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近14年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66篇中医治疗文献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功效、性、味、归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出现频数最高为土茯苓、萆薢,占全部用方的50%以上;从功效角度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是清热药、补虚药,三者占全部功效组成的63.7%;"归经"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肾、胃经的药物,此3类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53.4%;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其次是苦、辛味药,此3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79.9%;从药性角度主要是寒性,其次是平性药物,此两种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74.3%。结论:从用药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紧扣其病位在肝,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临床上多选用疏肝补肾健脾、利湿祛浊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痛风相关专利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中医治疗痛风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近10年相关专利,将符合标准的484篇中医治疗痛风专利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功效、性、味、归经、证型、治则,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痛风出现频数最高为茯苓,其次是牛膝、当归,占全部用方的85.96%;从功效角度以利湿为主共达29.68%,其次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此3类药物占全部功效组成的48.60%;药物归经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多,其次是归肺经、胃经、脾经、肾经的药物,药物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74.76%;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多,其次是辛味、苦味药,此3药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62.56%;从药性角度主要是性温,其次是性寒、性平的药物,此3种药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69.65%。从中医证型角度主要为:湿热蕴结证45.94%、瘀血阻滞证24.48%、肝肾亏虚证17.75%、脾虚湿盛证11.83%等四大主证。[结论]从以上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临床上多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补肾、健脾化浊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用药的规律和特点,包含性、味、归经及频次分析等,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辨证及治则治法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及维普3个数据库1989~2014年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2篇文献中的方药用中医辅助平台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次显示,前10位药物依次是土茯苓、萆薢、泽泻、薏苡仁、牛膝,苍术、车前子、黄芪、黄柏、甘草。所用药物中以寒性为最,其次为温性药物,两者占全部用药的70.3%。药味显示甘味最多,后依次为苦、辛,此3味占全部用药的90.9%。药物归经结果则未见明显差异,肝、胃、脾、肾四经依次排列,共占全部用药的65.5%。药物功效归类结果显示,利水渗湿药的出现频率为34.4%,补虚药出现的频率为21.4%,清热药出现的频率为14.6%,活血化瘀药出现的频率为9.3%,其余为祛风除湿药、泻下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等。结论从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规律可以总结出,中医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主要以甘温、平补、利水渗湿药调理肝、脾、肾三脏,兼用苦寒、泄利药物利痰湿浊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的用药规律。方法:对2013-2018年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研究类及经验类文献进行检索,建立Excel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的频数与频率。结果:共出现146味中药,其中药性以寒凉为主,累计频率为53.51%;药味以甘、苦为主,累计频率为67.69%;归经主要归肝、肺、肾经,累计频率为52.76%;功效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为主,累计频率为70.84%。结论:肾性血尿的常见病机为气阴两虚,治疗应以益气养阴、凉血止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分析整理黧黑斑古今文献,探讨外用方药的药用规律及特点。方法:应用Excel 2010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库,对按照文献纳入标准收录对黧黑斑的外用方药中的药物功效、用药部位、性味、归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按照使用频次的高低进行排序,并计算相应的使用频率或使用构成比。结果:其用药频次在15次及以上的中药共33味,占药物总数的14.35%,其中补虚药占总频数的19.12%,解表药占15.76%;温类药占药物总数的37.39%;甘味占46.09%;归经中药物频次最多的是脾经占37.39%;植物药的果实使用频次最多,占药物总使用频次的27.06%,白色药物占总药物的28.70%。结论:黧黑斑的外用方药中,以补虚药和解表药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所涉及药物以脾经为主,其次为肺;用药类型以植物药为主;部位以根茎为主;白色药物占比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数据挖掘中药汤剂复方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尖锐湿疣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10 000条治疗尖锐湿疣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139篇中医外治尖锐湿疣临床观察类文献,并分别归类其性、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0.0、Weka 3.8、Cytoscape 3.6.1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治疗本病的高频药物为板蓝根、苦参、土茯苓、黄柏等,累计占总频次的69.92%以上,并从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中挖掘出最常用药对和药组搭配。功效角度:以清热药为主,其次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利水渗湿药等,累计占总频次的70.01%;药性角度:主要以寒性为主,其次是平性、温性药物,累计占药性总频次的70.04%;药味角度:以苦味为最,其次是甘味、辛味等,累计占药味总频次的69.11%;药物归经角度:以归肝经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胃经、心经、大肠经等药物,累计占归经总频次的71.49%。结论:尖锐湿疣病因病机以湿毒浸淫、瘀阻脉络、正气亏虚为主,临床上多选用清热解毒、燥湿杀虫、调和气血之法治疗该病。该数据挖掘结果符合中医对尖锐湿疣病因病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对中医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筛选1990~2015年期间中医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关文献,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其所用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次超过10次的药物共23味,共计使用528次,累计频率为67.4%,频次超过20次的药物共有9味,共计使用308次,累计频率39.3%。所使用药物分类前3位为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药物归经以肝、脾、心、肺经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大多为辛、甘、苦。