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Hao YQ  Chen TX  Zhu YZ  Li QS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38-443
目的从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和CD3^ T淋巴细胞膜表面CD25、CD45RA、CD45RO分子表达的角度,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利用IVIG和植物血凝素(PHA)不同组合对CBMC或CD3^ T淋巴细胞进行刺激培养,再利用四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CD25、CD45RA、CD45RO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IVIG可以抑制PHA诱导的CBMC的活化,表现为CD25分子表达的明显抑制;并且随着CD25分子表达的抑制,CD4^ 细胞表面的CD45RO分子的表达也被抑制,阻止了CBMC中的CD4^ CD45RA^ 细胞向CD4^ CD45RO^ 细胞转换。IVIG也可以抑制PHA诱导的脐带血CD3^ T淋巴细胞CD25分子和CD45RO分子的表达,但这种抑制程度远远不如对CBMC作用明显。结论IVIG可以抑制脐带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这种抑制作用除了与IVIG对T淋巴细胞的直接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了其他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间接介导。IVIG对CD4^ CD45RO^ 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IVIG抑制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的重要机制之一。新生儿期应用IVIG有可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变应原刺激前后变应性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CD28家族不同协同刺激信号在变应性哮喘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尘螨变应性哮喘患儿(哮喘组)和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各3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尘螨刺激前后体外培养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2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运用细胞内染色技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IL-4和IL-13的表达。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哮喘组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8和ICOS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而CTLA-4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0 1),而IL-4和IL-13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a>0.05)。经尘螨刺激后,体外培养的哮喘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儿童显著上调(P<0.000 1),CD28和CTLA-4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a>0.05);细胞内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表达显著上调(Pa<0.000 1),而IFN-γ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哮喘患儿外周血存在组成性的CTLA-4的表达下调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上调,介导Th1型细胞的异常活化;而变应原尘螨的刺激又介导了ICOS依赖的Th2型细胞的分化,导致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6/STAT3信号活化在儿童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失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ITP患儿30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0例。ELISA法检测其血浆IL-6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RORγt mRNA、FOXP3 mRNA、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1 mRNA、SOCS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CD4+IL-17A+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T淋巴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I);甲基化特异性定量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SOCS1基因外显子2、SOCS3基因5’端非翻译区(5’-UTR)3个可能的STAT3结合位点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P组患儿CD4+IL-17A+T淋巴细胞比例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a<0.05),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a<0.05),Th17/Treg比值明显升高(P<0.0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P组患儿IL-6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且pSTAT3 MFI值亦明显增高(P<0.05);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P组患儿CD4+T淋巴细胞SOCS1和SOCS3 mRNA水平显著增加(Pa<0.05),与其Th17/Treg比值均呈负相关(r=-0.63、-0.70,Pa<0.05);健康对照组SOCS1基因外显子2、SOCS3基因5’-UTR区第3个STAT3结合位点的CpG岛完全去甲基化,急性ITP患儿呈低甲基化状态(Pa<0.05),其去甲基化水平与表达呈正相关(r=0.76、0.65,Pa<0.05)。各组SOCS3基因5’-UTR区第1、2个STAT3结合位点CpG岛均处于完全去甲基化状态(Pa>0.05)。结论 SOCS1和SOCS3基因低甲基化所致IL-6/STAT3信号异常活化可能是急性ITP患者Th17/Treg细胞失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CD28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28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它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使T细胞活化、增殖、启动和维持免疫应答。若无共刺激信号,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或凋亡或被诱导呈无能状态。CD28共刺激途径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反应中均起重要作用,阻断这一通路可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干预对哮喘小鼠共刺激分子B7-CD28/CD152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27只随机分为哮喘组、BCG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用卵清蛋白(OVA)、100g/L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哮喘组小鼠,OVA雾化吸入激发,复制哮喘模型.干预组在致敏前5、3、1 d采用BCG皮内注射,0.025 mg/只,共干预3次,余同哮喘组.对照组以9g/L盐水代替OVA及氢氧化铝致敏和激发.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CD28、CD152、CD80、CD86的表达;采用Ficoll法分离各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培养出T淋巴细胞,采用Comet法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和对照组小鼠比较CD28表达明显上调(t=3.94 P<0.01),CD152表达无变化(t=0.38 P>0.05),CD80表达无变化(t=0.40 P>0.05),CD86>达上升(t=2.68 P<0.05);BCG干预和哮喘组比较,CD28表达显著下调(t=4.21 P<0.01),CD152表达显著上调(t=3.21 P<0.01),CD80表达明显上调(t=2.50 P<0.05),CD86二组表达无差异(t=0.45 P>0.05).T淋巴细胞凋亡率BCG干预组明显高于哮喘组(t=3.15 P<0.01).哮喘与对照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显著减少(t=5.83 P<0.01).结论 BCG通过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上调TH1反应,发挥其防治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6.
CD40-CD40L共刺激信号通路的激活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达于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的CD40通过与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而发生激活,在参与诱导机体抗感染所必需的早期炎症反应的同时,还介导了自身免疫性病理损伤的发生.同时,有证据表明CD40分子也表达于T细胞,并可作为共刺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T细胞活化免疫球蛋白抑制V型结构域(V-domain Ig suppressor of T cell activation,VISTA)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患儿外周血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不同亚型JIA患儿(47例)及健康儿童(10例)的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VISTA、干扰素-γ (interfer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VISTA在JIA患儿中的表达水平比健康儿童低(P<0.05);不同亚型JIA患儿VIST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全身型表达水平最低(P<0.05);不同免疫细胞表达VIS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核细胞表面VISTA表达水平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D4+T细胞上VISTA与IFN-γ(r=-0.436,P&...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CD44抗体对正常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对T淋巴细胞介导的生髓性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利用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单独抗CD44抗体对IL-2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无明显影响,但协同抗CD2抗体后明显增强了抗CD2抗体对IL-2激活的T淋巴细胞DNA合成的抑制,单独抗CD44抗体即可抑制L-2知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协同抗CD2抗体后对IL-2激活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抑制更加明显。结论:CD44的交联所导致的阴性信号传入而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残的抑制可能是通过CD2交联而导的。抗CD44抗体和抗CD2抗体对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白血病细胞匠细胞毒作用的抑制可能与其部分地封闭了CD44分子和CD2分子的表达以及与干扰了Fas-FasL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抗CD4 4抗体对正常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对T淋巴细胞介导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 [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 ;利用双染色 流式细胞仪法检测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单独抗CD4 4抗体对IL 2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无明显影响 ,但协同抗CD2 抗体后明显增强了抗CD2 抗体对IL 2激活的T淋巴细胞DNA合成的抑制。单独抗CD4 4抗体即可抑制IL 2激活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协同抗CD2 抗体后对IL 2激活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抑制更加明显。结论 CD4 4的交联所导致的阴性信号传入而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可能是通过CD2 交联而诱导的。抗CD4 4抗体和抗CD2 抗体对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抑制可能与其部分地封闭了CD4 4分子和CD2 分子的表达以及与干扰了Fas FasL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Foxp3+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儿童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期KD患儿40例,同龄健康对照儿童30例.KD患儿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直接取血备检.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h17细胞及Foxp3+CD4+T淋巴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23水平.结果 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1);急性期KD患儿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Foxp3+CD4+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a<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h17促炎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和Foxp3+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免疫抑制效应不足是导致儿童KD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