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和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对医院中药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总结好分析中药房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率的原因,并探究相关的应对措施,对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差错率情况。结果: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中药房处方调配在药味调配、药味错配、药味多配、处方脚注错误、用法用量错误、发药错误以及其他差错方面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中药房处方的调配当中,能够明显减少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差错率,显著提高中药房在处方调配方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中药房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于2020年12月在中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2019年12月—2020年11月间实施常规药品管理的700份中药药品处方设置为对比组,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700份中药药品处方设置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中药房药品管理情况、中药房工作人员管理满意度及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结果 实验组自备药品不足、储存缺陷、药品过期率均低于对比组,而药品调配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中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手法应用能力、责任感、积极性及成就感评分均高于对比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升药品调配的准确率,使中药房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提升其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方法:分别在2018年1~6月(对照阶段)、2018年7~12月(观察阶段)期间在院内HIS系统中依据抽签法各选取中成药处方300张,共600张,在两个时间段内不实施、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分析2018年度上半年、下半年的处方差错情况。结果:2018年下半年处方差错率1.33%(4/300)显著低于上半年的4.33%(13/300);观察阶段以适应症不当50.00%最高,对照阶段以适应症不当38.46%最高。结论:在药房内施行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有助于规范门诊药房工作流程,降低差错发生风险,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对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的影响。方法:本院中药房于2017年7月起开展中药调剂监管,监管前(2017年1月~2017年6月)开出处方806张,监管后(2018年1月~2018年6月)开出处方793张,统计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后,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监管前(P0.05)。改进后,中药房医师对外界监督措施、处方点评、中药质量、处方规范性、调剂质量自我感知质量评分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房开展中药调剂监管工作后,有助于提高中药调剂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发生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干预对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的影响。方法 抽检2019年1月—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1 220张肠外营养液处方进行整理和审核,对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1 220张肠外营养液不合理用药处方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1 216张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研究组实施药师干预。比较两组肠外营养液处方不合理医嘱检出情况。结果 1 220张肠外营养液处方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36张(2.95%)。研究组干预后的肠外营养液处方不合理医嘱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外营养液处方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溶媒选择不适宜13张,占比为36.11%;配伍禁忌4张,占比为11.11%;成分比例不适宜8张,占比为22.22%;药品使用浓度错误5张,占比为13.89%;超药品说明书及重复用药6张,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中药师、中医师、患者三方面着手,建立医院中药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中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2017年中旬逐步完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构建医院中药风险管理机制,通过统计管理前后,即2017年1—6月和2017年7—12月中药饮片调剂煎煮差错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率、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成效。结果 管理机制运行后,中药饮片调剂煎煮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风险管理机制可有效改善中药处方质量,提高中药合理使用水平,对规范医院中药管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房管理引入规范化管理对临床安全用药以及对患者用药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4月-2020年4月100名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以及2020年6月-2021年6月100名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未引入药房规范化管理,将此组设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已引入药房规范化管理,将此组设为研究组,对比观察管理前后药房候药时间及处方调配时间、调配出错率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候药时间及处方调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应时间(P<0.05)。另一方面,研究组出现发药错误、剂量差异、脚注错误等调配出错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4.378,5.418,P=0.037,0.016<0.05)。结论 中药房管理引入规范化管理对提升安全用药有积极意义,同时缩短了候药时间及处方调配时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郭凤英 《药物与人》2014,(12):310-310
目的:通过对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规范处方书写.方法:从我院门诊中药房2013年1月―12月每月随机抽取中成药处方60张,全年累计抽取总计720张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点评分析. 结果: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为95%. 结论:通过处方点评,规范我院处方管理,便于药剂人员调配核对,为患者用药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受常规管理的门诊药房处方200张作为对照组,另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开展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的门诊药房处方200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处方调配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处方调配差错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采用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在中药房的管理应用效果。方法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为研究对象,对采用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前后中药房在药品调配、审核、发药环节工作变化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2014年12月和2015年12月该中药房各500例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500例患者中,男性281例,女性219例,平均年龄为(43.21±10.28)岁;中医老年病科230例,治未病中心219例,皮肤科31例,其他科室20例。管理后男性294例,女性206例,平均年龄为(44.85±11.29)岁;中医老年病科221例,治未病中心223例,皮肤科29例,其他科室27例。