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40-4040
简单实用康复技术在肢体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应用时必须明确:残疾人事业与社区康复工作关系;肢体残疾人与简单实用康复技术关系;具体应用时必须注意完善三级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网络;应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治疗技术。简单实用康复技术是肢体残疾人社区康复的最好切入点,定能发挥很好作用,取得最大成效。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我国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自1986年起步,政府、民政、残联、卫生、教育、民间等各部门、各方面都有各自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成效明显。政府引导下各部门管理有条不紊,逐渐形成了管理网络和人员梯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柱  夏邦金 《安徽医学》2009,30(12):1401-1402
目的了解目前合肥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现状及具体做法。方法通过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的建设,不断加强设备投入、人才培育、技术支持等措施,并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结果社区康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残疾人真正地享受到了"就地就近"康复服务。结论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我国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自1986年起步,经历了4个阶段。本文在回顾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在政府、民政、残联、卫生、教育、民间各个层面的做法和特点,以此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残疾人心理特征,探索社区相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身心康复服务的方法。方法:从2007年6月~2009年1月在杨浦区定海社区管辖区域的1 314名残疾人中选择168例(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69分),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88人,男46例,女42例;平均65.6岁。对照组80人,男41例,女39例;平均67.2岁。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残疾人开展心理干预,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0分)为20.69%,对照组有效率为8.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结论:社区心理干预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的康复,它是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大多数残疾人康复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吉林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吉林省社区康复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社区康复尚未普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此次研究,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社区康复的管理随着社区康复的产生应运而生,搞好社区康复不但需要适宜的技术,还需要有效的管理。因为社区康复组织网络的构建、技术队伍的培养、康复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环节能脱离社区康复的管理。为此,国际社会和国内都通过一些立法和条款来加强对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疏导与康复都直接关系着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物质文明成果的程度,也关系着残疾人家庭的和谐,更关系到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刘保芬  安琼  徐秀忠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421-2422
目的:了解我区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求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了宝安区450名残疾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由调查员上门对残疾本人或/和监护人进行面访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收回的433份调查问卷中,男性231例、女性202例;平均(55.6±9.1)岁;选择公立医院进行康复服务,占51.0%;选择社康中心康复,占24.0%;选择在家的占14.8%,选择私立机构的占6.9%.总康复需求率为98.4%;其中医疗服务需求225例(52.0%)、训练指导需求179例(41.3%)、用品用具需求142例(32.8%)、知识宣传需求83例(19.2%)、心理辅导需求63例(15.0%)、转介服务需求42例(9.7%).结论:公立医院在社区残疾人的心目中依然是提供康复服务的主要单位,应尽快加快发展社区适宜康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栖霞区为例,研究南京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残疾人社区康复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残疾人对社区康复的了解、认可度、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对残疾人社区康复的了解程度及认可度,康复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态度,现有康复器材的实用性,康复项目、康复环境、康复服务对改善自身健康状况,付费因素等25个因素的构成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市栖霞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需更好地协调发挥社区残疾人康复室(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的作用,形成有效的助残医联体,加强康复管理,切实改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放松疗法是伤残人心理康复中常用的方法,其对于缓解震后伤残者的恐惧和焦虑等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伤残肢体的疼痛、树立患者心理康复的信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对5.12四川地震伤残人的心理康复实践得出,在对震后伤残人员进行放松疗法时,要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选择放松治疗的方法和程序,引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后,可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暗示性治疗。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适合伤残患者放松训练的方法,以及对他们进行暗示性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残疾儿童康复补助难以利用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 对北京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康复技师以及1家区级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管理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并对10名正在利用社区康复的残疾儿童家长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利用主题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康复补助难以利用的主要原因包括社区康复能力较差、康复补助额度较低、补助申请过程缺乏审评机制以及残疾儿童家长对康复认知程度不足等.结论 提高康复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办法>的审核及约束能力以及积极开展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康复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对社区残疾人群的康复效果,为推广"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社区残疾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干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社区残疾人群接受"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前后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得分、"送康复服务上门"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研究对象接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共278人,与接受服务前相比,在接受服务6个月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和总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就诊次数、就诊时间和家人日均护理时间减少,医药费用下降,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对象对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频次、服务效果和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5.68%~98.92%。结论 "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区残疾人群的欢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保证教学质量。结果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患者(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从92.5%上升到97.2%,护生理论考核优良率从85.9%上升到95.2%,护生对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满意度从88%上升到96%,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保证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了解北京西城区德胜社区残疾人现状与康复需求.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4月对德胜街道的1 615例残疾人进行残疾现状与康复医疗、功能训练指导、心理服务、康复知识普及、残疾人辅助器具、康复转介6个方面的康复需求调查.结果 实际完成调查共1 412例.1 412例残疾人中1 094例有1种或1种以上的康复需求,总康复需求率为77.5%,其中康复医疗需求281例(19.9%);功能训练指导需求327例(23.2%);心理服务需求512例(36.3%);康复知识普及需求652例(46.2%);残疾人辅助用具需求457例(32.4%);康复转介需求171例(12.1%).结论 应结合残疾人现状,根据残疾类别、残疾人文化背景等差异而具有不同康复需求以及残疾人群具有共性的康复需求特点,以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社区康复策略,提供社会化、多元化、综合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17.
18.
林福兰 《中国病案》2010,11(8):12-13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相入到病案质量管理以提高质量。方法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和措施,并认真执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是否达到目标,并进行总结指导以后工作。结果通过PDCA循环法对病案质量进行管理后,病案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结论 PDCA循环法能显著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