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针刺宁神穴与腹针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1组: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组:宁神穴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0min/d,连续治疗6d,休息1次,共治疗12d。治疗前后分别用PSQI、中医临床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SQI量表评分前后差异显著,说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在中医症状评分中,三组患者也均有所改善。三组间比较,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是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说明治疗1组效果最佳。结论:(1)三组均可有效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2)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针刺宁神穴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及普通针刺联合皮内针组(治疗组),两组按1∶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皮内针(心俞、脾俞)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以12次为1个疗程,采用失眠疗效评价标准[1]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观察,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PSQI评分在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可维持至疗程结束后1个月(P>0.05);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疗程结束时(P<0.05)。结论: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增效作用,并且可以较长时间地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归脾汤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64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30 min/次,1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神门、心、脾、肾、内分泌、交感),3~5次/d。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00%(24/3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针刺捻转补法组,各30例,2组取穴相同,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组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针刺捻转补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均可有效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明显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且针刺捻转补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河北中医》2021,43(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毫火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9例予针刺联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36例予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2周随访。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疲劳严重程度(FSS)评分、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变化;评价2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 9%(32/36),对照组总有效率76. 5%(26/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2组治疗后、随访时ISI、FSS、BAI、B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 2组随访时ISI、B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后升高(P 0. 05);治疗后、随访时治疗组ISI、FSS、BAI、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 针刺联合毫火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疲劳、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理中汤结合针刺对缺血性卒中后失眠大鼠血清中NE、5-HT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理中汤和针刺治疗失眠症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5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6 d。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不做任何治疗、针刺、柴胡理中汤、针药结合处理,共6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NE、5-HT含量。结果针药组NE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但与针刺组和中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HT含量上,针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针刺组和中药组(v0.05),其数值接近空白组(P0.05)。结论柴胡理中汤结合针刺可以使卒中后失眠SD大鼠减少NE含量,升高5-HT含量,初步表明柴胡理中汤结合针刺对治疗卒中后失眠症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基于此,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归脾熟眠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归脾熟眠汤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选择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以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归脾汤加减基础上加针刺穴位四神聪、神门、百会,温针灸心俞穴、脾俞穴、内关、足三里。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是10 d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 d。结果: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SQI总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归脾汤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有效,但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状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焦虑抑郁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SQI总分、焦虑抑郁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91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治疗,对照组睡前口服舒乐安定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优于对照组的82.2%;治疗组痊愈率为67.4%,优于对照组的40.0%。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者。  相似文献   

12.
杨茜  张捷 《江苏中医药》2021,53(4):63-6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一、三、五各针刺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心俞、脾俞穴进行埋线治疗,每2周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S-14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脑力疲劳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心俞、脾俞穴穴位埋线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降低疲劳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4例针刺,取神门、安眠、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1次/d。治疗组24例归脾汤(黄芪、茯神、白术、龙眼肉、酸枣仁各30g,人参、木香各15g,甘草5g,当归、远志各3g,不寐较重加夜交藤、合欢花、柏子仁;脾虚重痰湿内阻纳呆、苔滑腻、脉濡滑加陈皮、半夏、茯苓、肉桂等),1剂/d,水煎500m L,早晚口服;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脑病门诊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内关、安眠、三阴交为主穴。对照组24例口服心神宁片,5片/次,3次/d。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2~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郎显兵  谭曦  杜丽红  杜渐  孔军辉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64-106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对照组36例采用针刺治疗.10 d为1疗程,2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睡眠质量改善.结果:治疗组疗效(痊愈15例,显效18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干预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对比单纯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失眠,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失眠。两组均治疗15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每组组内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失眠可有效改善失眠,提高人体机能,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龙门县中医医院门诊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对照组行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26例)与对照组83.3%(2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与西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刺与隔盐灸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疗法,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远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并观察针灸治疗对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择取7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本研究选取的病例资料,将选取的全部病例通过随机方式分为针刺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针刺组选取百会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脾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选取西药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全部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及副反应的情况。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针刺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副反应量表及症状积分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针刺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副反应量表指标均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