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痈”、“脱疽”范畴,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行走困难,严重时溃烂坏疽。本病由于机体受到内、外不同致病因素伤害,脏腑功能失调,邪气入侵,经络闭塞,营卫凝滞,气滞血瘀,经脉失润而致。本病病机的关键是脉络瘀阻,血瘀证贯穿本病的始终。临床应辨证施治。1寒凝脉络型此型多属疾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伴有患肢的发凉或麻木,畏寒怕冷,肢端皮色苍白,局部皮温下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弦。治疗原则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选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案1 梁某,女,62岁,干…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其中,住院40例,门诊160例,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能缓解症状,使病情好转或治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患肢呈进行性缺血,尤其是肢体苍白,寒冷,疼痛,紫绀诸症按通常辨证往往被视为“瘀寒”之证,治疗上采用大剂温性活血药而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余师奚九一教授从其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反复探究,认识到本病急性期所发生的“寒证”是假象,而络脉邪热壅滞才是本质。因而采用“清脉祛邪”法治疗,大大提高了疗效:截肢率从10%下降至1%左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以中药复方辨证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2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创面常规清洁消毒换药处理,1次/d,同时两组均以肠溶阿斯匹林25 mg口服,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施以中药复方辨证论治.两组均以两个月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积分、血流变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降低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 angitis obliter-ans,TAO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累及中小动脉的炎性、节段性慢性闭塞性血管疾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以20~40岁男性多见,好发于四肢末端,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极少数可发于心、脑、消化道处血管。临床以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为主要症状,病程长,反复发作,晚期由于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可肢体溃疡或坏死,并向上蔓延,导致截肢,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此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诱发因素较多,如受寒、嗜烟、外伤等。因此,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欠佳。2011—2014年,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分期治疗TAO 44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为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与中医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特征之痹证相似,而急性者中医辨证以外感阴寒水湿和内伤湿热下注为主,围绕这两个证型,笔者以中药行气化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为主治疗,效果肯定,分述如下。1外感寒湿型 症状表现为患肢喜暖怕冷,皮肤苍白冰凉、麻木疼痛,遇冷痛剧,步履不利,多走则疼痛加剧,跌阳脉减…  相似文献   

9.
血栓闭塞性性脉管炎中医称为脱疽。笔者总结50余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应从瘀论治,瘀血为其病理之关键。且寒证较多,热证较少;又多以虚为内因,寒邪为外因。故治疗当从瘀着眼,并根据寒热不同之证型分而治之,每能应手取效。兹举验案以证之。寒凝瘀阻,当温阳散寒化瘀患肢沉重麻木,患指(趾)冷痛,间有刺痛或痛痒相兼者。遇寒痛增,得温痛  相似文献   

10.
1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 TAO)简称脉管炎,是以中、小动脉为主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及伴行静脉和浅静脉,血管壁全层呈阶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腔内血栓形成和脉管阻塞,并呈周期性发作,最后可导致肢端坏疽和溃疡.本病属中医学“脱疽”、“脱痈”、“脱骨疽”、“截足风”等病症范畴.根据临床观察,本病可分为“偏寒”、“偏热”两大证型.在偏寒型中,以寒凝血瘀为多见(多兼肾气亏虚);在偏热型中,以湿热兼瘀为多见(有的表现为热毒炽盛,有的兼气阴两虚).无论偏寒或偏热,都应着眼于“瘀”和“毒”两个字,应以化瘀解毒通络为总原则,可用两个基本处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2.
连俊萍 《山西中医》2011,27(11):56-57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特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可根据辨证分型,取不同的穴位按摩,起到调节气血,温经通络的作用,既能止痛,又可催眠。要注重个体护理,如外向性格的患者,多表现为烦躁,易怒,对疾病的治疗常因失去信心而自暴自弃,应多与其交谈,了解其生活、家庭及思想情况,在精神上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内向型患者,情绪较含蓄,多表现为悲观抑郁,易产生绝念,应从生活护理上多关心体贴,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语言疏导,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范畴 ,由于机体受到内、外不同致病因素伤害后 ,脏腑功能失调 ,寒邪入侵 ,经络闭塞 ,营卫凝涩 ,气滞血瘀。精血不能濡养肌肤筋脉时 ,就会产生“不通”与“不荣”的病理变化。严重时肢端因气血失养而干枯 ,或郁久化热 ,热盛则肉腐、筋烂 ,肉腐则骨脱而成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 ,病程进展缓慢 ,呈周期性发作 ,往往需要经过数年 (一般 3~ 5a)才趋严重 ,病程演变可分三期。局部缺血期 :又称缺血代偿期。此期的主要表现是间歇性跛行 :安静的状态下无疼痛感觉 ,以一定的速度行走一段距离后即出现小腿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于1984年~1987年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12例,确立诊断指标,辨证分型,固定方药施治,经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近几年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发病人数不低于社会总人口的万分之一。截止1981年4月份,我院收治了8000例。今将临床治疗点滴体会粗陈于后,以供参考。一、病人自身护理1.防止热疗损伤皮肤。8000例患者中因不适当热疗(热敷、热药水熏洗、电热烤)引  相似文献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动静脉均被侵犯 ,进行性加剧的疾病 ,开始常为一侧下肢 ,主要为血流不足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剧痛 ,造成极其难忍的痛苦。为此 ,研究探讨治疗本病很有必要 ,现就治疗本病的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 ,内因为情志内伤 ,肝肾不足 ;外因为寒邪外侵 ,使络脉痹塞 ,气血瘀阻而成。其寒冷刺激为主要因素。寒主收引 ,络脉得寒则挛缩 ,血得寒则凝。《素问·举痛论》曰 :“经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四肢属脏腑支干 ,为诸阳之末 ,得阳气而…  相似文献   

1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之为“脱疽”、“脱骨疽”。笔者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本病群治探要如下:1疼痛的处理①缺血性疼痛因血流障碍,肢体长期慢性缺血而引起,疼痛呈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于行走、遇冷或夜间加重,肢端苍白或潮红。药用黄芪60g,当归40g,丹参40g,赤、白芍各30g,川牛膝40g,益母草30g,川穹30g,制乳没各15g,元胡30g。水煎服。以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之效。②血管痉挛性疼痛在脉管炎发病过程中,可发生血管痉挛现象,突然出现肢体阵发性疼痛.患肢冰凉、出冷汗,呈苍白色.每因寒冷或受精神刺激因素而…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静脉.轻者表现为患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重者可出现坏疽、剧烈疼痛,甚至需截肢治疗.本病在中医学中属脱疽范畴.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者12例小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称脉管炎,是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性疾病。好发于寒冷季节,主要累及下肢,以间歇性、疼痛、趾端青紫及坏死为特征,该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有关,烟草中的尼古丁可致小血管痉挛,寒冷、潮湿均为诱发因素。笔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脉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2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之一,在中医学中属于“脱疽”范畴。《内经》、《灵柩·痈疽》中载:“发于足指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衷急斩之!不则死矣。”《千金翼方》对脱疽病主张采用“毒在内则割,毒在骨则手术治疗法”。这都指出了脱疽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虽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对本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