管理前后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科室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4年12月中药房的中药药品与处方调剂准确率、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分别为88.0%、82.0%、80.4%,2015年12月中药房的分别为99.4%、96.2%、96.8%,2015年12月中药房的中药药品与处方调剂准确率、药品调配正确率和审核正确率均高于2014年12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4年12月和2015年12月患者取药时间平均分别为(26.03±1.98)、(15.89±2.31)min,人员配备完善率分别为46.2%、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73/800),高于管理前的79.3%(63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医院中药房管理工作中采用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工作准确度,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取药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饮片处方调剂差错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之前门诊药房记录的饮片处方调剂资料100张作为参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之后门诊药房记录的饮片处方调剂资料100张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我院门诊药房饮片处方调剂差错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饮片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原因。结果参照组饮片处方调剂差错情况发生24张,占24.0%,观察组饮片处方调剂差错情况发生5张,占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错误、配伍禁忌、品种错误、书写错误等发生率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内门诊药房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可全面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降低饮片处方调剂差错率的发生,从而整体改善门诊工作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钟燕珠  罗锐  黄海  区炳雄  林华 《现代医院》2013,13(1):141-143
目的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通过整合和改进医院原有的计算机管理资源,使医生、药房调配人员迅速适应小包装中药饮片。方法分析临床中药用量情况确定小包装规格搭配组合;根据预设的"区位码"对处方中各药重新排列,实现中药调配清单与中药房小包装饮片药斗药品顺序一致。结果能够提高处方调配的速度,同时降低调配人员劳动强度。结论在处方调配由散装中药饮片改为小包装过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管理,有利于减少调配人员适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处方调配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样本为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1200张中药处方,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未实施中药处方分析管理制度的6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实施中药处方分析管理制度的600张处方作为研究组,研究比较组间处方不合格率及处方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评估组间处方不合格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处方分析在处方调配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处方合格率,降低中药处方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乡镇卫生院、大多数中药房只负责中药饮片的管理调配。具体不外乎三方面工作:第—“入房”(调入中药房):检查所购饮片,保证合格品进入中药房;第二“调剂”:通过中医门诊处方,把饮片调配好,销售给患;第三“保养”:平时做好饮片的保管养护工作,夏秋季尤其要注意,需勤晒勤晾。尽量避免虫蛀、霉变、泛油等变质现象发生、我根据多年的基层中药房工作经验,认为中药房人员应具备“二能”、“四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之间在我院使用不同中药治疗的926张中药处方为研究分析对象,对中药处方质量进行查询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6张处方共存在86张(占9.29%)用药不合理情况见表1,其中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分别占到有36.05%、24.42%、17.44%;造成出现86张调剂配方问题的主要为药材性能知识、配伍禁忌知识、药材质量问题,分别占到33.72%、18.60%、13.95%.结论通过对中药处方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中药房调剂质量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合理情况,并可进行及时纠正改进,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疗效的中药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强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未加强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的2100张处方中选取200张处方设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4月-2020年6月加强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的2100张处方中选取200张处方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给药、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药物类型不合理、重复给药、用药剂量不合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给药、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药物类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能有效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减少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给药、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药物类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发生率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7.
贾丽君 《现代养生》2022,(22):1990-199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效果。方法 于2020年4月1-30日在医院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中行品管圈活动,对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措施,对品管圈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开展活动后,中药房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工作环境各维度管理质量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升高,并且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开展活动前,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内差件数从96件/周下降至27件/周,下降幅度为71.88%,超出活动设置的目标值。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各方面能力较活动前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率,提升中药房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及实践效果。方法 以泰安市中医医院中药房为试点,2021年1—6月应用常规中药学服务;2021年7—12月应用优质中药学服务。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中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效果、患者对服用中药知识的理解度。结果 干预后不规范处方开具率为1.00%(1/100),低于干预前的9.00%(9/100)(P <0.05);干预后超常处方中无适应证用药处方开具率为0,低于干预前的5.00%(5/100)(P<0.05);干预后用药不适宜处方开具率为0,低于干预前的8.00%(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中药学服务模式下调研患者对服药知识的理解度(服药时间、服药温度、特殊中药的服用方式、服药饮食禁忌)要较常规中药学服务模式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应用,使得中药房药师能够顺利地开展中药学服务,利于患者对中药房多方面服务的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玉莲 《时尚育儿》2016,(7):188-189
目的:本文将对我院2016年4月~9月的门诊中药房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为规范我院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中药房300张门诊处方,并填写处方点评表,分类统计中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在抽取的300张门诊处方中,处方合格153张,合格率为51%.共出现147张(49%)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用药不适宜的80张(54.4%),不规范处方47张(32.0%),超常处方20张(13.6%).结论: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对我院临床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对中药饮片处方药合理应用的重视,尽快构建与中药饮片处方剂量先关的安全检测平台,主动肩负对患者中药饮片用药的责任,将中药处方不合格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品管圈降低门诊患者药品漏取率.方法 在该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取该院2019年10—12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前门诊药房处方45780张,2020年6—9月活动干预后门诊药房处方46077张,比较两组未取药处方的百分比.结果 门诊患者药品漏取率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