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多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a来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结果:患者189眼术后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的为24例26眼(占总观察眼数13.8%)。分别是:玻璃体再积血3眼,前房积血1眼,视网膜脱离11眼(占总观察眼数5.8%,占再手术眼42.3%,其中3眼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白内障6眼(占总观察眼数3.2%),单纯硅油取出5眼。189眼中有6眼发生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2%),6眼均为玻璃体晶状体联合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术后又摘除白内障病例。2次手术19眼,3次或以上手术7眼(其中5眼合并视网膜脱离)。结论:发生视网膜脱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需要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也占据需要3次或以上手术的主要部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值得重视,出现视网膜脱离时要提高警惕,需要摘除晶状体时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2012年期间在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5例(11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玻璃体积血,第2组为纤维血管性增殖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但未累及黄斑组,第3组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组.对以上3组病例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78.9%;第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80.0%;第3组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53.5%.第1组与第2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第3组视力改善情况与第1组、第2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14).结论 在黄斑未明显受累时,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3.
张萃丽  郁梅  陈雪艺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996-1998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老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老年PDR患者136例150眼,对手术要点、术后视力、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6~15mo,术后视力提高115眼(76.7%),视力不变23眼(15.3%),视力下降12眼(8.0%); 其中Ⅳ期视力提高56眼(82.3%),视力不变8眼(11.8%),视力下降4眼(5.9%); Ⅴ期视力提高36眼(75.0%),视力不变8眼(16.7%),视力下降4眼(8.3%); Ⅵ期视力提高22眼(64.7%),视力不变12眼(35.3%),视力下降0眼。患眼Ⅳ期、Ⅴ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明显好于Ⅵ期。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并发症少,能有效治疗PDR。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玻璃体手术治疗PDR患者65例80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2眼,随访期3~26个月(平均8.3个月).按Ryan and All标准比较Ⅰ组(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32眼和Ⅱ组(除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外,合并视网膜脱离)30眼的疗效.结果功能成功工组27眼,Ⅱ组13眼;解剖成功Ⅰ组3眼,Ⅱ组8眼;失败Ⅰ组2眼,Ⅱ组9眼.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PDR,仅有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组疗效优于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组,术前光定位不良患眼预后差,手术宜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结合氩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效果,探讨术后激光治疗对于巩固手术效果的作用。方法:49例53眼PDR病例均行玻璃体切割结合术中眼内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延长术后观察时间至12~36mo,复查时及时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后补打激光,临床观察术后12~36mo中视力的恢复情况及PDR控制情况。结果:行玻璃体切割结合术中全视网膜光凝的53眼中,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者42眼(79%),视力不变者5眼(10%),视力下降者6眼(11%)。在观察的12~36mo中,47例51眼补打激光,53眼视力稳定,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结论:玻璃体切割结合眼内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与控制PDR行之有效的方法,延长术后观察时间并及时补打激光对巩固手术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卯年 《眼科研究》1993,11(1):57-58
报告9例糖尿病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描述了: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强调除行晶状体摘除外,尚需选择性采用视网膜切开、眼内电凝、条带剪切等措施。并对此病的分类、病因、病理及手术预后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割术结合眼内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结合眼内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10例15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其中8例12眼同时进行眼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6个月,对视功能恢复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未行眼内激光的2例3眼中,1例双眼术后再次发生玻璃体出血,3个月后又行玻璃体腔灌洗术;1例1眼注入硅油,取油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眼内激光8例12眼,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得到控制。15眼中,视力下降1眼,视力不变1眼,其余12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例2眼有视野缩窄。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结合眼内激光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出血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42例(53眼)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分别给予局部糖皮质激素、降低眼内压药物、前房冲洗或玻璃体腔灌洗。结果: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出血共22眼,发生率52.38%收,自发清除率86.3%。2眼经前房冲洗吸收,1眼经玻璃体腔灌洗吸收。结论:持续性出血是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9.
