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多中心平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6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组)33例,切开挂线法(对照组)33例.对2组患者的疗效、疗程、肛门功能及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组疗效相近,近期治愈率均达100%,2组各有1例复发;治疗组疗程(21.03±7.71)d,对照组疗程(19.42±8.40)d,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60.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有明显差异(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组在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是治疗复杂性肛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92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瘘管切除术治疗,46例)、研究组(予以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46例),比较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 <0. 05)。研究组创伤面积显著比对照组小(P <0. 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 65%)显著比对照组(71. 74%)高(P <0. 05)。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可有效缩短复杂性肛瘘患者治疗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师源  师常成 《广州医药》2015,46(2):24-26
目的观察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和瘘管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共122例,并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B组采用瘘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治愈率、愈合时间以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和瘘管切除治疗后均达到治愈标准,近期治愈率及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情况,A组愈合时间为(20.74±5.62)天,B组为(19.19±6.84)天,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中后遗症的发生率为3.28%,B组中的后遗症发生率为37.70%,χ2=14.182,P<0.05,A组中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法与瘘管切除术均能很好地治疗肛瘘,其中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在保存肛门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后遗症发生等方面较后者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取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给予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一次性痊愈10例(77.0%),治疗组一次性痊愈12例(92.3%),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黏膜下移保留括约肌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保护肛门自制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痛苦。该术式是一种肛门功能保护好、疗效满意的保留括约肌治疗肛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各种括约肌保留术式,分别介绍了多种术式的具体操作方法、优势及最新进展,力图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帮助医者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过程中灵活选择术式,掌握治疗原则,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静娟 《西部医学》2009,21(7):1188-1189
目的观察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在治疗肛周脓肿的术式中对肛门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将36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以保留括约肌挂线术为手术术式;对照组18例,以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式。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康复天数,后遗症以及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测定结果等几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发现:通过观察以上指标,尤其是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测定结果,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对于肛门功能保护优于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术可以一次性治愈瘘管性肛周脓肿,且有治愈率高,疗程短以及对肛门功能保护好的优点,明显优于一期根治术,达到了既治愈瘘管性肛周脓肿,又完整保留肛门外括约肌,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效果较切开挂线术为佳。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的方法,主要有括约肌保存术式、封堵填充术式、现代辅助技术术式等.在复杂性肛瘘根治与保护括约肌功能之间力求平衡,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准确寻找和正确彻底地处理内口,彻底清除感染灶和瘘道,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假性愈合,重视术后换药是各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保留肛门括约肌治疗高位肛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位肛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内口扩大 ,内括约肌切开 ,主管挂线引流保留肛门括约肌方式治疗 14例高位肛瘘。结果 :13例患者一次治愈 ,1例需再次挂线而治愈 ,术后无肛门失禁 ,随访 1~ 2年 ,无复发。结论 :此术式能达到根治高位肛瘘 ,又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正常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种不同挂线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底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肛瘘患者110例,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内口上方引流挂线法(即虚挂线)和内口上方切割挂线法(实挂线),2组各55例,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作定期随访.结果 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更换敷料或肛门检查时的疼痛、Wexner评分、减少肛管锁眼畸形、降低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等方面,引流挂线法优于切割挂线法,P<0.05,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挂线方法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的切割挂线能更好的保护肛直环完整性,能相对较好的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组60例,采用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肛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行肛瘘手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止血,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对照组从术后1 d祛腐生肌软膏、凡士林软膏换药,每次2~3 g,每日2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奥司明片,每次1片(0.5 g),每日2次,连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水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控便能力、排便时肛门疼痛指数;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长收缩时间、直肠静息压、肛管的静息压。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41/47)比90.3%(37/47),P<0.05];两组术后1、3、5、7 d创面水肿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联合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1.6±3.9)d比(27.3±6.5)d、(11.8±4.8)d比(14.7±3.3)d],术后肛门控便能力得分、肛门疼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8±0.04)分比(0.31±0.07)分、(6.4±1.5)分比(8.1±2.3)分](P<0.01)。治疗后7 d联合组后直肠静息压、肛管的静息压显著高于对照组[(2.9±0.3)mm Hg(1 mm Hg=0.133 k Pa)比(2.1±0.2)mm Hg、(14.9±0.8)mm Hg比(13.2±0.7)mm Hg](P<0.01)。结论地奥司明能够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降低肛缘水肿,改善肛管动力学,提高术后控便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旷置挂线术与传统挂线术疗效,为高位肛瘘术式优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24例肛瘘患者分为旷置挂线组68例,传统挂线组56例,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肛门疼痛程度、肛门失禁、肛门变形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压力变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挂线组相比,旷置挂线组近期复发率降低,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术后疼痛程度减轻,肛门变形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旷置挂线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99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并采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痊愈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9例患者中,甲级愈合72例,占72.73%;乙级愈合20例,占20.20%;丙级愈合7例,占7.07%。所有患者均无大小便失禁、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肛门狭窄等情况发生。结论:采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多为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5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术后排便后均以中药熏洗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93.0%(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治疗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果显示,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疗程短、损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王冬敏  王鹏浩 《广西医学》2011,33(5):568-569
目的 分析结核性肛瘘的特点,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肛瘘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肛瘘患者36例,采用短程间歇化疗、病灶结核瘘管高位挂线切除术、托里消毒汤口服等方法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32例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 挂线综合疗法治疗结核性肛瘘治愈率高、疗程短、不复发.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并中药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位肛瘘提出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高位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详细观察患者疼痛、分泌物、愈合时间、愈合后伤口疤痕面积、肛门功能、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客观化评定指标,如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等。结果:2组病例在疗效、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愈合时间、疼痛、分泌物、肛门外观情况、肛门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痛苦轻、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及外形保持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9,(6):1313-1317
目的:观察新加赤麟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早期创面的影响。方法:4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新加赤麟散换药,20例)和对照组(灭菌凡士林油纱条换药,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10天创面分泌物量、肉芽色泽、肉芽致密度、创面纵径缩小率、创面疼痛感等指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在术后第6周时评价综合总体疗效。结果:术后第4、6、10天观察组创面渗液量、创面色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10天,观察组创面肉芽致密程度、创面纵径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赤麟散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创面渗液,降低患者疼痛评分,缩短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