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 ,无偿献血制度正在我国实行 ,它不仅是爱心的体现 ,也是人道主义的奉献。现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越来越多 ,我们采取了街头采血车上采血的方式。从 2 0 0 0年 4至 9月 ,共采血 1398人次 ,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2 4人次 ,占献血人次的 1.71%。经对症处理及必要的护理 ,反应者均在数分钟内恢复常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街头无偿献血有不良反应者 2 4例 ,年龄 18~ 5 5岁1 .2 采血方式  采血车上坐式采血 ,一次性塑料采血器 ,每个献血者献血2 0 0ml左右。1.3 献血不良反应  根据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2.
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护理的重要性。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护理实践和护理观察,对献血者献血前后进行护理。有效减少了献血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献血者的满意度。确保献血前后实施有效护理,为献血者队伍的逐渐稳定和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谈护理在血站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血站各岗位的工作,认识到血站的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工作者是血站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方法 通过血站的血源招募岗位、血液采集岗位、成分制备岗位、血液隔离发放岗位中认识到护理工作者在血站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 认识到护理人员在血站各个岗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保证血液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是保证血液质量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艳杰 《中外医疗》2015,(6):150-15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入选的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预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而后献血者离开。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反应189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3例、重度反应0例。观察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1.5%;对照组中无反应176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14例、重度反应2例。对照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尤其与穿剌相关的局部反应[1]。为避免无偿献血给献血者造成损伤,消除献血不良反应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本文对与穿剌相关的局部不良反应的有关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献血者240例.将2019年1月前的120例献血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后的120例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率、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献血过程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报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促使ATL报废率降低的有效措施。方法:我血站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起实施减少ALT报废的专项活动,对实施前后ALT报废率进行统计并展开对比。结果:实施减少ALT报废活动前血液标本ALT报废率为4.42%,实施减少ALT报废活动后血液标本ALT报废率为1.25%,实施减少ALT报废活动后ALT报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站应加大ALT检测仪器及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血液初检,选取静脉血液展开检查,同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详细询问患者健康状况,从而促使献血过程中ALT报废率不断下降,以实现节约宝贵血液资源、保护无偿献血爱心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献血过程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报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促使ATL报废率降低的有效措施。方法:我血站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起实施减少ALT报废的专项活动,对实施前后ALT报废率进行统计并展开对比。结果:实施减少ALT报废活动前血液标本ALT报废率为4.42%,实施减少ALT报废活动后血液标本ALT报废率为1.25%,实施减少ALT报废活动后ALT报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站应加大ALT检测仪器及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血液初检,选取静脉血液展开检查,同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详细询问患者健康状况,从而促使献血过程中ALT报废率不断下降,以实现节约宝贵血液资源、保护无偿献血爱心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选取我站2015年采集的13947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献血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献血反应的因素.结果 在13947例无偿献血者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共计196例,占1.4%,其中以心理因素人数最多,共123例,占62.7%.结论 影响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以心理因素为主,因此必须要给予献血者以良好的心理护理,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重要性. 方法 将无偿献血者分为常规献血组和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有心理护理的一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献血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有显著的重要性,尤其是输血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依靠广大医护人员的知识、语言、行为,对献血者进行宣传、解释、鼓励、安慰等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心理学只是给予献血者特定的心理护理,使献血者以最佳状态献血,以保证整个献血过程安全、愉快、轻松,有助于促进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机采血板献血反应、建立应对机制。方法:对164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低钙反应13例,低血容量反应4例,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1例,其它不适如寒冷感3例,饥饿感1例,穿刺部位疼痛2例。结论:应完善和健全采血反应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献血反应的研究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献血反应是献血中易出现的临床症状 ,及时处理献血反应症状 ,有利于献血工作的开展 ,做好献血者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适应护理改革需要,探讨整体化护理后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反映情况。方法 以问卷和询问形式在实行整体化护理的五大病区对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各种反映作一系统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X^2检验、秩和检验后医护人员的反映良好(P<0.05);病人反映更好(P<0.01)。结论只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全面地完成各项工作,就能达到护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产生的原因,为减少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 646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献血反应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646例献血者中,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共出现献血不良反应79例,总发生率为2.17%.其中轻度不良反应71例,占总不良反应的89.9%;中度不良反应8例,占总不良反应的10.1%;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造成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主要原是枸橼酸钠中毒,其次是捐献者的心理因素、个体差异及不良刺激等,采血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熟练撑握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防治知识,确保血液捐献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与管理的最佳方法,提升护理服务与管理水平。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献血前健康教育等方式,了解无偿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针对流动采血中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经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和护理整体素质培训,定期评价服务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转变了服务理念,无偿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献血积极性不断增强。结论严格要求,人性化管理,制度化培训是不断提升流动采血工作中护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工作能力。方法:理论教学采用整体护理病案为引导的对话式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见习和学生模拟表演式情景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评价良好,成绩优于未进行教学改革的学生。结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以整体护理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在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和艾滋抗体(抗-HIV)及谷丙转氨酶( ALT )5项指标检测不达标准的报废情况。方法:用双试剂对贵阳地区2013年度74025例献血者的血浆进行检测,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 ,速率法检测ALT,分析所采集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结果:血液检测总报废率5.80%,报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 ALT(3.48%)、TP (1.08%)、HBsAg(0.71)、抗-HIV(0.31%)及抗-HCV(0.22%)。结论:在献血前除做好ALT、乙肝表抗初筛外,建议增加抗-TP、抗-HCV和抗-HIV金标条初筛,以减少血液标本报废率及血液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70名初次献血者献血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献血前焦虑、恐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水平(p<0.01),献血后焦虑、恐惧、强迫,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水平(p<0.05).结论 初次无偿献血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