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开胸术后,存在胸骨骨髓炎发生风险,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一旦发生胸骨骨髓炎则存在营养问题,创面大多需要采取肌肉组织瓣转移修复,对老年患者提出营养要求〔1,2〕。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老年心脏搭桥术后胸骨骨髓炎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住院老年患者8例,女5例,男3例,年龄6274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6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肠外营养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parenteral an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PAEEN)和全肠外营养组(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比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8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PAEEN组术后最早第2天肛门排气,3例患者肺部感染,10例患者出现恶心,2例腹胀,8例有腹泻表现;TPN组术后最早第6天排气,9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全胃患者有吻合口瘘出现,全肠外营养支持后治愈,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反流,7例排气前有明显的腹痛腹胀。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联合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效果及其与肠外营养支持(TPN)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EN组和TPN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EN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少于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TPN组(1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可促进机体恢复,减少并发症,且价格低廉,可作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20例,进行营养评估后分为4个研究组进行比较分析;围术期内对手术前营养情况、术后48 h内营养情况与手术并发症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合理逻辑分析模型,对比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手术并发症的关联性。结果手术后48 h PA与手术并发症无相关性,通过列联卡方检测后建立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ALB、TLC与手术并发症呈现相关性。结论胃癌患者围术期阶段,营养情况与手术并发症之间具有相关性,通过检测TLC、ALB指标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对患者预后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需PPH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及EN两种饮食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营养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时,EN组所有营养量化指标和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N组半衰期较短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组间比较,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对老年PPH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案,EN比PN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7年2月-2008年2月,笔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并与肠外营养(PN)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3例老年COPD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干预3个月前后两组的营养状况、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切口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LB(50.25±5.58 vs. 46.26±5.58)g/L、TP(65.28±5.43 vs. 61.66±5.39)g/L、PaCO2(41.31±5.84 vs. 45.76±6.67)mmHg、PaO2(84.77±8.64 vs. 80.68±6.44)mmHg、SaO2(91.63±5.89 vs. 84.34±4.71)%、FEV1/FVC(74.26±6.74 vs. 69.24±6.52)%、F...  相似文献   

8.
<正>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合并严重的营养不良〔1〕。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使患者自身的营养被大量的消耗,加之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合并疼痛和厌食等原因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且由于术后的禁食和手术创伤又进一步的加重了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因此,充分的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对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通过比较其对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影响,以探讨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选择20例胰腺癌、40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士强,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n=30)和对照剂能全力(无锡Nutricia公司产品)(n=30)治疗。均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等热卡肠内营养支持7d(30keal·kg~(-1)·d~(-1))。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5天、8天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1.两组病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下降(P<0.01),肠内营养支持7d,两组病例T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试验组IgA较术前提高(P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行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术后留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B组术后不留置营养管行肠内营养,C组由中心静脉行肠外营养。对比三组干预后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的水平变化情况、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时期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ALB,TFN,PA,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组(t分别为12. 933,3. 755,15. 962和7. 132,P <0. 05); B组治疗后ALB,TFN,PA,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组(t分别为8. 873,2. 874,12. 016和3. 769,P <0. 05); C组治疗后ALB,TFN,PA,Hb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组(t分别为7. 187,2. 635,11. 837和2. 984,P <0. 05);各组治疗后ALB,TFN,PA,Hb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5. 172,1. 957,2. 737,3. 172,P <0. 05);组间行SNK-q检验两两对比结果显示AB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A、B两组与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三组在拔除引流管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1. 352,4. 978和3. 873,P <0. 05);而进一步行两两对比显示A、B两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P <0. 05),A、B两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三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肝功能异常、低钾血症、低血糖的概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 157,0. 478,2. 736,2. 384,4. 098,2. 893,P <0. 05)。结论胃癌根治性术后应早期行肠内营养,其可促进患者各项营养指标的恢复,同时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患者机体状况的恢复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行不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早期肠内营养虽在机体恢复上与留置空肠营养管无明显差别,但其可减少患者痛苦,临床简便易行,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在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血浆总蛋白(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且对老年患者的恢复更加有力,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能安全、有效地促进和维护肠道结构与功能,保护胃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传统的重力输注方式易出现相应并发症。我们将48例胃癌术后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营养输注泵配合输液加热器输注和传统的依靠重力滴注法输注,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选择20例胰腺癌、40例胃癌患者分别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士强,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n=30)和对照剂能全力(无锡Nutricia公司产品)(n=30)治疗.均于术后第二天开始等热卡肠内营养支持7 d(30 kcal*kg-1*d-1).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5天、8天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1.两组病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下降(P<0.01),肠内营养支持7 d,两组病例T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试验组IgA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IgG下降(P<0.05),IgM显著上升(P<0.01).两组病例术后血浆IL-6水平上升(P<0.05),IL-10水平降低(P<0.05).2.术后氮平衡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累计氮值为负氮平衡;两组的体重、三角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出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P<0.05).结论老年胰腺癌、胃癌患者手术后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下降;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别是显著提高血清IgA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胃癌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治疗。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高危因素。调查资料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体质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营养途径、胃癌根治方法、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使用营养泵。[结果]143例中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患者89例,占62.24%。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耐受组与不耐受组性别、年龄、TNM分期、BMI、合并基础疾病、营养途径、胃癌根治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方法、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使用营养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法、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使用营养泵为影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中,手术方法、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强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TPN组)、常规肠内营养组(TEN组)、免疫强化肠内营养组(GEN组)、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EPN组)和免疫强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GEPN组),各20例。GEN组和GEPN组分别在TEN组和EPN组肠内营养液的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12.5 g/L和精氨酸9.0 g/L。比较5组患者术前3 d、术后2 d及术后7 d患者的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EN)、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观察各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在院康复时间及营养费用等。结果术后7 d,①5组患者TEN、ALB、PA值较术后2 d时均有明显上升(P<0.05),且EPN组、GEPN组TEN、ALB、PA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尤其以GEPN组TEN、ALB值升高最明显(P<0.05)。②5组患者CD3~+、CD4~+、CD4~+/CD8~+比例较术后2d时均有明显上升,而CD8~+比例有所降低(P<0.05);并且GEN组、GEPN组CD3~+、CD4~+、CD4~+/CD8~+比例明显高于TPN组和TEN组,CD8~+比例明显低于TPN组和TEN组(P<0.05)。③EPN组和GEPN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在院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TPN组、TEN组和GEN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GEPN组营养费用最高,与TPN组、TEN组和G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可改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营养状态低下情况,维持肠道黏膜功能;尤其是免疫强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在胃癌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胃癌中所有病人在术后2~3d均给予PN,待肠功能恢复后转为EN。结果 50例病人无不良反应,10例EN期间因滴速过快出现腹胀、腹痛、轻度腹泻、减慢滴速后症状缓解。术后8~9d血浆蛋白、白蛋白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所有病人术后第14天均达到正氮平衡。结论 PN、EN联合应用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对机体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57例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 ) ,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肠内营养组术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细胞亚群活性恢复到术前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老年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 ,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9.
<正>胃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无明显病症,等到发现病症时患者已多发展为晚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身体机能的减弱,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老年人成为了胃癌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经济负担〔1〕。目前手术治疗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2〕,为了探讨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本院选取诊治的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围术期采用营养评估、建立档案、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指导,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体格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主观综合营养评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体重、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UAC)和上臂肌围(MA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围术期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