结论:中医药治疗颈型颈椎病以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主,药味大多为辛、甘、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清代医籍《辨证录》从心论治男科病的用药规律,以此指导临床组方,提高中医疗效。方法:整理出《辨证录》中从心论治男科病的全部方剂,运用频数法分析高频药物、单味药的功效类别以及性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整理出方剂41首,含单味药70味,以药物功效分为15类中药,总频次442次。以高频药物分析,使用频率≥10%的中药有28味,前11味药依次为人参、麦冬、白术、酸枣仁、山药、当归、熟地黄、肉桂、五味子、茯神、巴戟天。以中药功效类别分析,使用频率≥10%的前3类药物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补虚药中,补气药的使用频率、平均频次最高。以中药药性分析,使频率最高的前2种药性依次为平、温。以中药药味和归经分析,主味频次最高以及药味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甘、辛、苦;第一归经频次最高的前6位依次为心、脾、肝、肺、肾、胃经。药物归经频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心、肾、脾、肝、肺、胃、胆、大肠、心包、小肠、三焦、膀胱经。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4类聚类方,总体以补心、清心为主,与肾、肝、脾的病理改变相互联系。结论:初步了解了《辨证录》从心论治男科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归纳性回顾,探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以期提高中医药方药理论与医疗实践的水平.方法:选取近30 a医学期刊发表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对用药的功效、归经、性味等特征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376首复方中,单味药205味,其中前50味药累积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81.2%,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从功效分类看,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高频药物;从药物归经看,肝、脾、肾经药居前3位,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性以温性药使用最多.结论:以祛风湿药为主,辅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配伍规律,通过统计得到的高频代表药物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孔繁飞  杨丽平  杨阳  沈毅  钟柳娜  关伟 《中医杂志》2014,(12):1007-101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炳厚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治疗思路和用药规律。方法选择张炳厚专家门诊CGN患者80例、共计252诊次的处方资料,设计病例报告表、采集资料并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率并分析常用药物的功效和药性、药味、归经分布,量化常用药物的性味、归经后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分层聚类。结果 80例CGN患者共使用中药232味,4272频次。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33味,其中前五位分别为熟地黄、龟甲、石韦、土茯苓、炒白术。常用药物中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常用类别,药性中构成比最高的为平性(36.36%),药味中构成比最高的为甘味(78.79%),药物归经中构成比最高的为肾经(48.48%)。33味药物按药性聚为8类时临床意义清晰。结论张炳厚教授治疗CGN用药药性平寒、药味甘苦,以补肾健脾、清利湿热解毒为治疗大法,且补法、清法并重。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药材主根与参尾的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及产地的太子参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太子参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福建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最高,江苏和贵州次之,安徽最低。结论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1.96%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热度在世界范围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涌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参与中医临床实践,甚至报名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提示了从事中医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管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该校留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改善留学生实习培训和管理的方法,使留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7.
18.
中医中药对抗传染病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2月19日公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中医药诊疗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中医诊断方面,将第五版中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改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在中医证候表现方面,修改了寒湿郁肺证与疫毒闭肺证的一些中医证候表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除内闭外脱证推荐药物无改动外,其余证型所推荐药物均有改动,且新增了清肺排毒汤的使用。此外,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补充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本研究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表现、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改动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在基层非常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近期查阅了中西医结合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000年的全部期刊,对其中反映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层园地”专栏收载的857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统计,结合个人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对当前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Q Cao  Y Wei  S Chen  Z Han 《针刺研究》1990,15(4):292-296
AMI was produced by occlusion of LVB for 30 min in the rabbit, lengthening the conductive time of myocardium in the ischemic area and resulting in asynchronous activation state of myocardium. EA could facilitate the conductance of electric activation in the ischemic marginal area and make the activ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in this area synchronous which is of importance in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reentrant circuit.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EA possesses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