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指标。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TG、V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HDL2-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HDL3-C和LDL-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VLDL-C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DL-C、HDL2-C明显增加(P〈0.01),而TC、HDL3-C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卡尼汀通过降低血清TG、VLDL-C水平,提高HDL-C、HDL2-C浓度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M(apo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poM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例正常肠黏膜、6例肠炎组织、10例肠息肉、2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apoM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poM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前者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后者(0.05±0.01比0.19±0.05,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apoM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apoM蛋白表达中位分值为5.5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5,P〈0.05)、肠炎组织(9.75,P〈0.05)、肠息肉组织(11.0,P〈0.01)及正常黏膜组织(10.5,P〈0.05)。未见结肠癌组织中apoM蛋白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5)。结论载脂蛋白apoM在肠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组织中apoM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V与脂联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5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 I、ApoB,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G显著高于对照组[(1.79±1.28)mmol/L比(1.27±0.79)mmol/L],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1.17±0.25)mmol/L比(1.29±0.26)mmol/L],ApoAV显著低于对照组[(186.71±78.20)μg/L比(250.29±110.38)μs/L],脂联素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15)mg/L比(5.33±0.37)mg/L],P〈0.05或〈0.01。ApoAV与TG呈负相关(r=-0.208,P=0.040),与HDL-C(r=0.241,P=0.016)、脂联素(r=0.238,P=0.018)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降低,TG水平增高。ApoAV与脂联素共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氟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氟伐他汀(40mg,1次/d)治疗;对照组不用氟伐他汀。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末患者的ADMA、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结果治疗后6个月末,2组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CRP、IL-6、TNF-α、MDA和ADM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降低ADMA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变化,探讨CK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64例CKD患者分为3组,其中CKD3期组17例,CKD4期组16例,CKD5期组3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以及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素(PTH),比较各组胎球蛋白A水平,并分析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KD3期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CKD4期组和CKD5期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ApoA、ApoB、ApoA/ApoB比值和cystatinC被选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论CKD非透析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随着肾功能的逐步恶化而降低,其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脂蛋白(a)[L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共6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C(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PAI-1、tPA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结果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LDL-C、Lp(a)、PAI-1活性及UAER下降(P〈0.05或P〈0.01),而HDLC水平和tPA活性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DN患者血脂的同时,通过降低Lp(a)改善纤溶系统功能,保护受损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的筛选及其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探讨其在术前、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87例结直肠癌、68例结直肠良性病、56例正常人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进而检测87例结直肠癌术前及术后15d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从而筛选出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结果筛选出质荷比为5955Da、5972Da的2种蛋白,与结直肠良性病组和正常人组比较,其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0.01);与结直肠癌术前组比较,术后1d其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术后4d已经降至术前水平(P〉0.05);与术后1d组比较,术后4d至15d其表达水平基本处于下降趋势(P〈0.01),但术后15d仍未降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质荷比为5955Da、5972Da的2种蛋白可作为结直肠癌肿瘤标记物,其在术前、术后15d内血清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脂联素、CEA及CA19—9在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A组)和54例结直肠癌患者(B组)血清中脂联素、CEA及CA19—9的含量,对结直肠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的血清脂联素、CEA及CA19—9水平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B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998.28±78.33)pg/ml明显低于A组(1529.59±81.79)pg/ml(P〈0.05)。B组随着肿瘤Dukes分期进展,血清脂联素水平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P〈0.05),与肿瘤的发病部位、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组血清CEA、CA19-9的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结直肠腺瘤患者,且随着肿瘤分期进展,血清脂联素水平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与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组(DM)40例、糖尿病肾病组(DN)33例及健康对照者(NC)30例。测定血清超敏CRP,同时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测定空腹血糖(FBG)、HbA1C。观察各组间hsCRP变化与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DM组、DN组较NC组HbA1C、TC、TG、LDL-C、CRP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DN组较DM组CRP、TG、APO-B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DN组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中血清炎症因子CRP水平升高与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手术后雄激素水平降低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诊断明确的36例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及1年测定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去势术后1个月,T、FT较术前明显降低(0.45±0.05ng/mlVS4.88±0.21ng/ml,P〈0.01;2.09±0.56pmol/I。VS35.25±4.20pmol/I,,P〈0.01),以后持续下降,术后6个月降至最低。TG于术后1个月开始较术前显著升高(1.88±0.28mmol/L,VS1.38±0.20mmol/L,P〈0.01)。FC、LDL-C于术后3个月开始较术前明显升高(5.29±0.7lmmol/L VS3.6l±0.59mmol/L,P〈0.01;3.13±0.44mmol/L VS1.72±0.26mmol/L,P〈0.01),以后呈继续上升趋势。HDL-C于术后3个月开始较术前明显降低(1.47±0.28rnmol/L VS1.86±0.24mmol/L,P〈0.01)。APO-A1、APO—B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手术后,随着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出现血脂代谢异常,TG、TC、LDL-C升高,HDL-C降低,可能使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磷酸化STAT3(P-STAT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TAT3、P-STAT3及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p-STAT3及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50)、76%(38/50)和26%(13/50),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则分别为24%(12/50)和26%(13/50)及68%(34/50),结直肠癌组织STAT3和p-STAT3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而E—cadherin的表达则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STAT3、P-STAT3及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TAT3和P—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STAT3和p-STAT3可能通过对E—cadherin的抑制作用进而引起EMT现象,从而导致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血脂、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分析41例CAB(;和38例OPCAB术前、术后第1、3、7、10、14、28d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12(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试期间未服用调脂药物。