严重糖尿病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严重糖尿病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diabeticproliferativevitreo retinopathy ,DPVR)术中所见特点 ,及其手术方法特点、填充材料应用选择及术后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3 3例 3 4眼DPVR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膜剥离、眼内激光光凝并根据情况选用眼内长效填充材料的病例。结果 术中见所有病例均有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后皮质及纤维增殖膜呈强直状 ,与视网膜紧密粘连处、多位于视神经乳头及血管表面 ,需行分段剪开、进行蚕蚀式切割 ,先易后难剥离切除。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3 3 /3 4眼 (占 97% )一次解剖成功 ;3 4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0 0 5以上 2 6眼 (占 76 5 % )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7眼视力 0 2~ 0 7。结论 玻璃体切割、不同于外伤等手术方法的玻璃体后皮质及纤维增殖膜的安全剥除、切割 ,眼内光凝 ,结合眼内填充是挽救严重PDVR患眼最终失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65例已放弃治疗的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施行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针对其玻璃体牵拉这一发病机制,以及根据牵拉部位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即对后部增殖性病变者行完全缓解牵拉的玻璃体手术、对前部增殖性病变者则采用巩膜扣带、玻璃体手术尽量充分缓解牵拉,必要时以惰性气体或硅油内填充对抗牵拉,并对视网膜脉络膜疤痕粘连的效果进行了观察。追踪12-44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占67.7%,功能复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与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6眼)联合手术与24例(24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2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内纤维素渗出膜形成者两组分别有6眼和1眼(P〉0.05);术后角膜水肿两组分别有10眼和3眼(P〈0.0);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两组分别有2眼和1眼(P〉005);术后形成虹膜后粘连者两组分别有5眼和1眼(P〉0.05);术后再行玻璃体切除术者两组分别有1眼和2眼(P〉0.05);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者两组分别有1眼和3眼(P〉0.05)。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避免再次手术,对迅速恢复术后视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PDR患者42例48眼,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6~40个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结果在42例48眼P1)R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9眼(18.8%);玻璃体出血,术中6眼(12.5%),术后8眼(16.7%);角膜水肿10眼(20.8%);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眼(10.4%);视网膜脱离5眼(10.4%);并发白内障21眼(43.8%);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2眼(4.2%)。结论PDR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变程度、手术技巧、术中术后是否正确彻底处理眼部每一个病灶有关。术中、术后正确处理眼部病变,同时术前、术后兼顾全身情况,可不同程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I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析90只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光凝,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依术中玻璃体腔内填充物不同分为三组,注灌注液为I组28只眼,注惰性气体14%C_3F_8为Ⅱ组49只眼,注硅油为Ⅲ组13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三个月内,术后视力提高81只眼(90%),不变者7只眼(7.8%),下降者2只眼(2.2%).其中矫正视力0.5以上者23只眼(25.6%),0.1~0.4者44只眼(48.9%),最佳矫正视力为1.0.-过性高眼压24只眼(26.7%),其中I组2只眼,Ⅱ组16只眼,Ⅲ组6只眼.合并葡萄膜炎虹膜粘连者术后前房炎症反应重,视力恢复差.无一例人工晶状体移位发生.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I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熟练的手术技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除联合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Ⅵ期的效果。方法 对19例(20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剥膜、气液交换联合广泛眼内光凝术、周边视网膜冷凝术及其他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视力均提高,其只低视力11只眼,占55%,脱盲2只眼,占10%。随访2~48个月,成功率80%。手术并发症少。结论 闭合式玻璃体切除、剥膜、气液交换联合广泛眼内光凝术、周边视网膜冷凝术及其他联合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Ⅵ期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例(20只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手术后20只限中有16只限(8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提高二行以上13只限(65%);视力较术前无改善4只限(20%)。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主要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广泛缺血有关。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眼压、虹膜后粘连、玻璃体腔再出血、视网膜再脱离、晶状体后囊混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我科收治的48例(54眼)PDR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51眼(94.44%)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下降3眼(5.56%)。联合手术本身引起的最常见并发症包括虹膜新生血管(2眼)和后发性白内障(7眼)。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PDR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各种因素及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以指导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选择,降低手术并发症,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了26只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眼行玻璃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眼中功能恢复18眼(69.2%),解剖复位3眼(11.5%),失败5眼(19.2%)。手术预后与玻璃体出血时间长短、患者年龄有关,与糖尿病类型、眼底病变程度(Ⅴ、Ⅵ两期)、性别、有无裂孔及术中激光治疗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对年轻患者行玻璃体手术应慎重;l型糖尿病眼宜早期手术,Ⅱ型糖尿病眼宜延期手术(一年以上),可能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44例(57只眼)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完成玻璃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了12~90月,平均58月,51只眼(90%)视网膜完全在位,36只眼(63%)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9只眼视力>0.1.V期病变的23只眼中18只眼(78%)和Ⅵ期病变的34只眼中18只眼(52%)视力提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81>3.384,P<0.05 ).结论 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对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玻璃体手术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手术预后与眼底病变程度成正相关.因此,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Bevacizumab联合玻璃体切除、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视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回顾性对比分析三联疗法治疗PDR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 PDR患者共98例(98只眼),实验组PDR52例(52只眼),对照组PDR46例(46只眼),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证,两组均采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剥膜、眼内光凝.实验组均在患者知情情况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Avastin l.25 mg,第7天行玻璃体切除术,术毕关闭穿刺口前注入曲安奈德2 mg.对照组仅在术毕关闭穿刺口前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2 mg.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眼压(IOP),黄斑区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在行玻璃体切除、剥膜过程中,实验组剥膜较容易,出血明显减少,对照组剥膜相对较困难,耗时,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00).术后l周、1、3、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t=0.664,0.852,0.742,0.110,P=0.515,0.406,0.468,0.914).术后2周两组相比黄斑区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5,P=0.000).术后1、3、6月各时间点黄斑区厚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0,0.984,1.292,P=0.563,0.388,0.213).术后末次随访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0.02 12例,≤0.05 11例,≤0.3 16例,>0.3 13例;对照组≤0.02 11例;≤0.05 12例,≤0.3 14例,>0.3 9例.结论 术前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有助于易化手术操作,容易薄膜,减少术中出血,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有效减轻术后玻璃体腔及前房反应,减轻黄斑水肿,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