院感染暴发;ICU环境取样检测,采集标本116份,其中阳性标本26份,阳性率22.4%;医务人员手、写字台、床间隔离布帘、床栏、床垫等标本分离到相同约敏谱MRSA;采取干预措施,将MRSA感染患者集中隔离,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及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流行.结论 在节假日期间 ICU管理存在疏漏,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是造成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造成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对2005年12月-2006年2月初入住ICU患者,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9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痰培养结果均为同一株MRSA所致;医护人员手、口咽、鼻腔培养出与患者同株MRSA。结论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患者病情危重、免疫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抗菌药物使用复杂且量大、耐药率高等都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理念,规范诊疗操作行为,树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是降低ICU发生MRSA感染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2月,我院ICU共收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患者14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其护理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保护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生命健康。方法2009—08—27/09—08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共发生4例高热、肺部感染患者,在3例患者痰中检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积极救治感染者等综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结果医院感染病例逐渐减少,无新发病例,所有病例得到及时救治,均好转,无死亡。结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局部暴发。及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取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积极救治感染者等综合措施是终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感染暴发和流行.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58 422例住院患者发生的MRSA、MRSE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我院两年内共发生MRSA、MRSE医院感染173例;年龄≥60岁118例,感染前使用≥3种抗菌药物114例,有侵入性操作100例,有≥3种严重基础疾病62例;感染部位为呼吸道105例,分布在ICU 59例.结论 MRSA、MRSE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住院时间过长、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严重的基础疾病等;高发科室为ICU、神经科和器官移植科;高发部位是呼吸道.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监测ICU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 Aureus,MRSA)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防控MRSA提供对策。方法 采集ICU院内感染患者感染标本,VITEK 2 COMPACT 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PCR检测mecA基因。结果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采集ICU患者714份感染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448株,分离率为62.3%(448/714);MRAS检出322株,检出率为71.9%,以痰标本分离率最高(80.1%);MRSA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未出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检出率为100.0%。结论 ICU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MRSA表现多重耐药,应及时监控ICU患者感染MRSA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促进感染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医院感染,防止医院MRSA发生和暴发流行. 方法对我院2002年1~12月发生的14例MRSA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02年共分离出MRSA 26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7.37%,其中14株为医院感染株;MRSA医院感染者主要来自外伤(7例)、重度烧伤(4例)患者,其次是恶性肿瘤(2例)和脑出血患者(1例);其中大多数病例接受了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感染部位多分布在皮肤和软组织、手术切口和下呼吸道;MRSA感染前均使用≥两种抗菌药物,其中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频率最高. 结论严重的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可能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致病力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低,MRSA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对我院医院感染中的新生儿的病原体调查中发现:MRSA已成为新生儿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7.0%,且多重耐药。文章还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9月间ICU住院患者MRSA医院感染病例,对分离的阳性菌株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ICU MRSA医院感染患者实施具体干预、监控,并与干预前一年的MRSA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ICU环境中MRSA检出率,干预前为29.90%(87/291),干预后为7.90%(23/2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10,P<0.05); ICU住院患者MRSA医院感染率,干预前为35.87%(113/315),干预后为14.66%(51/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5)。干预前后ICU内的MRSA感染危险因素相同,主要是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神经外科大手术、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未采取隔离措施等。MRSA新发感染主要集中在入住ICU 2周后,入住时间越长,干预效果越不明显。结论ICU获得性感染MRSA发生率较高。早期强化干预措施,加强监测、控制,可有效降低MRSA医院交叉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实施监控措施后效果的评价,探讨如何更好的控制其感染。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长沙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MRSA感染共164例患者,分析其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相应的监控措施后ICU患者的MRSA感染率较实施监控措施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染实施干预措施后ICU环境院感监测MRSA检出率较之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CU实施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能有效降低MRSA感染率,并可以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朱越燕 《健康研究》2016,(4):374-376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院内感染MRSA患者(观察组)与未发生院感患者(对照组)各110例,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MRS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包括入院状态等多种因素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状况急、住院时间超过15 d、合并其他感染、过多(≥4种)使用抗菌药、机械通气、导尿、胃管、静脉置管、入住ICU及血红蛋白值过高均是诱发MRS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RS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入院状况、合并其他感染、抗生素种类、入住ICU、应用激素、有创操作以及血红蛋白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医学科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对医院ICU 2008年1月-2011年2月医院感染的3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SA检出357株,检出率为92.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达98.6%,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率最高,为100.0%。结论重症医学科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从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9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鉴定共发现52株MRSA,同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对其临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MRSA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胃肠道和泌尿道,其他部位较少.年老者、体弱免疫低下者、重症急救患者、接受侵袭性检查和治疗及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为MRSA的易感人群,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格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易感因素的监控,强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MRSA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探讨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332例医院MRSA感染病例分析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 医院MRSA感染332例中老年人198例(59.64%),气管切开152例(45.79%),使用呼吸机者215例(64.4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285例(85.81%)。结论 改善机体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减少医院MRSA感染的发生,万古霉素对该感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MRSA感染率。方法早期筛查MRSA携带者、感染者并早期干预。结果及时发现了MRSA感染者和携带者,经不断改进干预措施,未发生因MRSA感染而导致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事件。结论加强MRSA早期筛查及干预,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止或终止MRSA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和耐药性   总被引:51,自引:15,他引:51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分析,探讨正确治疗和防治措施,以预防医院MRSA的发生和流行. 方法对我院ICU 2002年7月1日~2003年1月30日近7个月的追踪观察,对100例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临床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我院ICU病房7个月内共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104例,其中MRSA感染 100例,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95.5%,均全部使用过广谱抗生素,使用≥2种抗生素占43%(OR值1.46,95%CI 1.44 ~3.07),接受>3种侵入性操作占58%(OR值4.70,95%CI 2.17 ~ 10.19);>3种基础疾病占51%(OR值2.78,95%CI 1.30~ 5.92). 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感染率极高,必须引起重视,控制MRSA的感染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隔离和治疗患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消毒隔离措施、认真洗手等.  相似文献   

19.
,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100%、87%,对替考托宁、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环境分离株和感染株药敏谱高度相似性,可初步推测为同源菌株.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重症监护病房,是引起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做好感染患者的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和消毒隔离等措施达到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药敏试验及MRSA检测均采用琼脂扩散(K—B)法,操作及结果判断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进行。结果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为38株,占73.1%;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为14株,占26.9%。结论MRSA检出率不断升高,MRSA除对万古霉素外,显示多重耐药,应加强与重视MRSA的检测与报告,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时发现病例,隔离和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