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群凤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04-1205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失败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胎头吸引术失败36例。胎头吸引术2次或以上失败后改行剖宫产36例,术后母亲及新生儿均健康33例;新生儿窒息1例,其中母亲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死亡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母亲由于有高血压病史死亡1例。结论:严格把握胎头吸引术助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影响成为一个受人关注而又有争议的问题。为此,对刮宫产分娩的18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并与同期胎头负压吸引产儿及经阴道分娩的臀产儿(以下称阴道难产儿)进行对比分析。作一初步探讨。1资料与结果围产儿系指胎龄≥28周的胎儿及出生7d内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病原因有两个方面:(1)损伤,多为分娩伤,如急产、胎位不正或用胎头吸引器助产时损伤了颅内大静脉而引起;(2)缺氧,多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程延长等,使胎儿宫内缺...  相似文献   

4.
赵庆华  刘素琴 《人民军医》1997,40(9):547-548
1987~1991年,我院用产钳助产216例,其中中位产错术172例。我们对中位产钳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工临床资料1.1中位产错术助产指征以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所占百分比较高(表1)。临界头盆不称指按头位分娩评分法7分者[2]。1.2中位产钳术与胎方位关系以低中位产错的股方位异常例数最多(表2)。1.3母婴并发症1.3.1新生儿井发症高中位产钳术和低中位产钳术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表3)。因同一病例可发生数种并发症,本组高中位产错术7例,均并发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率IO0%;低中位产钳术165例,损伤率为75…  相似文献   

5.
王洁  雷红 《人民军医》2004,47(6):349-350
近年来,我们应用缩宫素助产、引产明显增多,同期新生儿窒息率也增多,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239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应用缩宫素助产与新生儿窒息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段晓琼  褚淑华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1):1106-1107
目的:观察压肠板在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应用。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行剖宫产的1108例,其中发生娩头困难208例,采用压肠板助娩,并对娩胎头时间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208例徒手娩胎头失败后,改用压肠板助娩均成功。无新生儿产伤及死亡,无子宫下段切口撕延,子宫收缩好,产后出血量无增加。结论:新式剖宫产中出头困难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胎头高浮时,采用压肠板助产,可取得良好效果,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头位初胎自然分娩中实施“限制会阴切开”对产程、严重会阴裂伤、新生儿出生评分 的影响。 方法 自然分娩头位足月初产妇314例作为限制会阴切开组,加强产程观察、产时对胎儿胎心率监测 及改进接产手法,对具有明确会阴侧切适应证者实施会阴切开助产,对于无必要者则严格限制会阴切开;以常规会阴切开的 单胎、头位、初胎自然分娩者739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会阴阴道裂伤率、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 两组间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妇出血量稍多于常规组( P <0.01)。轻度新生 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限制会阴切开的理念与实施,对产程、新生儿出生评分影响不明 显,应予推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7例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所至新生儿窒息的分析,总结出切口大小,子宫切口的高低,骨盆及胎住,术者及助手取头的手法,取头时机,是导致娩头困难及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建议在实施新式剖宫产术时应注意上述因素,努力减少娩头困难及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中顺利娩出胎头是做好剖宫产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在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新式剖宫产因其简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术中发生取头困难现象亦有所增加,胎头娩出困难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剖宫产儿的预后以及子宫切口延裂而导致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产、新生儿死亡。我院在徒手取胎头困难时应用产钳助娩效果良好,而产钳的应用无一例死产、新生儿死亡以及子宫延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静  曾腊梅 《西南军医》2011,13(4):723-724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经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剖宫产是分娩中的辅助手段而非常规临床手段,只是解决难产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儿需要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WH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目前,据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剖宫产率高达46.2%,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剖宫产和顺产的优劣世人皆知,而这种高剖宫产率的现实与阴道产钳助产、阴道胎头吸引术、剖宫产等助产技术的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本文将就剖产率高的原因及如何促进专业发展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低位产钳助娩的5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讨论。结果:施行低位产钳助产的主要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胎头位置异常、母体并发症等。结论:只要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正确使用产钳助产的方法可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法徒手旋转胎头在头位难产中的意义.方法:将2009~2011年住院初产单胎头位难产248例(均诊断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随机将124例行常规徒手旋转胎头作为对照组,另外124例采用新法徒手旋转胎头作为观察组.分别用新法徒手旋转胎头及常规徒手旋转胎头方法纠正胎方位.结果:新法徒手旋转胎头有107例成功,成功率86.29%;常规方法有91例成功,成功率73.39%.结果显示新法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徒手旋转胎头法,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软产道损伤及新生儿损伤方面也优于常规徒手旋转胎头法.结论:新法徒手旋转胎头较常规徒手旋转胎头法成功率高,易操作,对母儿损伤小.  相似文献   

