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社区内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干预指导、药物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后作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比较.结果:综合干预一年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控制率显著提升.结论:在社区基础上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帮助患者改正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社区3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156例和对照组157例,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干预,其中对干预组实施强化营养教育、营养软件评估、膳食指导和规范随访。观察并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血糖、血脂检测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接受营养干预后,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 h末梢血糖和总胆固醇有所下降;糖尿病知识回答正确率较对照组也有所提高。[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营养干预对提高知识知晓率,控制其血糖水平,减轻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义雯  王利东  黎君 《健康研究》2012,(4):285-287,292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评价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3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70)和对照组(n=60),对干预组进行1年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为传统糖尿病治疗,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自我行为管理及血糖、血脂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自我行为管理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提高率(均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我行为管理,并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校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信息化管理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华工社区内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糖尿病患者电子专档,加强健康教育,进行生活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定期随访,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1年时间观察对比。结果干预前后68名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生活方式行为变化对比,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尤其是高校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防治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本中心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效果,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方法]选取2006年盐城市6个社区5 997人在体检中被确诊的3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对象,采取针对社区全体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强化干预的措施,6月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干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69,P<0.001);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0,P<0.001):对行为的影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规范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综合干预是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3):197-201
目的评价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管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平湖市831名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强化管理组,选择与强化管理组具有相同社区卫生条件、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情况的744名其他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常规管理组。分别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强化管理和常规管理后,比较强化管理和常规管理两组中社区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率及心理行为改变等情况。结果管理干预1年后,强化管理组社区糖尿病患者较常规管理组社区糖尿病患者在高脂饮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规律运动、规范用药等行为习惯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强化管理组社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高于常规管理组(45.49%vs 3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强化管理组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后空腹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管理干预前(45.49%vs 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的社区强化管理治疗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对社区2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护士采取非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指导、随访管理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监测达标率分别为47%,43.8%,60.7%,91.5%,89%,77.6%,68%,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促进糖尿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朝阳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开展6个月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社区医生、患者和社区氛围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与接种知识知晓率和流感疫苗接种率。结果共纳入1 951名研究对象,干预后研究对象对5种糖尿病与接种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干预前(χ2检验,P0.001)。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28.75%、48.54%(χ2=161.04,P0.001)。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糖尿病与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和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社区糖尿病居民的效果。回顾分析2012-2013年来社区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适量运动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合理使用药物和指导病人进行血糖自我监测的护理干预措施。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掌握其发病原因、诱因、控制措施、自我保健方法,提高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是非常必要的。结论:社区中实施糖尿病护理干预,能够维持患者血糖稳定,对糖尿病病人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阚国慧 《健康天地》2009,3(12):112-11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社区康复的作用,探讨糖尿病防治新模式。方法:通过健康体检筛选出符合糖尿病前期标准的人群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干预组人群50例。对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干预后DM前期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控制率差异无显著性。另外,对干预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DM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均有所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M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明显提高DM前期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血糖控制率及血脂控制率,可有效减缓IGT和IGF向DM的转变,降低各种DM高危因素指标,有望减少DM的发病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DM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干预对社区糖尿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为期3年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干预。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有显著提高(P<0.05),餐后血糖下降(P<0.05)。结论健康促进干预可以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可以促进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对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的效果,为家庭医生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静安区北站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453例,按是否自愿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照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要求进行干预。观察组由签约的家庭医生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由社区从事公共卫生的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可使其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较好,且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社区家庭医生积极参与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管理,能够有效地延缓和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有助于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刘殿英 《中国校医》2013,27(7):539-540
目的探讨高校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7月安庆师范学院社区56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护士采取非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指导、随访管理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49.3%提高到92.4%、用药依从性49.5%提高到79.4%、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监测达标率47.4%提高到78.3%,均比干预前有了明显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在社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实施运动干预、给予心理疏导、指导血糖监测、定期家庭随访等护理措施;调查患者在实施前和干预1年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自我检测血糖、定时复查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基本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社区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广州市某社区2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患者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管理方案,6个月后再行体检,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进行管理后,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较管理前和对照组明显提高或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程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全程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比疾病知晓率、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疾病知晓率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护理后血糖水平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促使患者进一步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控制血糖水平,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宣教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健康教育,包括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用药指导、纠正不良心理和行为干预等措施。结果:综合宣教后,患者在合理饮食、自我处置药物行为、自我监控症状行为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评分高于宣教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低于宣教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宣教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改善了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何红  袁芹  招琳  宋平  赵蓉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206-2207
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120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配对方式分别进行一般性指导(对照组)和个体化营养干预(干预组),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体重、腰围、BMI、血糖值及血脂值。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营养治疗认知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干预组BMI、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模式较一般性指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容桂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的防治效果。方法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对所在辖区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认知水平、保健能力掌握程度和遵医率进行比较,同时测量病人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知识的认识,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血糖自测率:遵医率(患者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运动疗法以及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等指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干预.控制了糖尿病的易患因素.降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了糖尿病的早期检出率,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健康水平,达到自我照顾、自我实现.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