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一 蠲痹通络汤 药物组成独活、秦艽、防己、五加皮、川芎、制草乌各10克,威灵仙、赤芍、续断各15克,桑寄生、牛膝各20克,细辛3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汤加减配合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益肾蠲痹汤加减配合督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益肾蠲痹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6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血沉(EsR)、C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汤加减配合督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蠲痹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蠲痹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姜玉宝 《现代保健》2011,(4):159-160
目的探讨蠲痹汤内服联合药浴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观察组予蠲痹汤内服联合药浴熏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内服联合药浴熏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制蠲痹散瘀膏外敷结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使用本院自制的蠲痹散瘀膏局部热敷,同时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对热敷部位照射30 min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选用使用非甾体类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加上骨疏康颗粒治疗。均以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5%,2组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制蠲痹散瘀膏外敷结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基础上联合蠲痹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     
方一 骨痹汤 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口服2次(早、晚各服1次)。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主治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坐骨神经痛     
方一 蠲痛汤 组成熟地、鸡血藤各15—30克,续断、独活、威灵仙、鹿衔草、全当归、牛膝、生甘草各10~15克,狗脊10~30克,炒白芍15~60克。  相似文献   

9.
山东云山先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颈椎病约占成人的10%。 笔者自拟“通经除痹汤”治疗各类颈椎病,现给你推荐如下: 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葛根20克,桂枝10克,川芎12克,鸡血藤20克,路路通20克,羌活12克,威灵仙15克,姜黄12克,地龙15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对其进行治疗,蠲痹汤1剂/d,吲哚美辛溶片25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吲哚美辛溶片25 mg/次,1次/d,口服;甲氨蝶呤7.5 mg/次,1次/周,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血沉、类风湿因子及不良反应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8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水平、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分别为(42.3±30.8)min、(3.1±1.9)、(3.4±2.0)、(201±64.9)mm Hg(1 mm Hg=0.133 k Pa)(0.5±0.1)、(19.2±12.3)mm/h、(89.3±70.2),均较对照组的(55.8±31.2)min、(6.4±2.0)、(6.5±1.8)、(165±58.2)mm Hg、(1.6±0.3)、(31.9±13.1)mm/h、(103.8±71.9)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肿胀、疼痛、晨僵伴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祖国医学属痹症,且多为“历节”、“痹”、“痛风”等顽痹,属病因不明,较难治愈的病症。我院从1998年至2004年采用除痹消痛汤加减治疗此病,效果较满意,现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0例,门诊188例,住院112例;女126例,男7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25例,最短2个月。诊断标准按昆明全国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1.2.1方药组成黄藤(先煎)10克、知母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  相似文献   

12.
蠲痹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78例体会福建省建瓯市三建医疗所(353100)范景松福建省建瓯市芝城卫生院(353100)杨俊杰坐骨神经痛是指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自1991年始,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自制的蠲痹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照组:32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治疗,两组晨僵持续时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是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健康大视野》2009,(12):30-31
今年92岁高龄的朱良舂教授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真传。朱良舂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虫类药专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  相似文献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沿着坐骨神经通路有疼痛、拘挛、酸困等症状,由臀部、髋部向下扩散到小腿外侧和足背。属中医“筋痹”范畴。此病顽固难愈,易反复发作,病者痛苦,医者棘手。近几年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疗效甚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以秋冬两季发病为多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属中医“黄疸”范畴,临床分以下几型辨证施治给药。一、黄疸型肝炎本型急性期多为阴黄,辨证施治可分为热重型、湿重型及湿热并重型。 (一)热重型:黄疸色鲜明,以发热,口干而苦,尿似浓茶,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为主要表现。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30克,栀子10克,生大黄9克,海金沙15克,板兰根15克,滑石9克煎服。如用药后大便变溏者,可将生大黄改为制大黄。肝区痛者,可加川楝子10克,白芍15克,元胡10克。 (二)湿重型:黄疸色鲜明,以四肢倦怠,恶心呕吐,口中粘淡,大便稀粘,苔腻等为主要表现。方用胃苓汤加减:苍术10克,厚朴6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茵陈30克,猪苓12克,板兰根  相似文献   

17.
产后痹是指妇女产褥期、流产或产后百日内体虚感受到风寒湿之邪侵袭所引起的肌肉、肢体或关节酸痛、麻木及活动不利,伴出汗、恶风和畏寒等症状,属“痹证”范畴。产后痹即古籍中所提之“产后身痛”、“产后痛风”、“产后关节痛“和“产后中风”等,后经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倡议将妇女产褥期及产后百日内所患痹病统称为产后痹。  相似文献   

18.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攀上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创造了中国治痹(风湿病)史上的“五个第一”。1983年,中国治痹史上第一部学术专著《痹症治验》问世,首次将痹症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其成果被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1986年,痹苦乃停、痹癃清安两种新药荣获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此成果是目前中医药在痹病学科领域获得的最高研究成果。1992年,《痹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出笼,填补了我国痹病史上流行病学的空白,荣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1995年,他亲手创办全国惟一一所省级风湿病专科医院——河南…  相似文献   

19.
疗疾补虚说药酒(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颖 《长寿》2008,(2):28-28
2.二风酒。 配方:寻骨风100克,防风50克.白酒750毫升。 制法:将上药洗净浸泡于酒中.密封7天即成。 功效:祛风活络,止痛逐痹。适用于风湿痹阴、关节肿痛、伸屈不利等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治疗中轴关节炎的新方法,本研究创新性地将“经络段放线法”——沿足太阳膀胱经经络段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中轴关节炎,从临床观察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将62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膀胱经经络段注射玻璃酸钠组32例)和对照组(益肾蠲痹丸组30例),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优于对照组(73.33%)。结论膀胱经经络段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中轴关节炎症,临床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和血流变、调节免疫、抗炎、镇痛等方面,从多途径对中轴关节炎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