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侵入人体而引起具有损伤性的激烈全身炎症反应 ,即临床上所见的“脓毒症” (sepsis)。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但至今在发生机制和防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谜团 ,临床上发病率居高不下 ,由其发展所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高病死率令人怵目惊心[1,2 ] 。根据美国的统计 ,每 10 0 0人口中可能有 3人罹患此严重的并发症 ,合计每年可达 75万例 ,并估计每年约有 2 2万人死于此症。据欧洲临床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在欧洲估计每年有15万人死于脓…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年在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诊治方面出现若干有益的新进展 ,简述如下。一、严重细菌感染与非常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的鉴别此项工作与基础治疗的用药种类有关。近年发现血清或血浆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严重感染和脓毒症的特异标记。PCT是降钙素 (CT)的前体 (肽素 )。其主要诱导刺激物是细菌内毒素(LPS) ,甚至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 ,只要有足够的刺激 ,就能诱导PCT的升高。无全身表现的局部细菌感染PCT仅有轻度升高或不升高。内毒素作用于机体后 ,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合并MODS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感染,GCS评分,伤后是否大量输血,是否合并脑疝以及伤前是否合并器官功能障碍与MODS发生率的关系。患者的年龄,合并感染,伤后大量输血,合并脑疝是影响MODS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器官的衰竭数目与死亡的基本成正比关系,不同衰竭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MODS的发生率较高,且死亡率较高,期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且影响极大,因此需密切监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强调机体对感染因素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不仅仅是感染,很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类似的反应。因此,为了区别是否有感染因素对机体造成影响,以后又有人提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及其随后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早期、正确诊断脓毒症及MODS ,对降低脓毒症、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在脓毒症及MOD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简介如下。1 PCT简述PCT是一种糖蛋白 ,为降钙素 (calcitonin ,CT)的前肽 ,由 116个氨基酸组成 ,相对分子量为 13kd。正常情况下 ,PCTmRNA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C细胞 )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含 1…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 (ACST)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 ,我们收集 1989年 1月~ 1998年 12月间本院救治的 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41例ACST患者均按1983年全国胆道疾病专题讨论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并经手术确诊。其中男性19例、女性 2 2例 ,年龄 ( 5 9 71±12 43)岁。SIRS和MODS诊断根据1991年 8月ACCP和SCCM会议标准[1]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施行胆道减压 ,“T”管引流术 ,术后控制感染 ,脏器功能支持及营养支持治疗。2 .统计学方法 :两个率的比较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MODS的发生情况,分为继发组和未继发组;总结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因素并对比继发组和未继发组可能影响因素的构成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住院28 d内共有16例继发MODS,发生率为13.33%;继发组年龄60岁、脓毒症病程3 d、APACHE II评分44分、qSOFA评分2或3分、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细菌感染、初始抗生素治疗不合理、低血钙、休克、吸烟史、酗酒史者构成比均远高于未继发组(P0.05),2组疾病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发组危重者构成比远高于未继发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脓毒症病程3 d、APACHE II评分44分、qSOFA评分2或3分、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细菌感染、危重病情、初始抗生素治疗不合理、低血钙、休克、吸烟史、酗酒史均是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OR=2.751、6.646、4.375、4.406、7.045、7.214、6.240、6.945、7.243、6.733、6.203、6.545、3.294,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有继发MODS的风险,且年龄60岁、脓毒症病程3 d等均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应激因素后,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重要器官系统急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973年Tilney和1975年Bauce分别提出“序贯性器官衰竭”和“序贯性进展性多器官衰竭”的概念,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危重病医学会正式将其命名为MODS.近40年中,人们对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完善,但MODS仍是目前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指因哮喘严重发作,虽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症状仍持续或进一步恶化,超过12h或在更短时间(数小时或数分钟)内迅速进入危重状态,导致呼吸衰竭(呼衰)及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随着临床重症救治工作的深入,现已认为哮喘持续状态这个名称不符合临床实际,理由是重症哮喘发作程度一般由严重后果决定,而不是在时间上的纠缠,旧教科书上指的时间为24h,但事实上哮喘患者严重发作有时几小时甚至数分钟即可达到危重状态,在极短时间内死亡[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2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20例中治愈9例,死亡11例,病死率55%,死亡原因主要为呼吸及循环衰竭。笔者认为凡严重创伤、心肺复苏后及大手术等病人,应严密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尿量、肝、肾功能、凝血系统及代谢等功能变化,以便早期发现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过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对一个综合性ICU中连续发生的110例MODS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6%的患者表现为单相速发型,76.4%为双相迟发型(P<0.01)。全部患者都发生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两种类型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30.8%和44.1%(P>0.05),总病死率40.9%。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人均受累脏器个数及受累脏器功能分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MODS发病过程表现为两种类型,以双相迟发型为多。两种类型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受累脏器个数及功能失常的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发肾功能不全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一综合性ICU中 6 0例MOD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比较了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6 0例MOD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 4 5例 (75 % ) ,未发生肾功能不全 15例 (2 5 % ) ,二组比较病死率无差异 ,但发生肾功能不全组器官衰竭个数、最大SOFA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肾功能不全组 (P <0 0 1)。在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特征比较显示 ,两组在少尿、休克的存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器官衰竭的个数、入院后肾功能不全出现的时间、入院肾SOFA评分、肾最大SOFA评分及总最大SOFA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少尿组与非少尿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显示少尿组患者病死率、器官衰谒个数、总最大SOAF评分、肾最大SOFA评分明显高于非少尿组 (P <0 0 1)。结论 在MODS中肾脏损害较普遍。伴发肾功能不全的MODS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少尿、休克的存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器官衰竭的个数、迟发的肾功能衰竭。