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了头针和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初步证明百会透双侧曲鬓及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无明显的特异性(1、2、3)。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疔偏瘫的机理以及头部其它腧穴间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本文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对肌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了头针和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初步证明:百会透双侧曲鬓及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无明显的特异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疗偏瘫的机理以及头部其它穴位间,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本文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对偏瘫病人的关节功能的变化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1973年开始我们应用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收得了满意的效果,并初步证明百会透双侧曲鬓及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无明显的特异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疗偏瘫的机理以及头部其它腧穴间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本文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后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选用在观察期间入院的60例脑血栓形成病人。其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  相似文献   

4.
头穴针刺不同次数对中风偏瘫病人皮肤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前利用头穴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实践证明针刺头穴作用有明显的时间性,头穴效应有产生、发展和衰减的过程,并随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趋势,其特点是效应的产生、发展的潜伏期短,常在数分钟内立即出现并很快发展到高峰,其针刺效应的衰减时间也因之而出很快,因此中风病人瘫侧肢体常在每二次针刺治疗的间隔时间内常出现“反跳现象”。本实验旨在观察每天不同针刺次数对中风病人疗效的影响,并针对偏瘫病人肌肤不仁的特点,选用皮肤病阈做为实验指标。观察对象及方法一、观察对象:随机选择我附属医院患者,经CT证实为脑梗塞所致偏瘫并无严重合并症的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发病年龄在2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岁,病程为3天~8个月,右侧偏瘫者38例,左侧偏瘫  相似文献   

5.
针刺百会透神聪穴治疗神经衰弱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临床以疲乏,易激惹,烦恼,头痛头晕,健忘失眠,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为特征,属中医“郁证”“健忘”“不寐”等。笔者运用百会透神聪穴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诊断依 据  相似文献   

6.
灸法具有通经络、益阳气的作用,用灸法治疗中风在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如《圣济总录》中指出:“诸风发动……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诞唾自出……即灸神庭一处七壮。”而现在临床上治疗中风多采用针法,忽视灸法。为证实古代人的经验,进一步摸索治疗中风的方法,寻找临床的理论依据,我们观察了32例中风患者针灸“神庭”穴前后微循环及痛阈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侧交替透穴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侧交替透穴法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25例。均治疗4疗程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幅度分别为13.760±7.061和9.400±6.947,以治疗组减少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愈显效率76%,对照组总有效率80%,愈显效率36%,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交替透穴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大都穴对中风偏瘫下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基础穴位配合大都穴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基础穴位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穴位配合大都穴治疗中风偏瘫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透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运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病后,其中运动障碍偏瘫发生率最高,中风偏瘫病人出现肢体痉挛是恢复的过程之一,而痉挛性偏瘫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到痉挛期后,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限制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如何有效抑制痉挛、诱发部分分离运动,是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因此解除痉挛,尽快帮助病人度过痉挛期成为中风病康复的重点和难点,中医针灸在缓解痉挛、促进自主运动的出现方面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基于临床实践和科研思考,现将透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方法运用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晓娟 《西部中医药》2008,21(11):57-5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取督脉穴为主,配合阳明经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以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7.94%。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偏瘫不但临床治愈率高,且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透穴法治疗中风偏瘫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透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50例,并与常规体针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头针体针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和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石宪  程伟平 《中国针灸》1989,9(5):21-23
  相似文献   

14.
针剌通天与前神聪对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从唐朝至清朝的有关医籍中就有明确记载。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理,以及了解传统的头部腧穴与近人新定的头针运动区对中风偏瘫的  相似文献   

15.
董晓瑜  刘莹  高兵兵 《光明中医》2011,26(6):1179-1180
目的对比观察针药合用与单纯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方法将41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脑循环等药物静点。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率为47.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合用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对头针和体针哪个疗效更好看法不一。过去曾有人观察了头针和体针疗法的临床效果,认为单纯头针疗效与单纯体针疗效类似,体针加头针的效果最好,而这方面的机理探讨及实验研究尚未见到报导,况且中风病人多采用综合治疗,疗程长,临床疗效观察难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本实验通过对病人的甲皱微循环、痛阈的观察对其机理作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和分组本组病人均按1986年6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鉴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  相似文献   

17.
针刺夹脊穴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平衡补泻针刺华佗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9例中风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行平衡补泻法针刺华佗夹脊穴,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手法。4周后进行Ashworth肌张力量表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ADL评定表评分,观察平衡补泻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是否优于常规针刺方法。结果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肌张力下降优于对照组,改良氏巴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平衡补泻针刺华佗夹脊穴通过降低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肌张力,改善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8.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颈、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星期。结果治疗组对痉挛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水平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刺颈、腰部夹脊穴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采用长针透刺的治疗方法,收治70例中风偏瘫病人,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0例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33~85岁.其中50岁以下8例,50~59岁17例,60~69岁28例,70岁以上17例.有高血压病史27例,脑血栓病史6例.诊断为脑血栓形成62例,脑溢血8例.患者时间最短者3小时,最长时间13个月.主要症状均为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别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rague-Dawley(SD)品系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膈俞穴组和脊中穴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用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给予连续波脉冲刺激30 min,频率2 Hz,输出强度以针刺局部肌肉微微颤动为度。使用电流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针刺前后痛阈。结果足三里穴组痛阈变化为(0.55±0.41)m A,膈俞穴组痛阈变化为(0.63±0.32)m A,脊中穴组痛阈变化为(-0.46±0.37)m A,3组与基础痛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膈俞穴组和足三里穴组的痛阈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与脊中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1)。结论针刺膈俞穴有与针刺足三里一样的提高痛阈的效果,而针刺脊中穴有降低痛阈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