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儿童健康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儿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早在开始牙牙学语的幼儿期,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就已经开始发展了。因此,父母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与健康》2007,(12):57-57
孩子脾气急躁,在学校里冲同学发火,在家里经常吵闹,这可是个让父母头痛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有个好情绪?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后天培养"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父母。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则(即自己就要保持情绪的稳定),还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等等。  相似文献   

3.
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除了生理需要外,其心理需要也必不可少。作为父母,在生活中既要顾及到孩子的生理需要,适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尊重和满足孩子正当的心理需求,以确保孩子的心身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一般说来,孩子有以下几种心理需要: 父母的爱 父母之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阳光和雨露,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就难以沟通,更谈不上教育,只有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  相似文献   

4.
正父母保持情绪稳定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孩子非常在意父母对病毒疫情的情绪反应及态度,也会不由自主地习得父母的应对方式。因此,在面对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父母应及时觉察和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尽量呈现出稳定、积极而有力量的一面,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如果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心,当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便一厢情愿地把孩子视作什么家、什么星去培养,其结果往往是拔苗助长:孩子过早地被夺去了学习的兴趣,灵魂也早已被父母过重的欲望之石压成了“侏儒”。反之,在培养孩子问题上,如果父母怀着一颗无为的阳光之心,多给予孩子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决定,那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现在,让我们大家来看看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的成长历程,也许我们做父母的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小时候的秦文君,是一个很调皮、很爱玩的女孩,她的父母只是顺着她的性子,一任她疯玩…  相似文献   

6.
正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在《致孩子》中这样诠释为人父母之道:孩子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能给予生命、给予爱,却不能代替孩子思考与生活。小说《无声告白》以一个美国华裔家庭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一步步剖析出那些藏在我们所熟知的"爱"下面的家庭秘密。向我们揭示,隐藏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父母是爱孩子,还是爱伴侣,给予对方可选择的自由的爱,才是灵魂需要的爱。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父母尤其关心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可是,往往事与愿违,随着孩子们身体一天天长大,他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了。据调查统计:4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情绪问题,20%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情绪、人际交往和学习等方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既然每位父母都曾经是孩子,应该知道孩子的想法,更应该知道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才对呀。可实际上,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比如心情不好、成绩下降、品行问题甚至犯罪行为时,父母却发现不知如何理解孩子,如何与他们沟通,更对出现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灵子 《心理与健康》2009,(12):19-20
亲情之爱——大爱,但爱也是一把利器。把握好合适的度,这份爱就会成为父母奋斗的动力,孩子积极生活的支撑。一旦失衡,利器的杀伤力就会呈现:控制、占有、胁迫……不论是付出者还是接受者,都将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9.
拳拳父母心,切切亲子情,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那么,即使是天才儿童,也不能成长为合格的人才。而正确的教育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开始。  相似文献   

10.
许多父母认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做父母的本能,为孩子付出一切都是不需要回报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回报的。干活累了,孩子主动去为你擦汗;母亲生病时,孩子到床前端水送药。一旦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需要人才,人才必具备专业知识,但这些专业知识却不宜过早传授给孩子,教育孩子切忌"拔苗助长"。关于这一点,是我走过一段弯路后才明白的。像所有母亲一样,我也爱孩子。除了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衣食外,努力培养出成功的孩子也是我的心愿。我不希望看到孩子走一点弯路,所以,急不可耐地对她进行专业培养,然而结果却是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金钥匙—自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头脑、会独立思考的人,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来。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在此,我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权作引玉之砖。 第一,不要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记得我儿子1周岁左右时,要自己吃饭,但吃进去的少,掉出的多,弄得满嘴满身都是饭粒。当时,我并不干涉孩子,看他那开心的样子,我适时地给予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的积极性更高了,  相似文献   

13.
过年期间,父母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景:大过年的,父母邀请很多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由于忙于照顾亲友,对孩子的关注变少,孩子就当众耍脾气,让父母左右为难,父母该怎么应对呢?当众教育孩子以示父母权威?还是等客人都走了再耐心地跟孩子单独聊聊?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长期研究,他发现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佳时机。但面对孩子情绪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做错了事,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大声斥责,抑或打骂,让孩子在父母的愤怒中体会到,惹父母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给我取了一个外号—"愤怒爸爸"。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绰号,是因为我时常对女儿发怒。比如,辅导孩子作业时,稍有不如意,我  相似文献   

15.
正一项芬兰的新研究提出,在怀孕期间和孩子出生后都应该对父母双方,尤其是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幼儿的情绪问题与母亲的长期抑郁症状有关,即使这种症状是轻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父母双方的抑郁症状如何对两岁和五岁的幼儿产生影响。他们发现,轻度的产妇抑郁症与幼儿的多动、好斗和焦虑等情绪问题有关。相较于父母,母亲的心理状况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常听上初中的一些学生家长说"我们孩子小学很乖,怎么到了初中就不听话了""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他由小绵羊变成一只难以驯服的小狮子了",家长心里很难过,想不出妙策,经常气得暗自流泪。的确,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你会发现他的情绪会出现变化:不安、暴躁、逆反……最让家长纠结的是会因为一点小事与父母争吵不休;家长总会用"作对"来形容孩子。这种与父母作对的现象,在有些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7.
“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留守幼儿’即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他们被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教养。这类幼儿常常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胆小、娇气、自私、不合群。这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了面试从产生原因来探讨其列策。1产生原因“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所在环境溺爱过度“留守幼儿”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加之年龄又小,常会受到祖父母、外祖父母乃至亲友们的共同关注,群起而宠之。娇宠过度,爱就会变质,教养不当便会影响孩子顺利成长。很多留守幼儿…  相似文献   

18.
正"yes父母",教出自我中心的孩子两对是好友的夫妻来我家吃饭,其中一对带了他们的孩子。这个妈妈基本上没有请保姆,因为都"看不上",所以目前不到两岁的孩子弄得她暴瘦,而且精疲力竭。这位伟大的妈妈因为自己小时候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和照顾,所以,现在对孩子是完全不说"不"的教育方式。这对"yes父母",尽心尽力给出他们的爱,令人感动,但这样真的是对孩子最  相似文献   

19.
正Q不少家长对教育孩子特别用心,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但孩子却有厌学情绪,甚至出现躯体症状,作为医生,您是怎样处理的?A如果我们在门诊遇到这样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孩子,又有一些厌学情绪的,作为医生,我们首先需要区分这是由于精神方面或者情绪方面的障碍引起的躯体症状和厌学,还是一个心理和父母养育层面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正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承载着父母的爱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眼中最可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刹那,父母就把所有的爱倾注到了孩子身上,这份爱,真诚、无私。在爱的沐浴下,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的可爱、父母的温情,是温馨家庭的底色与篇章。几个月前,四年级的小希很反常,平常活泼开朗的他,上课精神抖擞,乐于发言,虽好动,但还是一个深受师生喜爱的可爱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