13.
谭丽颖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08-1008
目的:提高对脐带绕颈的认识。方法:通过B超和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结果:256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29例占11.32%,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有胎儿窘迫组比无胎儿窘迫组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比选择性剖宫产术组高(P〈0.01)。结论:不必以单一脐带绕颈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对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存在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应鼓励阴道试产,但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产程中胎头下降缓慢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窒息、产伤、早产、原发性出血性疾病等均可引起新生儿ICH,是新生儿早期死亡或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 or CT)检查对本病及时诊断、估计愈后、观察疗效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68例新生儿ICH的临床表现、病因及CT图像特点进行分析。1材料和方法1·1一般材料选自我院自1991年11月~2003年11月经CT诊断为ICH且临床查明病因的68例病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最大者24 d,最小者1 d,平均7 d;顺产47例,用产钳或胎头吸引…  相似文献   

15.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手术,目前各医院较普遍地使用肠线、丝线分层缝合。我科改进用英国YANAMID公司生产的DG牌人工合成可吸收外科缝线缝合,体会其优点较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科自1997年7月~1998年1月经阴道分娩、胎吸助产头位单胎、双胎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1-2]。但剖宫产术中经常遇有娩头困难等情况,尤其胎头高浮或胎头深陷时,娩头存在一定难度[3]。1995年6月-2010年12月,我们应用两步娩头法对胎位为头位的产妇5620例行剖宫  相似文献   

17.
新式剖宫产术因其术式简便快捷,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腹壁疤痕隐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但因腹部横切口暴露术野稍差,胎头娩出困难相对较多,有学者建议采用双叶产钳解难 [1],也有学者设计了改良剖宫产产钳 [2],以期胎头顺利娩出。而笔者常规应用单叶产钳娩出胎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002年 1月—2004年 2月,我院行新式剖宫产术 198例,除去臀位 14例,其余 184例均使用单叶产钳助娩胎头 (其中单胎头位 181例,双胎头—头位 2例,头—臀位 1例 )。手术指征:产科因素 126例,社会因素 55例,妊娠合并症 3例。新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近2年收治的36例老年下肢静脉性溃疡病人,采用清创植皮后外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3例一期愈合,有3例为胫骨暴露较大的创面,又分别行2~4次封闭负压吸引加植皮治疗后愈合。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加植皮技术能有效修复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  相似文献   

19.
黄萍  苏雪梅  张霞  段晓波 《人民军医》2002,45(12):727-727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 ,严重影响日后生活质量。近年来 ,防治缺血缺氧性脑病已引起产科医生重视。 1997~ 2 0 0 1年 ,我们除应用传统方法外 ,还应用纳洛酮救治新生儿窒息获得较满意效果。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均为产科住院分娩的窒息新生儿。纳洛酮组 32例中 ,正常产 9例 ,剖宫产 14例 ,其他 9例 (胎吸助产 ) ;对照组 32例中 ,正常产 14例 ,剖宫产 11例 ,其他 7例 (胎吸助产 )。两组出生时Apgar评分 1min均 <7分 ,其中纳洛酮组 <3分 11例。1 2 方法 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在保暖、…  相似文献   

20.
蒋均远  方礼明  黄楠  武永刚 《武警医学》2010,21(7):595-596,600
 目的 通过对间歇负压吸引和常规持续负压吸引疗效的比较,探索更好的治疗骨科开放损伤的方法.方法 58例开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间歇负压吸引组和常规持续负压吸引组.比较两组吸引成功时间和日平均吸引量.结果 两组吸引成功时间和日平均吸引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负压吸引技术疗效好于常规持续负压吸引,是一种更好的治疗骨科开放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