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丽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64-1064
气管插管是急诊科常用的抢救措施,在患者自主呼吸不能维持自身机体机能时,我们常在气管插管末端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气管插管本身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连接呼吸机管道后,在管道的重力作用下会出现一定弧度,导致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出现不适。在多次的临床实验后,我们自制了呼吸机管道托,使用方便,利于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脑出血病死率高,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自主呼吸较差,气管切开能够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的问题,使通气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有效方式;而确保气道通畅是维持患者生命的必要前提,但气管切开同时也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感染、窒息、血瘘、气管瘘、食道瘘等[1]。因此当患者病情较稳定时,进行气管切开成功堵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所有气管切开患者中有2.0%~5.0%的患者会出现拔管困难,长期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易导致气道干燥、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管路对人工气道的牵拉容易造成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翼、口唇皮肤黏膜压伤以及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切开管的扭曲、气管切开处渗血等。临床上过去常使用毛巾、布垫托起的方法托起呼吸机管路,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长时间的覆盖容易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引发湿疹,并且使用这种方法时,在调整角度和位置方面有时会存在难度。在临床中,我们对7例经鼻气管插管和4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了通过给一次性手套充气托垫起呼吸机管路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宁  李华莹  孙平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27-1428
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常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及置入胃管进行鼻饲饮食。但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较困难,因气管切开后,由于金属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主要集中在相对薄弱的气管后壁,使软组织向后突起,间接压迫食管壁。所以操作时,经过金属导管处就会受到一定的阻力,造成操作困难。另外,一次性气管套管的导管气囊多已充气,也可造成食管受压。  相似文献   

5.
正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以改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以抢救患者生命。一般开始时使用带气囊的一次性气管套管,病情稳定或患者不需要呼吸机时更换为金属气管套管。待患者意识好转,痰液减少,咳嗽有力后可考虑拔管,拔管前要先进行堵管。本科从2013年开始使用一次性2 ml注射器内的塑料胶塞进行成人金属套管堵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一次性2 ml注射器1副,无菌手套2副。2方法进行封管前先跟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常规先吸净气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CO2蓄积的一种治疗手段,是为急危重症患者或不能自主吸氧患者提供氧气的有效措施.人工气道是通过使用气管导管经口或鼻置入气管中或直接行气管切开而形成的气体通道,以帮助患者进行有效通气及肺部疾病的治疗.但人工气道在保障患者有效通气的同时也存在对患者不利的因素,如气管导管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患者病情转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时就会考虑试堵管后拔管,但目前尚无配套的堵管用具。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套管堵管材料多样,有橡皮、软木塞、  相似文献   

8.
巧用压脉带     
王建花  郑洁  殷洁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891-891
临床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中,常遇到肥胖、烧伤、分泌物多及容易出汗的病人,其使用套管系带时,常会出现颈部勒红、湿疹,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破损及溃烂,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我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适合的经验,可有效改善以上症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气管切开对于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进行气管切开治疗重症破伤风的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Revman 4.2进行异质性检验以及合并OR值和95%可信区间的计算.结果 对气管切开组与非气管切开组治疗重症破伤风效果进行比对,气管切开可以改善重症破伤风的预后,降低死亡率,OR值为0.12,95%可信区间0.05~0.27.漏斗图对称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是对研究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 其结果的一致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合并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气管切开对于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可以改善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进行痰培养前,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留取痰标本。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将痰液自行咳至标本容器内,而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不能自行咳出痰液的患者,护理人员则会采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因此,此类患者在留取痰标本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尝试采用新的留取痰标本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创性机械通气(NPP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辅助通气的人工通气方式[1].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会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虽然无创机械通气有较好疗效,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为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或者减轻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现将临床应用中常见的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护理及家庭护理中给婴幼儿喂药时往往会有些难度,患儿常常在喂药时哭闹,易将药液吸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窒息;拒绝吃药,有时还会将药物吐出,造成了药液的浪费。以往喂药时常采用3种方式:奶瓶、小勺、注射器,经长期实践发现常用奶瓶喂药,患儿会对奶瓶产生恐惧、厌恶心理,不利于日后应用奶瓶喂奶、喝水等;应用小勺和注射器时如果患儿躁动明显常会误伤牙床,对其生长发育有负面影响。针对此笔者将输血器进行一定改良进行喂药,对患儿喂药方面有一定改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无创性通气(NI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从而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感,保留患者说话、吞咽功能。临床上NIV中以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最多。该方法是当患者吸气时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提供较高的吸气正压,呼气时又自动调至较低的呼气末正压(PEEP),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气管插管是抢救患者及复苏时常采用的技术方法,妥善的固定是护理的重点。目前紧急气管插管时的固定方法仍以橡胶胶布交叉固定为主,有时遇到危重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及皮脂汗腺分泌旺盛时,会因胶布松动失去粘性从而导致气管插管移位。我们也曾使用透明贴重新粘贴于胶布之上再用寸带固定的方法,但遇有躁动患者时此法也容易松脱。3M医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77-779
目的探讨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使用两种不同气管套管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并做详细试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6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采用不同的气管套管进行分组。试验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对照组采用金属气管套管;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第5d和第14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气管套管内痰标本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第5d细菌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d时两组细菌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选择一次性气管套管可以有效避免口咽部处的G-菌株移动至肺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肺部感染发生,有助于预后治疗的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工作中,给神志清醒的患者留置胃管而不慎将胃管置入气管内时,会导致患者发生呛咳、窒息。而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神志不清或昏迷,在给其留置胃管时很难判断是否误入气管。为提高气管插管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笔者尝试将气管导管的气囊充盈后填塞整个气管口,而后再行留置胃管,从而避免了除气管导管外的其他异物进入呼吸道,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急诊抢救中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是一种新的方法。总结了35例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抢救患者,归纳了GlideScope视频喉镜使用时较传统喉镜的优点。认为术中护士协助医生有效彻底地清除口腔分泌物,将气管导管和管芯预先弯成合适的角度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范子英 《当代护士》2021,28(10):183-184
介绍一种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装置的制作与使用方法,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难题,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新型气切面罩型湿化装置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气切型雾化器(气切面罩型)、输液器或者可控式精密输液器、"T"型连接管.该装置实现了输氧、雾化、湿化三位一体化的功能.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给氧、雾化吸入的同时还可以便捷地通过"T"型连接管向雾化杯组件中添加湿化液.根据患者的痰液情况进行间歇或者持续的气道湿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在减轻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生鼻饲法时,插胃管是其中的一个难点。胃管为什么有时会进入口腔和气管?为什么在插胃管过程中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怎样才能使胃管顺利地进入食道和胃?这些问题在教课中如果缺少直观教具,会给教师讲课和学生理解问题、掌握操作方法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气管切开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改善脑灌注,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作者2004年~2008年收住早期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发现早期气管切开可以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