结果(1)术后两组均可见术后第1、3、7、10、14dTC、LDL-C明显下降(P〈0.001),其中术后第1d达最低值,以后各时段逐渐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01),28d超过术前基线水平(P〈0.05),CCABG组和OPCAB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G、HDL-C术后第1d达最低值(P〈0.001),第3、7、10、14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术后第28d超过术前基线水平(P〈0.05);(3)LP(a)术后第7d开始升高、持续至术后第28d仍超过术前基线水平(P〈0.05)(4)hsCRP术后第1d升高,第3d达峰值,以后各时段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0.001),第28d恢复基线水平(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血脂代谢均有影响,12(a)和hsCRP的变化提示术后存在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669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前血脂检测值的关系。结果术前血脂各指标水平与年龄、神经浸润、脉管浸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TC、apo AⅠ和HDL-C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均P0.05)。结肠癌患者的TC、apo AⅠ、apo B、LDL-C和HDL-C水平显著低于直肠癌患者(均P0.05)。TC、apo AⅠ和HDL-C与肿瘤浸润层次有关(均P0.05)。apo AⅠ、Lpa和HDL-C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有关(均P0.05)。术前血脂各个指标与结直肠癌术后生存期无关(均P0.05)。结论血脂代谢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进展有关,但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自细胞介素24(IL-24)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化程度与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花都区人民医院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的直肠癌患者68例,取手术切除的癌灶蜡块组织、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2cm外无瘤组织)、系膜内和系膜外转移淋巴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IL-2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IL-2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8%(40/68),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为100%(68/68),IL-2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P〈0.05),同时随肿瘤的临床分期升高表达呈降低(P〈0.05)。结论IL-24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患者癌旁5cm的正常黏膜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两组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校正,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0%(40/58),在正常黏膜中的阳性率为33.3%(10/30),Stathmin在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r=6.87,P〈0.05);Stathm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χ^2=0.26,P〉0.05),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有关(χ^2=9.83,P〈0.05)。结论Stathm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的表达,除了与远处转移有一定关系,尚不能作为判断其余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两基因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联系及两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实验技术测定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Survivin和Caspase-3mRNA的表达,分析两基因与肿瘤临床特性、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升高(P〈0.05),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未能检测到SurvivinmRNA。在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Caspase-3的表达仅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且丽基因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与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与癌旁正常组织存在差异,并与肿瘤的Dukes分期、淋巴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推断Sur-vivin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有着密切的联系;Caspase.3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单独或者联合检测两基因mRNA表达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基质衍生因子SDF-1(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CXCR4的表达及分布,并分析高表达CXCR4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27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正常黏膜及5例肝转移灶内CXCR4 mRNA表达及CXC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4表达阳性率为73.6%,高表达率(表达超过50%细胞)为45.3%;有淋巴结转移组CXCR4高表达率(65.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5.9%)(P〈0.01)。并与肿瘤血管淋巴管浸润有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肿瘤组织中CXCR4高表达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4的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无关(P〉0.05)。27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黏膜组织(P〈0.01);5例肝转移灶组织中CXCR4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原发灶(P〈0.01)。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是一类参与结直肠癌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CXCL12-CXCR4信号通路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血RASSF2和sFRP1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RASSF2和sFRP1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从而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59例散发性直结肠癌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血清sFRP1和RASSF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RASSF2和sFRP1甲基化者分别为16例(27.1%)和18例(30.5%);而59例健康对照无一例发现RASSF2或sFRP1基因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9例(49.2%)结直肠癌患者有至少1个基因甲基化,其甲基化率明显高于RASSF2和sFRP1单-基因甲基化率(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RASSF2和sFRP1基因甲基化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血清RASSF2和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异常升高,联合两基因的血清甲基化检测可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6例T2DM患者HbA1c、TC、HDL-C、TG、LDL-C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HbA1c与TC、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LDL-C关系不明显。结论随HbA1c水平升高,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C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100例结直肠癌、125例结直肠腺瘤和133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GAL水平。分析血清NGAL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血清NGAL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截点值,并与血清CEA和CA19—9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明确血清NGAL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NGAL水平中位数为67.96μg/L,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患者(32.09μg/L)和健康对照者(23.33μg/L)(均P〈0.01)。血清NGAL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有关(均P〈0.05)。取49.78μg/L作为血清NGAL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截点值,其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88%。对于Ⅰ期和Ⅱ期结肠癌患者,血清NGAL的灵敏度(78.9%和88.0%)高于CA19.9(31.6%和48.0%)和CEA(36.8%和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GAL阳性和阴性患者术后生存期中位数分别为13月和4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血清NGAL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2.060,95%CI:1.023~4.150,P=0.043)。结论血清NGAL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标记物,同时可作为恶性生物表型标记用于结直肠癌的危险度评估,筛选高危患者,其表达上调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