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05月-2023年05月被临床确诊为TIA并住院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A、ABCD2评分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对TIA患者的检出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从MRA检查结果来看,正常或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严重狭窄或闭塞组检出率分别为43.33%、36.67%和20.00%,其中,无论是一周还是一个月,严重狭窄或闭塞组、中度狭窄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比较高;从ABCD2评分检查结果来看,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检出率分别为60.00%、36.67%和3.33%,无论是一周还是一个月,中危组、高危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比较高;联合应用下发现狭窄≥50%且≥4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狭窄<50%且≥4分,最低的为狭窄<50%且<4分的TIA患者(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MRA检查在TIA患者中的检出效果较优,且基于此结果可有效了解到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进行连续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DWI及头颈联合CTA检查,分析头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分布.结果 7 d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ABCD2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z=-2.083,P=0.037).高ABCD2评分组及7 d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头颈部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血管段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DWI检查、头颈CTA检查及ABCD2评分有助于对TIA患者早期脑梗死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及侧支循环对TIA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84例TIA患者人院时的ABCD2评分及脑血管DSA影像学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4分组和<4分组;根据DSA影像学结果,分为责任血管狭窄≥50%组和<50%组,评价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的相关性,以及侧支循环对TIA后2 d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 ①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与<50%组比较,年龄≥60岁者所占比率高[分别为52.7%和27.6%,X2=4.87,OR值=2.928,95%CI(1.109,7.733),P=0.027],既往有缺血性卒中史者所占比率高[分别为29.1%和6.9%,X2=5.555,OR值5.538,95%CI(1.176,26.087),P=0.018].②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与<50%组比较,ABCD2评分≥4分者所占比例高[分别为45.5%和20.7%,X2=5.001,OR值=3.194.95%CI(1.125,9.070),P=0.025].③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TIA患者2日内卒中发生率高于狭窄率<50%组(分别为36.4%和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8,OR值=1.500,95%CI(0.562,4.006),P=0.417].④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TIA患者2 d内卒中风险与持续吸烟、ABCD2评分≥4分相关,侧支循环开放使2 d内腩卒中风险降低,[OR值=0.179,95%C1(0.051,0.624),P=0.005].结论 ①年龄及既往缺血性卒中史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②ABCD2评分≥4分与责任血管狭窄≥50%相关.③责任血管狭窄率≥50%组中,持续吸烟、ABCD2评分≥4分使TIA患者2 d内脑卒中风险增加;侧支循环开放使TIA患者2 d内脑卒中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4.
程春生  李纲 《西南军医》2017,(6):549-551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探讨其检测价值.方法80例TIA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程度<30%,n=28例)、中度(狭窄程度≥30%,≤70%,n=27例)和重度(狭窄程度>70%,n=25例);根据ABCD2评分标准分为低危组(1~3分,n=30例)、中危组(>3~6分,n=28例)、高危组(>3~6分,n=22例).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IA组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22,P<0.05);不同危险组TIA患者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危险性增加,血清Cys-C、Hcy表达水平明显升高(r=0.613,P<0.05).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检测在判断TIA患者病情、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联合用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妊高征收入开滦总医院进行治疗的2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ABCD3-I评分,评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在预测妊高征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性。根据ABCD3-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45)、中危组(n=10)和高危组(n=13)。结果患妊高征孕产妇的年龄、孕周均对脑梗死的发生有影响(P <0. 05)。此外,ABCD3-I评分中临床特征表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7 d内发生双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序列信号高、同侧颈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及最终的ABCD3-I评分总分均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 <0. 05)。中危组和高危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 <0. 05);脑供血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脑供血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患者(P <0. 05);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低危组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和狭窄程度≥50%者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 <0. 05)。结论 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地对妊高征患者短期内继发脑梗死进行评估,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MRA、UCG和DS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而狭窄日益受到重视。方法  2 8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 ,于 1~ 7d内进行UCG、MRA检查 ,12例病人DSA检查。结果 动脉硬化斑块毛糙者 12例 (4 1.6 % ) ,血管狭窄 5例 (19.4 % )。 5 9%的病人存在颈部或者颅内血管狭窄 ,5例动脉狭窄病人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8.3% )。结论 UCG、MRA、DSA能提示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量的变化和内膜、中膜增厚等。  相似文献   

7.
