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预防跌倒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社区中经初步筛查拟诊患肌少症的老年人108例,分别至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以及握力、6m步行速度测定,最终将确诊的62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单纯运动训练组(STT组)21例,及双重任务训练组(DTT组)2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治疗,STT组和DTT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单纯步行—抗阻训练和认知步行—抗阻训练(均为1次/天,45min/次,5天/周,共12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行DXA检查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起立步行测试(TUGT)、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等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STT组和DTT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同时STT组和DTT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12周后,DTT组较STT组的MoCA、POMA、M-FES评分也有明显提高(P0.05),但ASMI和TUG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相较于单纯运动训练,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在预防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黄硕  赵小峰 《中国康复》2024,39(3):160-162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全身振动训练,每周干预5次,2组均干预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5次起坐试验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6m步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6m步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5次起坐试验时间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6m步速明显提高(P<0.05),5次起坐试验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作为防治老年肌少症患者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接受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护理干预结合阻力训练后,对其病情的改善价值。方法 选取96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阻力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护理结合阻力训练。分别于入院时、干预4周和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握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4周和12周后,2组的SMI和握力均大于入院时,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各项评分和肌肉衰减症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ar-Qo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时间均短于入院时(P均<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SMI和握力均大于对照组,POMA各项评分和Sar-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护理结合阻力训练有助于增强老年肌少症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提高其握力及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5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人体测量(身高、体质量、握力、步速、骨骼肌等)和衰弱筛查量表调查。评估肌少症及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肌少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关系。结果 83例被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患病率为14.98%。肌少症组与正常组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及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肌少症组年龄60~74岁者比率更低,75~84岁及≥85岁者比率更高,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肌少症组的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老年衰弱综合征均是肌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成华区某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肌少症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渐进性有氧-抗阻训练在预防脑卒中后肌少症发生中的应用及对肌力水平、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日常康复治疗和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采用循序式的有氧-阻力锻炼,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肌少症发生率、肌力、运动耐力及生存品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肱二头肌厚度、骨骼肌胫前屈肌厚度均减少,握力均增加,且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功率、体力耗竭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增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和整体卫生状况方面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性有氧-抗阻训练在预防脑卒中后肌少症发生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肌力水平和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老年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12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诊治的72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在阿法骨化醇基础上予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检测握力、步速、骨骼肌密度,并评估患者躯体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微型营养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握力为(21.18±2.14)kg、步速为(1.13±0.12)m/s、骨骼肌密度为(48.26±3.66)HU,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5.529、4.163,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体能状况表、Barthe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老年肌少症患者采用营养干预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能改善营养状态,可提高握力、步速以及骨骼肌密度,能提高患者躯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在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中进行弹力带训练,观察短期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老年肌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干预组患者进行12周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肌少症三维指标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2周弹力带训练干预后干预组握力、步速、肌少症生活质量量表(SarQoL)总分均显著提升(P<0.05)。(2)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这3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握力、步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对正常体质指数(BMI)老年人发生肌少症及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0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就诊的年龄>60岁、体质指数(BMI)正常的老年人223例。根据内脏脂肪面积(VFA),将其分为腹型肥胖组113例(VFA>100cm2)和非腹型肥胖组110例(VFA≤100cm2)。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的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VFA值、步速、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以及骨密度(BMD)等,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正常BMI老年人的VFA与肌少症及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结果: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VFA、ASMI、腰椎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组肌少症、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合并肌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腹型肥胖组(P<0.05)。重度(VFA≥120cm2)、中度(110cm2≤VFA<120cm2)与轻度(100cm2≤VFA<110cm2)腹型肥胖组间ASMI及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MI正常的腹型肥胖老年人的VFA与腰椎BMD(r=-0.416)、ASMI(r=-0.436)均负相关(P<0.05)。结论:即使BMI正常,腹型肥胖也可增加老年人发生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的风险;VFA越高,老年人肌少症及骨质疏松越严重。加强老年人群内脏型肥胖筛查对预防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刺激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214例患者, 按照透析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生物肌电刺激联合抗阻运动干预, 为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全身肌肉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握力、6 min步行试验和躯体功能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全身肌肉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握力、6 min步行试验、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且高于干预前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肌电刺激联合抗阻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MHD患者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 改善躯体功能, 在防治肌少症方面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干预在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120例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手握力测量值(HGS)、日常步行速度、癌因性疲乏量表(CFS)及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得分。结果干预4周后, 观察组的HGS、日常步行速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 观察组的CFS总分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身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 观察组的IDA总分低于对照组, 且焦虑、抑郁、外向刺激及内向刺激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路径护理联合多模态运动有助于改善肿瘤相关肌少症患者的体能, 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 缓解患者疲乏程度并减少患者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联合八段锦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51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八段锦组(n=17)和联合治疗组(n=16)。3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八段锦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八段锦运动,联合治疗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先进行WBVT,随后进行八段锦运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5次坐站计时测试(FTSST)、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和Pro-Kin 254动静态平衡测试系统评估3组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跌倒恐惧程度。结果:治疗12周后,八段锦组和联合治疗组TUGT、FTSST、MFES和稳定及限值(LOS)均增加(均P<0.05);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总偏移指数均减少(均P<0.05);联合治疗组TUGT、FTSST、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总偏移指数均优于八段锦组和对照组水平(均P<0.05),MFES和LOS均高于八段锦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八段锦组上述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WBVT联合八段锦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  相似文献   

12.
