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职的"真葵花宝典"不是什么"武林秘籍",恰恰在人人可见的营销类书籍里。看到一个故事:一个想急于发财的农民进城,寻求打工赚钱的门路。在书店他看到一本"致富之葵花宝典",就买了一本。此书是那种被塑料封死的所谓"高档书",该农民直到回家才了解书的内容。当他怀着激动的、迫切的、梦想一夜暴富的心情拆开书一看,却发现是向日葵种植指南,和瓜子的各种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遵守规则",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但在现实生活中,当缺乏必要的监督时,很多人却不能再自觉地依照规则行事。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到底该如何给孩子立规则,才能让规则"内化"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而不是迫于无奈才遵循的外在约束呢?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日本儿童心理学家明桥大二老师来谈谈在日本,家长是如何给孩子"立规则"的,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3.
秀琴 《健康》2013,(5):36-37
睾丸是男性的重要部位,可以帮助男性养"精"蓄锐。当睾丸出现以下问题时,就要加以注意了。1睾丸痛痒A衣裤摩擦、不透气尤其是在冬季,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由于阴部潮湿、透气性差,阴囊皮肤受到汗液浸渍、内裤的摩擦等影响,易产生瘙痒。穿紧身牛仔裤,不吸水、不透气的尼龙内裤等,也可能产生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角色"是指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或者是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人所扮演的角色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当个人成功地扮演了他(她)的各种角色时,既满足了社会的期望,同时也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反之,不能胜任各种角色的人,则很可能在不同的生活处境中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5.
冒雪还书     
《家庭育儿》2008,(3):92-92
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名叫宋濂。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供他读书,于是,他就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借书。大户人家的态度有点傲慢,随手借给他一本很厚的书,跟他说:"借你十天,到了期限要立即给我还回来。"结果十天以后,恰巧下了一场很大的雪,主人就觉得宋濂一定不会来还书了,本来就是一本很厚的书,再加上下雪,就算不来还书也还  相似文献   

6.
《rrjk》2014,(10)
<正>海滩边、草坪上、图书馆、站台旁……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读书这样温暖而美好的事,叫我们如何能放弃?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与我"。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图书馆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了主题为"快乐接力架起阳光"的"牵手低碳,绿色生活,共建美丽‘中国梦’爱心书屋快乐接力活动"。学生在此进行捐书、换书、借书等,以最大限度实现图书资源循环利用。山东省聊城大学开展大学生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师导读系列讲座、传承经典"国学达人"挑战赛、晒书等吸引同学们驻足围观,品读经典。图为活动现场大学生正在读书。  相似文献   

7.
"吃七八饱"是我国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在2002年8月出版的《登上健康快车》一书中倡导的,书中说:"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俄,还想吃,这就是七八分饱。"并说:"就是这个办法,古今中外公认能使人长寿,"洪教授还在《60岁登上健康之路》书中[三餐八分  相似文献   

8.
正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养生家。荀子的养生理论注重"治气养心",非常重视心的作用。荀子认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解蔽》)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故而要"化性起伪",就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雕饰,达到一种人为之力所养成的人格。因为人的意志与血气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所以当人心的认知、意志、血气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人的心也就会转化为道德的功用,表现  相似文献   

