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温燥与凉燥,都是秋令感受燥邪所致,是秋燥初起的两个不同证型,其发生实与秋令气候之偏寒偏热有关。如俞根初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和"的思想理念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始终。肝胆脏腑,又是阴阳之脏、阴阳之腑。在生理方面,肝的疏泄与储藏和胆的储藏与排泄共同维持和谐平衡的状态,而病理上储藏与开泄平衡破坏又是病机的关键;肝气郁结、肝阴不足、肝胆湿热是肝胆病常见而又基础的证型。治疗肝胆疾病重在调和气血阴阳,疏肝理气必须调和气血,柔肝补血必须行气疏肝,疏肝利胆又是清利肝胆湿热必不可少的治法。治疗选方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一贯煎、龙胆泻肝汤等都蕴含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补泻兼施等"和"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一、“和”是辨证论治的最高原则《内经》要求“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本矛盾,也是认识疾病(辨证)的最高纲领。只要抓住了阴阳失调这个根本矛盾,对疾病的认识也就能纲举目张。针对这一矛盾,在治疗(解决阴阳失调的矛盾)上,《内经》有圣度之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至者,至高无上之谓也;度者,准绳也,规矩也。所谓圣度,就是最高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和”这个“和”是概括诸种治疗法则的最高法 相似文献
9.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
肝胆相照是中国古代表示关系密切的一个成语。中医理论认为肝与胆密不可分,在脏腑、六气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理联系密切,病理相互渗透,相互传遍。历代医家均对肝胆相照,即肝与胆的密切关系进行细致研究,提出理论依据。根据肝胆相照理论,可对各种与肝胆有关的疑难杂症、顽症,尤其是一些常规治疗效果较差的疾病做出新层面研究。通过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五运六气辨证,拓展思路,可以发现,肝与胆的关系错综纷繁,互为因果;涉及的病症复杂多变,传变迅速;理清其中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轻重、缓急,或肝病治胆,或胆病治肝,或肝胆同治,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疗效。根据肝胆相照理论,也可对治疗肝胆疾病药物在归经、配伍方面进行探究,或可发现常见药物的新的功效以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论治”概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规律“辨证论治”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然而,“辨证论治”不是中医的最高理论,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方法,离开了中医基本理论便没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病变在肺和呼吸道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就按咳嗽的病变辨证论治,故古人曰:“咳者,肺之本病也”,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华盖,清肃之脏,毫毛必咳等说语,认为咳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然而,也有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到肺而出现咳嗽的,即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一、病因病理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以风寒、风热、燥热之邪犯肺而发生;内伤咳嗽可因外感久咳不 相似文献
12.
凉燥一论,首创于清代吴瑭。吴氏在叶氏温燥理论之后,以“秋分以后,小雪以前,……燥令必有凉气感人”为依据,提出秋凉燥气之正化胜气为寒,对化复气为热,明确立论凉燥。并以“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为理论依据,列出凉燥之气正化胜气以“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寒,脉弦无汗”为主症,并以“苦、辛、温、散”解表为大法,杏苏散为主方进行论治。吴氏之说,完善了温病秋燥理论,对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自清代以来,后世医家对吴氏凉燥之说多有崇者,也不乏贬者。甚则有的学者提出凉燥一证根本不存在,吴氏所… 相似文献
13.
14.
现代对于"辨证论治"一词的理解,与过去并不相同,有必要对其正本清源。虽然是"辨证论治"是近代提出的新术语,但是从中医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概念自《黄帝内经》时已经拥有,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被广泛讨论和使用。从文字的角度分析,"证"是指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表现",而非现在一般所说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论治"则是按照辨别证候时所获得依据,经过分析后作出治疗方法的判断,实际上即"辨证求因,审机论治"的缩写。再从中医理论的角度理解,"证"所强调的是"司外揣内",亦即因"有诸内必形于外"而产生了"证",证的产生是基于藏象学说,"辨证论治"实与"整体观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杏苏散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秋燥胜气论》,原文为“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药物组成为紫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杏苏散以苦温甘辛为法。既为燥邪为何方中除杏仁一味润肺之品,余无润燥之药,方中甚至出现了燥湿化痰之二陈汤,且以辛温为法,凉燥为何证,此方是否可以治疗燥,后世医家亦多有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金实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业医执教将近 4 0年 ,擅专内科杂病 ,临诊时引经据典 ,辨证辨病结合。治疗时 ,运用古方而不泥于方 ,并研创新方 ,灵活运用 ,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从金师而学 ,多受启发 ,获益匪浅。金师在治疗温燥咳嗽方面 ,积累丰富的独特临床经验。他认为 ,温燥之邪侵犯人体引起的燥咳 ,表现为呛咳阵作、口干喉痒、唇鼻干燥 ,甚而咳至胸胁引痛、痰中带血丝 ,初起或伴微寒、身热、头痛、鼻塞等表证 ,舌红、干而少津 ,苔薄黄。病理变化关键在于一个“干”字 ,症状特点为干咳、口鼻干燥、舌干少津 ,治疗重在清肺润燥 ,宣降…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之精髓,运用好辨证论治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笔者不揣简陋,结合临床病例,阐述辨证论治之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从疾病反映在外的症状上去归纳出的“证”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模糊性,使与“证”相适应的治疗亦显得过于灵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能够通过现代化指标检查,深一层次地观察到机体脏器的活动状态和病理生理改变,所以中医辨证不应再回避运用各种先进的诊察手段去获得对“病”的认识,可以把现代医学对疾病诊断的病理生理认识引入到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