MRA评估TIA患者脑血流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应用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cine PC MRA)、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和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 CE -MRA)评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全脑血流量和供血动脉病变对血流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MRA对41例TIA患者、30例正常人和30例脑梗死者的全脑血流量和脑供血动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30例无脑动脉严重狭窄的TIA患者与30例正常人之间的全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有颈内动脉(ICA)/椎-基底动脉(V-BA)严重狭窄的11例TIA患者与18例脑梗死患者的全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但脑梗死患者合并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狭窄或闭塞的概率较大(P=0.018).结论 无脑动脉严重狭窄的TIA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全脑血流量无明显差异,而有脑动脉严重狭窄的TIA脑梗死患者的全脑血流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0T常规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63例TIA患者分别行常规头MRI(T1WI、T2WI)、DWI、PWI、头颅MRA及颈部MRA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发现23例(36.5%)DWI异常,其中17例(27%)T2WI与DWI均显示在同一部位;PWI显示40例(63.5%)异常;PWI异常率明显高于DWI异常(χ2=20.83,P=0);MRA示颈部或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1例(49.2%),中度狭窄25例(39.7%),正常-轻度狭窄7例(11.1%)。症状持续时间≥1h者T2WI、DWI及PWI阳性率高于持续时间<1h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A所示动脉狭窄程度与PWI异常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部分TIA间歇期的脑血流灌注异常,部分TIA已经发生脑梗死。应重视TIA的处理以防止TIA复发及脑缺血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无合并颅内大动脉狭窄对MRI指导下超急性期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影响.方法:选择发病12h以内头颅CT阴性且多模式MRI筛选符合溶栓标准的148例脑梗死患者,给予rt-PA 0.9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及90d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结果:颅内大动脉有狭窄的患者57例,溶栓治疗后7d NIHSS评分预后良好32例(56%),90d预后良好49例(86.0%);颅内大动脉无狭窄的患者91例,7d NIHSS评分疗效良好51例(56.0%),90d疗效良好81例(89.0%).在7d时间点和90d时间点,颅内大动脉有狭窄和无狭窄两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90d优于7d时间点.90dBI指数及mRS评分无狭窄组均较有狭窄组预后良好(P<0.01).对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而言,不同发病时间段的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指导下对发病12h内超急性期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疗效良好率无显著性差异,颅内大动脉无狭窄者预后更好;且颅内大动脉狭窄组<4.5h及4.5~12h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硬化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治疗穿支卒中(perforator stroke,PS)的发生概率、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根据研究的入选标准:(1)年龄>18岁;(2)180 d内发生过颅内靶动脉狭窄相关的临床缺血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和后循环供血不足;(3)TIA事件后>24h或小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9分]后时间>1周,或大卒中(NIHSS≥9分)后时间>6周;(4) DSA显示病变血管狭窄率为70%~ 99%.排除标准: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不能耐受手术者.本组25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入选,并行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成形治疗,记录围手术期临床和影像表现.患者中男175例、女83例,年龄26~80岁,平均(58±7)岁.以NIHSS≥1分,并排除主干及边支血管闭塞、颅内出血等原因作为PS诊断标准,统计不同部位病变PS的发生率,采用x2检验对比分析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1段的PS的发生率,总结其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结果 本组258例患者255例成功实施支架成形,围手术期PS发生率2.7% (7/255),其中病变累及基底动脉的66例患者中4例发生PS(发生率6.1%),1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3例发生PS(发生率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20,P=0.025).7例围手术期发生PS的病例中,3例患者术前MRI示狭窄局部穿支卒中(PIAS),1例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后出现动脉夹层;6例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即出现PS症状,1例于术后3h出现症状;1例症状反复并进行性加重,6例即刻PS症状达到高峰.3个月后随访,3例患者遗留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2例1分、1例2分.结论 颅内动脉硬化支架成形术PS发生率较低、临床预后较好,术前临床、影像等提示PIAS为围手术期PS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