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方法分析1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2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中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4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4例(有5例伴有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或宫颈息肉10例,子宫内膜炎8例,子宫内膜呈萎缩型改变6例,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恶性肿瘤12例(子宫内膜癌1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子宫颈癌1例),不能定性18例。结论绝经后妇女子宫出血大多数为子宫的良性病变,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方法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84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后行宫腔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多处活检,并以内膜厚度5mm为区分点,观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6mm中子宫内膜癌17例,占20.2%,通过TVS检出6例,检出率为75%。联合检查优于TVS及宫腔镜检查,其预测率分别为94.1%、97.0%、88.9%。结论 两种检查互为祢补,优于单一检查,是较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子宫出血最常见。为探讨其病因,我们回顾性总结了近 5年来绝经后子宫出血 408例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资料,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8例子宫内膜标本均取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因绝经后子宫出血就诊和住院的患者,均有1年以上的停经史,除外引起子宫出血的其他原因,未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年龄平均 59. 69岁(42~ 87岁);平均绝经年限为 9. 06年(1~40年);平均出血时间为53.12d。2结果2.1病理检查结果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8例,占11.76%(48/408…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子宫出血171例诊刮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 ,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 80 %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为探寻出血的原因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本文对我院妇产科门诊 17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93年 1月~ 1997年 12月 ,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 171例 ,年龄 41~ 72岁 ,平均 5 5 2 1(5 6 6±6 8)岁 ,自然绝经 1~ 2 3年。均除外阴道、宫颈、尿道和肛门出血 ,并分别做了分段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2 结果2 1 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分类 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阴道超声检查形态设计评分方法,以利于临床筛选诊断性刮宫(诊刮)病例。方法:对18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并进行评分,其中135例施行诊刮术,将每例的超声评分与诊刮的组织病理检查(病检)结果相比较。结果:患者评分高低与内膜的病检结果明显相关。评分<3的72例中仅1例(1.4%)为子宫内膜癌,而评分≥3的63例中32例(50.8%)为子宫内膜癌。评分越高,内膜癌的真阳性率越高。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筛选诊刮的手段,根据子宫内膜形态评分高低决定是否行诊刮有临床参考价值,但需进一步结合行腹部超声或(及)宫腔超声检查验证,即便是良性子宫内膜,亦需结合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诊刮术。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前B超检测子宫内膜的价值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的价值。方法:对1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进行分段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77例内膜厚度≤4mm者中,74例(96.1%)子宫内膜属生理性改变,3例为内膜癌;115例子宫内膜厚度≥5mm者中,92例(80.0%)子宫内膜属病理性改变,其中59例(51.3%)为内膜癌。结论:高分辨阴道B超检测,可作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4mm时,可考虑避免诊刮术。  相似文献   

7.
198例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阴道出血62例,月经异常、更年期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13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进行诊断性刮宫术或分段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绝经后内膜厚度<4mm14例中,12例属生理或炎症性改变(85.7%),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8例内膜厚度≥5mm中43例(89.6%)子宫内膜有病理改变,其中癌前期病变3例,子宫内膜癌12例(占31.3%)。月经异常、更年期不规则子宫出血136例中,115例(84.6%)子宫内膜有病理改变,其中内膜癌3例、粘膜下肌瘤、肌瘤肉瘤变2例。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子宫出血宫腔镜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为评价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对我院1990年7月-1994年7月收治的135例绝经后子中出血病例进行宫腔检查,部分行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62例、子宫内膜息肉25例、宫颈息肉13例、子宫内膜癌13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1例、粘膜下肌瘤5例、宫内节育器6例。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6%、100%、69%、73%及80%。135例中6例曾作诊断性刮宫检查无异常者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绝经后子宫出血在临床上非常多见,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临床表现。究竟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有多少是由于子宫内膜癌所致,目前有关大样本的报告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39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我们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总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无症状B超子宫内膜增厚的处理原则。方法:对同期48例无症状绝经后B超子宫内膜增厚及62例绝经后出血B超子宫内膜增厚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与比较。结果: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48例中,正常绝经后改变32例(66.7%),良性病变16例(33.3%),无1例恶性及癌前病变;合并出血的62例中,正常绝经后改变28全(45.2%),良性病变25例(40.3%),恶性9例(14.5%)。结论:绝经后妇女仅B超子宫内膜增厚,不伴出血等症状时,可考虑免除分段诊刮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B超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06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5例,符合率为65.71%;子宫内膜息肉28例,符合率为96.42%;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符合率为90.00%;子宫内膜癌2例,符合率为100.00%。结论官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可以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子宫出血20例分析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810001)姚新联绝经后子宫出血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虽系功血的一种内膜病理改变,但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与生育期功血同等看待。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现将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而行宫腔镜检查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62.2±7.5)岁,平均绝经时间(11.5±7.4)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5±3.6) mm。术后病理提示:2例(1%)子宫内膜癌、1例(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3例(98.5%)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87例(90.8%)、萎缩性子宫内膜13例(6.3%)、增殖期子宫内膜1例(0.5%)、子宫肌瘤2例(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体质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应用他莫昔芬、子宫内膜厚度均对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无影响(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低,严密随诊观察是可行的。如患者出现阴道出血或内膜厚度明显增加,需行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4.
