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董  骆明光  李海成  龙伟东 《河北医学》2010,16(12):1444-144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诺和灵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诺和灵30R与甘精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64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按治疗方法分为诺和灵30R治疗组(33例)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31例)。依照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mmol/L,治疗时间16周。观察治疗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AlC(glycosylated hemoglobinAlC,GHbAlC)、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水平(P〈0.01);诺和灵30R治疗组血糖下降水平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无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诺和灵30R治疗组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诺和灵30R和甘精胰岛素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二者对病人体重影响小,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2型糖尿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永强 《中原医刊》2011,(10):89-90
目的探讨睡前皮下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与睡前皮下注射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方法将8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三餐时口服阿卡波糖50—100mg,胰岛素用量及口服药物用量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次调整2~4U,1~2d调整1次;对照组进行诺和灵30R12~14U,早晚餐前30min注射,药物用量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调整。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BG)、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2hPBG、血糖达标时间、每日应用胰岛素的剂量均低于诺和灵30R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渡糖组)有2例(5.0%)发生低血糖,对照纽(诺和灵30R组)有11例(27.5%)发生低血糖,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成本。方法:将80例初诊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联合睡前皮下注射来得时;B组利用胰岛素泵加诺和锐持续泵入及分别注射三餐前大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成本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血糖达标时治疗成本B组明显高于A组(P〈O.01)。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与低精蛋白胰岛素(NPH)联合诺合龙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56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NPH对照组各28例。结果:甘精胰岛素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FB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体重增加值均低于NPH组(P〈0.05),平均甘精胰岛素使用剂量大于NPH组。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有更显著、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二甲双胍500mg,3次/日。甘精胰岛素睡前一次注射,初剂量从10U/日开始,以后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直至FBG≤7.0mmol/L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低血糖2例,轻微,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且低血糖危险低,体重增加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N组。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频率,以及空腹血糖(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的剂量。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甘精胰岛素组HbAlc达标率(29.63%)明显高于诺和灵N组(5.28%)。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N组。结论清晨口服长效降糖药联合睡前注射1次超长效甘精胰岛素可使更多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并能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商品名来的适,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联合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商品名捷诺维,默沙东公司生产)治疗单用基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用基础胰岛素、体重指数(BMI)≥26、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60例,在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基础胰岛素用量;基础胰岛素组60例,继续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8周、12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后8、12周时,两组血糖、HbAIC均有下降;8周时,基础胰岛素组BMI增加,基础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体重增加不明显,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治疗前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8周时,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基础胰岛素组用量继续增加,治疗12周时,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进一步减少,组间同期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均能为糖尿病(DM)患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剂量关系,总结甘精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改为甘精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血糖平稳后,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剂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甘精胰岛素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5%,并与之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和0.74,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约为胰岛素泵所用胰岛素总量的35%及基础量的50%,均与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例数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片或阿卡波糖片组)30例,B组(预混胰岛素组)30例。治疗4周,观察血糖变化情况,并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反应例数。结果:除A组1例及B组2例外,其余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达到控制目标。在治疗过程中A组1例及B组7例出现低血糖。结论:两组治疗均能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P〈0.05),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出现低血糖的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补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甘精胰岛素(来得时)8U,以后每3天加2U,直至FBG≤100mg/dl,共治疗12周。结果:38例患者补充甘精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均有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和每日注射一次中效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28例经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3: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21)和中效人胰岛素治疗组(n=7)。前组采用每日晚上10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后组每日晚上10点注射中效人胰岛素,两组均每日早餐前30分钟口服格列吡嗪缓释片。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两组FBG均达到<6.7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分析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日剂量与治疗前FBG、BMI和病程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两组HbAlc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中效人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2例,9.5%;中效人胰岛素组3例,42.9%。P=0.008)。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与治疗前FBG和BMI显著相关。结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1:2服降糖药的方案可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这种简单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补充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刘海燕 《当代医学》2014,(26):135-136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张店夏中医院金岭分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每次剂量为04U/kg,给予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甘精胰岛素首次给予0.2U/kg,给予皮下注射,瑞格列奈剂量为3~6mg,给予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4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等临床指标分别为(7.01±134%)、(8.04±2.12)mmol/L、(6.63±2.45)mmol/L,与对照组指标对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2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地特胰岛素(82例)和甘精胰岛素(78例)治疗,根据血糖监测调整药物剂量,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平均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在控制血糖方面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脂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9例CHD同时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按冠脉主要分支最大狭窄程度和斑块病变类型不同分为明显病变组(SG)和轻度病变组(MG),另取同期冠造正常非CHD者16例为对照组(CG)。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脂质水平。结果:CHD同时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各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且冠脉明显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轻度病变组(P<0.05)。结论:上述各参数可能对于区分CHD冠脉病变程度具有预示价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严重影响冠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廖涌  章婧  李阳  谢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8):1766-176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187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G组)62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64例,常规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61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调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G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组,与C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MSII组,而与C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嗣手术期能迅速、有效、平稳控制血糖,不失为同手术期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年龄60~75岁,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组(甘精组)33例,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那格列奈每餐前口服;精蛋白预混人胰岛素组(预混组),31例早晚餐前20min皮下注射精蛋白预混人胰岛素;共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3:00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后行动态血糖监测(CGMS)。结果治疗12周后,甘精组与预混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空腹血糖较预混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血糖监测显示:甘精组血糖标准差、空腹血糖标准差小于预混组(P〈0.05),夜间(21:00~次日6:00)血糖≤3.0mmoL/L时间百分比(TPG≤3.0mmol/L)少于预混组(P〈0.05)。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降糖效果好,较预混人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初诊T2DM患者,按就诊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1~3mg及二甲双胍0.25~0.5g,每日各3次口服;强化组给予优泌乐(速效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睡前皮下注射。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达标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强化组下降更明显,分别为(15.2±3.2)mmol/L vs (5.9±0.5)mmol/L,(20.2±1.8)mmol/L vs (7.5±0.5)mmol/L,(10.4±1.36)% vs (6.94±0.44)%,均P〈0.01;(3.49±0.82) vs (5.32±2.20),(2.20±0.81) vs (1.02±0.41),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明显增强胰岛B细胞的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控制高血糖的最佳方法。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32例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自愿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GA组,n=16)与重组人胰岛素N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纽(NA组,n=16),观察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GA组和NA纽空腹血糖(5.25±0.64)mmol/L、6.51±1.23)mmol/L和餐后2h血糖(7.32±1.05)mmo]/L、(9.46±0.52)mm01/L、所需胰岛素剂量(36.8±0.7)Iu、(42.8±1.8)Iu、血糖波动状况[(1.92±0.87)、(2.95±0.83)mmol/L]、低血糖和黎明现象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时间等各项指标相比较,GA组明显低于NA组(P〈0.05),同时肝功能改善更明显。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是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控制血糖的理想治疗方法,但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脉舒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和扩张冠状动脉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同时加用冠脉舒。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比较,心悸、胸闷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绞痛、心电图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空腹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明显毒性和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脉舒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能够提高疗效,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