郑霞  廖蕾 《护理研究》2023,(7):1305-130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肌少症风险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病人175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生物电阻分析仪测定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评估肌肉容量,并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病情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机械通气病人肌少症与病情的关系;以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率评估预后情况,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肌少症与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175例病人中,53例(30.29%)出现肌少症归为发生组,其余122例归为未发生组;发生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较未发生组高,ASMI较未发生组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机械通气病人ASMI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81;P<0.001);住院期间36例病人死亡,ROC曲线显示,ASMI预测机械通气病人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0.763,0.880),特异度为69.44%,敏感度为87.77%,约登指数为0.572。结论:机械通气病人肌少症患病率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基于数字健康管理的家庭康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肌少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老年T2DM伴肌少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延续住院期间饮食控制及训练方案,并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辅以基于数字健康管理的家庭康复干预。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肌少症相关症状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肌少症相关症状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肌少症相关症状指标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数字健康管理的家庭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T2DM伴肌少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肌肉质量,该训练模式值得在老年T2DM伴肌少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5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患者四肢骨骼肌量,依据公式计算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采用电子握力计测量肌力,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评估MHD患者肌少症患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MHD患者的肌少症患病率为40.00%;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体蛋白质含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07,95%CI为0.832~0.988,P=0.026)、BMI(OR=1.674,95%CI为1.166~2.404,P=0.005)、蛋白质含量(OR=2.716,95%CI为1.394~5.298,P=0.003)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的肌少症发病率较高,年龄、BMI及体蛋白质含量是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老年患者应尽早评估肌少症发生情况,适当提高BMI及体蛋白质含量对于减少肌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抗阻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老年肌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21日关于抗阻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老年肌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后,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RCT 16篇,涉及患者8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阻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握力[SMD=0.95,95%CI(0.79,1.12),P<0.000 01]、骨骼肌质量指数[SMD=0.61,95%CI(0.42,0.80),P<0.000 01]、步速[SMD=0.45,95%CI(0.22,0.68),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阻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老年肌少症改善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在老年膝关节置换合并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合并肌少症的164例老年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预康复干预。干预前和术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骨骼肌质量指数和握力, 记录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HSS均较干预前升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 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HSS、握力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骨骼肌质量指数较干预前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5.85%(13/82)、39.02%(32/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康复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肌少症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肌少症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CHF合并肌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肌少症患者运用FOCUS-PDCA模式与抗阻运动联合干预,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治疗的98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FOCUS-PDCA模式结合抗阻运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联合抗阻运动治疗老年肌少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能力,增强日常活动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11种运动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身体功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身体功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改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纳入34项研究,共2 19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非运动对照组相比,阻力训练、小组综合训练、八段锦、全身振动训练、家庭综合训练可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身体功能(P<0.05);阻力训练和壶铃训练可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握力(P<0.05);阻力训练可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骨骼肌指数(P<0.05)。结论 在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身体功能、肌肉力量和质量方面,阻力训练是目前最优的运动干预措施,其次为小组综合训练和全身振动训练,但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参数对老年肌少症的诊断及其在治疗效果中的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诊治的84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均予以超声检查,对比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放松、收缩状态下杨氏模量,观察常规西药和弹力带训练后的总有效率及入院时、干预1、3、6个月的握力、ASMI、SPPB评分;并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及杨氏模量诊断肌少症和预测疗效的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松状态、收缩状态的杨氏模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诊断效能: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及多模态超声综合参数诊断肌少症的AUC值分别为(0.775、0.716、0.621、0.749、0.911,P<0.05)。84例老年肌少症经治疗后总有效率86.90%,其中,显效占44例(52.38%),有效占29例(34.52%),无效占11例(13.09%),且干预1、3、6个月的握力、ASMI、SPPB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预测效能: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杨氏模量预测肌少症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805、0.846、0.785、0.775,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参数在老年肌少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也能为肌少症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客观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