SOAF评分对估计MODS患者的病情及预测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免疫调理治疗对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作用机制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单盲和对照的临床研究分析70例符合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MODS标准的患着,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胸腺肽α1治疗(常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4和28d淋巴细胞计数和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等相关免疫学指标动态变化,并收集临床资料和远期随访。结果住重症监护室(ICU)期间.对照组死亡20例,治疗组死亡13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在7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治疗后28d(P均〈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但治疗组患者的住ICU时间和费用没有显著性增加(P均〉0.05);治疗组远期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免疫调理治疗可以改善创伤性严重脓毒症和MODS患者住院28d内的预后.可以升高淋巴细胞汁数和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从而改善免疫麻痹。免疫调理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而不增加ICU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有良好的效价比.可以延长远期生存时间.充分显示免疫调理治疗是危重病抢救中成功的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2例MODS终末阶段患者的各器官累及率、病死率及器官累及数、年龄、创伤和手术的关系 ,以及选择性采用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的优点和可行性。结果 :本组患者总病死率5 3 8% ,2、 3、≥ 4个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依次为 14 2 %、 41 6 %和 80 7%。 >6 0岁、有创伤和手术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 <6 0岁、非创伤非手术病人 ,分别为 6 9 2 %对 48 7%和 5 7 1%对 30 % (P<0 0 1)。结论 :MODS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合理、有效 ,可以降低病死率。高危病人及时转入加强医疗病房 (ICU)严密监护 ,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可望减少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收住我院ICU的155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处理方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与发生MODS的关系,发生MODS与未发生MODS病死率的比较。结果155例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29例(18.7%)。ISS〈16分、16~25分和≥25分的病例数分别为39、58和58例,其中发生MODS的病例分别为3、7和19例(x2=12.321,P=0.002),≥25分的MODS发生率较高。发生MODS的29例多发伤患者死亡15例,未发生MODS126例患者死亡28例(x2=10.236,P=0.001)。结论多发伤后并发MODS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性损伤,防止创伤治疗过程中的第二次打击,早期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改善多发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关系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52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入院3天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多发伤患者入院时SIRS的发生率为39.3%,MODS的发生率为20.3%,病死率为10.9%;其中严重多发伤患者(106例)的SIRS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是88.7%、34.9%和18.9%;3天后仍伴有SIRS的164例,其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32.9%和17.7%,明显高于非SIRS组及入院时SIRS组(P〈0.05);61例(9.4%)发生MODS的病死率为54.1%(33/61)。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性损伤,防止创伤治疗过程中的第二次打击,阻断SIRS或脓毒血症向MODS发展进程,是改善多发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9例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对189例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提高对老年MODS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认识。方法对189例老年MODS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诱发因素、首发衰竭器官和衰竭器官个数等死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是老年MODS最为常见到诱发因素,尤其是肺部感染。首发衰竭器官也以肺居首位。老年MODS的预后与年龄有关(P<0.05),而且与其器官衰竭数及是否伴有肾功能衰竭直接相关(P<0.01)。结论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可降低老年MODS的发生率。在老年MODS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地预防肾功能衰竭,可降低老年MODS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各参数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进展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共126例。以患者进入ICU时的SOFA评分值作为基线SOFA评分,将入院1周内SOFA评分值较基线SOFA是否增加≥2分设为MODS加重组(n=38)和MODS未加重组(n=88),比较2组TEG各参数差异是否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加重风险存在预警价值。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MODS组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值、α角在不同MODS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值降低是MODS加重的主要关联因素OR=0.371,95%CI(0.243~0.568),R值每降低1分钟,患者MODS加重的风险增加0.629倍;利用ROC曲线分析R值对MODS的预测价值,R值的cut-off值为1.900,AUC为0.121(P<0.001),提示R值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MODS的发生。 结论R值降低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情加重的风险存在预警价值,并且具有更便利、更快捷的优势,可尽早提示临床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临床特点的认识,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72例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心搏骤停地点、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心搏骤停原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OS)发生率,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部位及个数,复苏成功率,存活出院率以及出院时脑功能分类评分(CPC).结果 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男女比例为1.18:1,院内和院外分别为55例和17例,比例为3.24:1.心搏骤停地点分布:院内以ICU、急诊室和手术室为主,共计41例,占74.55%(41/55);院外以来院途中和救护车中为主,共计11例,占64.71%(11/17).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中可电击心律和非电击心律分别为38例和32例,比例为1.12:1;心搏骤停原因中心脏源性和非心脏源性因素分别为37例和35例,比例为1.06:1.72例心搏骤停ROSC患者中16例在24 h内死亡,56例心肺复苏成功,但其中51例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SIRS,42例相继合并NODS占75%(42/56),死亡27例占64.29%(27/42);受累器官依次为:脑38例(90.48%),心35例(83.33%),肺28例(66.67%).在56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MODS(-)组14例全部存活出院,MODS(+)组42例中存活15例,共计存活出院率为40.28%(29/72).MODS(-)组14例全部为CPC 1分,MODS(+)组CPC 1~2分7例、CPC 3~5分35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功能分类评分和存活出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SIRS发生较为普遍,随之合并MODS的发生率高,且心脑功能障碍位居受累器官前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细胞因子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危重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8例不同类型的危重病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0的含量,并分析36例MODS患者器官衰竭数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0含量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尤以MODS组最为明显(P<0.01),且IL-6、IL-8、IL-10峰值升高时限滞后于TNF-α、IL-1β,IL-10升高最晚。MODS组36例患者二脏衰死亡率为54.5%,三脏衰为80%,≥四脏衰为100%。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0的异常释放可能参与了危重病MODS的病理过程,MODS的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