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常规使用直径8mm的乳胶管引流渗液,预防感染。由于乳胶管管道粗,置管需较大创口,不利于伤口愈合;且乳胶管质地较软,易打折,影响引流效果。经过反复实践,我科总结出一种利用输血器管代替常规乳胶管进行引流的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162例女性病人,比较不同引流方式下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皮瓣坏死率、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均明显低于无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60、9.45,F=21.60~40.75,q=3.82~12.84,P〈0.01)。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的方法,能显著降低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安晓燕  朱玲 《护理研究》2006,20(4):1071-1071,1093
甲状腺手术是颈部常见手术,因其特殊的部位术后伤口渗出液和组织液较多,给引流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传统的引流方法是在术侧气管旁置乳胶片引流,经胸销乳突肌前缘的截口及皮肤切品端引出体表,最后用皮肤缝线缝扎乳胶片。但乳胶引流片菲薄,易脱落,而且受切口挤压后引流不畅;自然引流不彻底;其表面不光滑,韧性差,去除引流时容易断裂遗留至术腔;引流物经引流片直接渗于敷料上使敷料潮湿,细菌容易滋生,增加感染机会;不容易正确观察引流量;病人不适感增加,感官上的刺激给病人造成新的心理压力。为此我科对引流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实践观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套管负压持续引流对减少胃肠术后腹腔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就诊的胃肠术后行腹腔引流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胶引流,观察组采用双套管负压持续引流,观察2组患者腹腔内感染例数及细菌分布情况,患者引流时间、引流量及引流管堵塞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共有25份细菌培养阳性,2组在病菌检出例数、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份标本中共计检出病原菌39株,在葡萄球菌检出情况上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引流液变清时间、引流液变清后再拔管所需时间、总置管时间、平均日引流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套管负压引流术用于腹腔术后的持续引流,能有效减少腹腔感染,缩短引流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中为了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气、积液,促进皮瓣黏附,术中在患侧腋窝和胸壁留置乳胶管引流,术后患者回病房,用一次性冲洗管连接乳胶管与负压引流器,易于固定,引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王荷  张菊秀 《护理研究》2007,21(7):649-649
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常规使用直径8mm的乳胶管引流渗液,预防感染。由于乳胶管管道粗,置管需较大创口,不利于伤口愈合;且乳胶管质地较软,易打折,影响引流效果。经过反复实践,我科总结出一种利用输血器管代替常规乳胶管进行引流的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使用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探查术后免T管引流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总管探查术后常规T管引流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术后T管引流无论对病人还是医护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我院自2001年—2003年共行14例术后不放置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手术为防止术后创口内渗血渗液,引起血肿压迫气管,往往置入创口内引流物作引流。传统均使用乳胶片作引流,近年来采用负压皮管引流,且见有多篇章报道其优越性。本院施行的甲状腺手术42例,其中采用皮管负压引流19例;置乳胶皮片引流23例。对照两组引流方法,发现均有良好的引流效果,也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应用于胰腺术后腹腔积液感染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胰腺术后腹腔积液并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统计患者临床基本信息、手术相关信息、术后并发症信息以及穿刺置管信息。结果 纳入8例患者,均进行了胰腺相关的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腹腔积液合并腹腔感染。共完成10次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置管13根,穿刺成功率100%。穿刺管引流液淀粉酶含量较高者达92.3%,细菌培养阳性率达100%,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胰腺术后腹腔积液感染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准确性高、创伤小等特点,在临床治疗应用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神经外科经鼻垂体瘤手术中由于术野窄、位置深,如果术后引流不畅容易导致伤口感染。我科在尝试过多种引流管引流后发现,16号硅胶导尿管引流效果好,且不会引起术后组织粘连。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选择16号硅胶导尿管,先将尿管引流孔前端剪去,再将尿管放入鼻腔深部引流,然后再给尿管气囊打水。2优点(1)尿管引流孔前端剪去后引流更通畅。(2)尿管气囊打水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3)操作简单,效果好,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液引流的护理.[方法]尿道下裂术后行管中管引流尿液方式患儿5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取多喝水,每2h挤压尿管连接管,对照组常规术后管道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的引流情况.[结果]实验组管中管引流尿液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有效挤压管中管连接管可明显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引流管的阻塞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早期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甲状腺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术后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术后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时间、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早期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囊腔置管引流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行囊腔置管引流术,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第2,6个月时囊肿平均缩小率为75%,分别于引流后第2,6个月行二期手术刮除病变,随访6~48个月无复发、病理性骨折及面部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颌骨囊性病变囊腔置管引流术后施以精心护理,并给予详细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负压球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2009年对观察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使用负压球细管引流,对照组术后使用传统粗胶管水封瓶闭式引流,两组均286例。结果观察组在胸腔积液、第二天镇痛剂应用、引流口感染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脓胸、第一天镇痛剂应用及管腔堵塞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负压球细管引流用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腔引流,创伤小,效果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16.
双抗负压引流管引流效果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艳萍  丁红  黄静  张惠然 《现代护理》2002,8(11):827-828
目的 研究双抗负压引流管伤口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双抗负压引流管组 2 7例病人 ,乳胶引流管组 2 1例病人 ,采用病历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引流管放置手术创面由切口旁戳孔引出 ,放置时间不超过 4 8h。结果 双抗负压引流管置管时间短于乳胶引流管 (P <0 .0 5 ) ,而引流量则显著多于乳胶引流管 (P <0 .0 1) ,甲级切口愈合率的比较中也明显优于乳胶引流管 (P <0 .0 5 )。结论 双抗负压引流管置管时间短 ,引流效果好且切口甲级愈合率优于乳胶引流管 ,是一较为理想的引流装置  相似文献   

17.
胆总管切开取石及胆道手术,要放置T管引流。胆道术后胆总管内放置T管的目的主要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和防止术后胆漏。根据胆道术后留置T管的作用及生物学效应机理、应何时拔除T管,无疑对胆道术后病人很重要。近期时有报道T管拔后致胆漏,腹膜炎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在胆总管切开取石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比较,比较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1年7月~2004年6月间77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其中32例术中放置鼻胆管引流,45例术中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放置鼻胆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式,鼻胆管引流组从患者拔管时间、住院的天数、住院总费用、引流相关并发症减少、护理工作量上均优于T管引流组。结论 胆道外科术后采用鼻胆管引流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胆汁大量丢失,并发症少,避免了长期带T管的痛苦,胃肠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早期康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引流方式,可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脓肿治疗方法、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9例腹膜后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8例,其中2例因引流不畅后改行腰部切开引流;经腹部腹膜后引流及肠间、盆腔引流5例,死亡3例;经腰部腹膜后引流5例及经腹腔镜腹膜后脓肿引流3例疗效好;临床治愈率89.66%.结论 充分引流是腹膜后脓肿主要治疗方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及经腹腔镜腹膜后引流具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除并发腹腔脏器其他病变者采用腹部手术引流外,经腰部腹膜后引流效果较经腹部腹膜后引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在整形患者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对180例整形患者术后进行负压引流.结果180例患者术后通过负压引流,提高了患者皮片成活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自制负压引流装置较传统的中心管道负压装置更能满足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