9.
宋代,朱子《家礼》一书的面世过程是一个具有开头、中间与结尾的连贯性故事,包含着朱熹写书、被窃以及录书、刻书等情节。朱熹弟子们在叙述整个故事的进程时,只陈事实,对别人的讲说不提异议或形成某种交集。元代,部分学者保持着《家礼》为朱子"未定之书"的看法,部分学者则将之演绎成《家礼》"非朱子之书"的说法,两种观点的持有者隔着时间的距离交换着彼此的意见、立场与思想。当现代学者将之表述为"真伪问题"时,颇具判断性术语的引入,使得问题不断话题化。当相关话题进行到某一程度时,很可能就会变成一种陈词滥调式的复述,但是,话题中答案的固定性是将大量的历史信息得以秩序化的方法,从而使之成为认知手段,并产生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遥 《长寿》2012,(10):16
人的一生难免不生病。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始,到撒手闭眼止,一生在世,都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相伴随。如何待病养之,古人先辈给后代留下了丰厚美妙的诗篇,不仅带给我们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也让我们学到了养病和益寿的妙丹良方,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寓形天地间,疾病岂能无?"(宋·陆游)既然如此,人病了,该怎么办呢?古人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六个字:既来之,则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朋友发来的有关"养生"的图片、资料、文章,堪称是连篇累牍,累牍连篇,读不胜读。想想也是:人逾花甲之年,坐六(十)望七,已到桑榆晚景。能到世上来走一遭原就不易,自然希望能再多活几年,多看几眼,因为据说人比人,最后比拼的是"寿命"之长短!故而,读点有关"保健"的书,念点有关"养生"的经,应说也在情理之中。《黄帝内经》开宗明义:"百病从心生";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百姓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是一个意思:"欲望"  相似文献   

12.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经营方式独特的书行——“图书银行”。所谓“图书银行”,就是发动读者把自己心爱的平时不常看的或已看过的书存放到书行里,由书行代为保管并供别人借阅,书行每年将按图书作价的10%向存放书者支付利息。需要看书的读者,则可以在书行办理借书  相似文献   

13.
<正>早在2400年前,我国就很讲究饮食科学,平衡膳食结构理论已达到了相当完整的水平,医典《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对此作了极精炼的科学总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些论述既是营养学方面不可忽视的"至理名言",也是指导人们科学饮食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民谚云:民以食为天。食物形形色色,而人的胃肠容量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摄取量中获得最大的保健效益呢?告诉你一个诀窍,择优而食之!  相似文献   

15.
正要想让有限的生命变得光彩照人,首先得保证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离不开运动,而运动则要科学的运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他个人也是运动爱好者,诸如跑步、击剑、骑马、游泳和爬山等均有涉及。有书记载伏尔泰直到80岁高龄,依旧经常与朋友登山观日出,足可见其良好的身体状况。我们没有先哲的头脑,但是可以模仿先哲的生活起居,比如运动。  相似文献   

16.
读好书益寿     
读书益寿,许多学者已进行了探索,并初步得出了结论。笔者只在“书”前加个“好”加以限定。书如药,有砒霜,也有蜂蜜,既可治病益寿,也可致病害人。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有所选择,这是读书益寿的一个前提。好书是能给人以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书。读这类书,才能真正益寿延年。 读好书益寿是有其理论根据的。好书对人的大脑是一个良性刺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旧的大脑神经细胞在新的刺激下能萌发新的突触联系。专家们用超声波测量  相似文献   

17.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等12人集体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内容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故事,全书500卷,收罗各书中的神仙资料而述之,其中也包括了不少道教的养生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丁熠红 《健康》2009,(1):38-39
梳子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你真正了解它吗?梳子的前世今生梳子在古代叫做"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写道:"栉,梳篦之总名也。"古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人手一把甚至是多把梳子。古代女子还曾把木梳当  相似文献   

19.
秦文军 《现代养生》2012,(15):13-14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等12人集体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内容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故事,全书500卷,收罗各书中的神仙资料而述之,其中也包括了不少道教的养生故事。道教养生十分重视心理卫生,认为修身炼气与道德及心理的修养必须紧密结合,诚所谓"修道先修心"。《太平广记》卷23"益州老父"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益州老父是唐代人,平时,他常在城中  相似文献   

20.
书可疗疾     
读书的益处真是多多,开卷便有益。当然,其间还不显山不露水的蕴含着一个见仁见智的前提。说书可疗疾,一般人似觉不以为然。至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倒是没有多少人会持疑意,因为书籍是记录人类智慧的载体,读之当然可以除愚启智。愚者,笨、傻也,当属思维范畴。所以一般人未有书可治疗体内之疾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