阴道超声和官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症状,约60%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症。引起PMB的原因依次为非器质性病变、良性疾病、恶性病变,其中恶性病变占不到10%。尽管大多数引起PMB的原因是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但因为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绝经后妇女,而且,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PMB,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 ,我们对 13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诊刮术前用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 ,并与诊刮术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 ,以评估阴道B超检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厚度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 1996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无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132例。年龄 43~ 74岁 ,平均 (5 7 2 0± 6 86 )岁 ,绝经时间1~ 2 9年 ,平均 (8 40± 2 5 1)年。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行诊刮术前 1天或当天行阴道B超检查 ,仪器采用德国生产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消融术对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和优点。方法 应用国产多功能医用电子射频治疗仪在B超动态监测下消融3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结果 术后绝经率39.5%,临床满意率86.8%。术后合并贫血、痛经及B超复查子宫内膜均取得良好改善。结论 采用子宫内膜消融术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复合回声(EEC)厚度对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术前接受超声检查的20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活检或子宫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为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Ⅰ型(121例)和Ⅱ型(84例)子宫内膜癌超声特点,对EEC厚度、是否有宫腔内积液或病变、子宫肌层肿物、子宫大小和附件肿物及绝经后阴道流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10.2%)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EEC≤4 mm,其中Ⅰ型1例(4.8%),Ⅱ型20例(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9%Ⅰ型和25.0%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且EEC≤4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型子宫内膜癌中,EEC≥5 mm 56例,≤4 mm 20例,显示不清8例。20例EEC≤4 mm患者中发现≥1项异常超声表现:4例(20.0%)宫腔积液,5例(25.0%)宫腔占位病变,8例(40.0%)子宫肌层占位病变,14例(70.0%)子宫增大,2例(10.0%)附件区占位病变。结论子宫内膜线薄,特别是合并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时不能完全排除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应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并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刮子宫内膜的病检及意义。方法:我院8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行诊刮术后子宫内膜组织送病检,标本以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行石蜡包埋,HE染色后光镜下划分病理类型,作出结果统计。结采恶性肿瘤8例,腺癌为主;良性病变42例,单纯性增生及子宫内膜炎为主;非器质性病变35例,萎缩性子宫内膜占多数。结论:患者一旦出现绝经后子宫出血,需及时诊刮作病理检查,特别是老年妇女并绝经时间长者,在常规妇检后,须对可疑者行分段刮宫取子宫内膜作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越来越受到重视。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绝经后妇女中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常用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手段。在医学上,对于无阴道出血症状的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尚不明确。无症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个体化评估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适当的诊断不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避免造成绝经女性的过度恐慌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诊疗,在临床中有现实意义。综述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特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MPs)发生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89例经宫腔镜病理确诊为EMPs的患者,依据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组(471例)和非典型增生/恶性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典型增生者11例(2.20%,11/489),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癌者7例(1.43%,7/489)。单因素分析的各临床因素中,绝经≥10年(OR=15.60,95%CI:2.05~118.57)和绝经后出血(OR=4.08,95%CI:1.31~12.70)是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子宫内膜息肉病史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绝经≥10年和有绝经后出血症状是发生癌前病变和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