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γ—谷氨酰移换酶连续监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照IFCC推荐的GGT测定参考方法,用γ-L-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Glu CANA)作供体底物,对连续监测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Glu CANA 水溶性好,非酶水解程度小,试剂稳定,易保存.应用RSM 对GGT 的最适测定条件进行分析,确定Glu CANA(A)和双甘肽(B)的最适浓度分别为6mmol/L 和150mmol/L。最适pH7.90(30℃).K_m~A=0.73mmol/L.K_m~B=16.2mmol/L。5-氨基-2-硝基苯甲酸ε_(410nm)=791.66m~2·mol~(-1).实验表明,100mmol/L Tris 对GGT 活性有轻度抑制.OCV=1.72~3.1%,RCV=2.85~4.43%。酶活性在460U/L 内呈线性关系.132名健康成人血清GGT 结果(x±S,30℃)男性(n=70)为16.94±7.9U/L。女性(n=62)为11.57±6.88U/L。男女两组均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为底物终浓度为5.0mmol/L。用Tris-甘氨酰甘氨酸(双甘肽)缓冲液(pH8.2),其中双甘肽作γ-谷氨酰基的受体,终浓度为100mmol/L,生成的对硝基苯胺为黄色,在410nm波长处  相似文献   

3.
血清乙醇脱氢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建立一种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双试剂法检测血清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方法。同时对100例肝功正常者与9例原发性肝癌、10例肝硬化、40例肝炎患者测定血清该酶活性。在反应体系中,NAD 和乙醇浓度分别为10.0mmol/L和25.0mmol/L,缓冲液为pH9.00的0.1mol/L甘氨酸-NaOH溶液。ADH对NAD 和乙醇的Km值分别为1.67mmol/L和3.03mmol/L。批内CV为0.7%~5.4%。肝功正常者血清ADH活性为1.4±1.2U/L。原发性肝癌为11.4±2.5U/L,肝硬化为4.6±1.5U/L和肝炎为5.5±1.6U/L。这些患者血清ADH活性显著高于肝功正常者。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DH活性显著高于肝硬化和肝炎患者。这种简便、准确、灵敏的测定ADH活性方法可用于临床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血管紧张肽(素)转化酶(ACE)自动化分析方法。方法 ACE能催化底物呋喃酰基-L-苯丙氨酰甘氨酰甘氨酸(FAPGG),产生呋喃酰基苯丙氨酸(FAP)及双甘氨肽(GG)。在pH值8.2的硼酸缓冲液下,在340 nm处测定产物吸光度值的下降速度可计算出ACE活性。采用本法测定50名正常对照者、3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18例肺癌患者血清ACE的活性。结果本法缓冲液最适pH值为8.2,最适基质浓度为1.0 mmol/L,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4.07%、5.50%,米氏常数(Km)为0.09 mmol/L。正常对照组ACE活性为(31.1±18.0)U/L;AECOPD患者ACE活性为(22.4±12.6)U/L,低于正常组(P〈0.000 1);肺癌患者ACE活性为(28.7±11.4)U/L,稍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精确,可用于自动化分析,适宜临床常规应用。ACE可作为评价肺部疾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γ-L-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主要有γ-谷氨酰-α-萘胺法与γ-L-谷氨酰对硝基苯胺法两大类。前者应用比较普遍、历史悠久,但是,反应产物α萘胺的显色剂需临用新鲜配制,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稳定单一重氮显色试剂,不必每次配制;简便实用。并调查了参考值及初步临床价值,将GGT列为肝功常规提供条件。1材料和方法1.1试剂1.1.1基质准:取0.15mol/L(1.829/d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及0.06mol/L(0.792g/dl)双甘肽溶液90ml。称取γ-L-谷氨酰-α-萘胺(无水,Mr272.3)217mg,加1mol/L盐酸4ml,使溶解后,与Tris-双甘肽溶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分析GGT与血脂指标的关系。方法对5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GG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GGT测定值分为4级,即Ⅰ级小于18u/L;Ⅱ级18-25U/L;Ⅲ级26~39U/L;Ⅳ级大于或等于40U/L,分析与血脂的关系。结果560例中GGT升高者136例,异常率为24.28%,男性患者GGT异常率为26.52%,女性患者异常率为21.46%,男女患者间GG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糖尿病患者GGT升高的特点,多数为轻度升高,约1/4的患者GGT升高超正常值两倍以上。GGT升高组TG水平[(2.85±3.26)mmol/L]明显高于GGT正常组[(1.85±1.5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4,P〈0.001)。分级分析表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TG水平均随GGT升高而增高,不同组间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1、7.721,P〈0.001)。相关分析,GGT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2318,P〈0.01),而其他血脂项目,不同GGT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血清GGT升高者较多见,GGT与TG密切相关,TG水平随GGT升高而增高,两者呈平行关系。GGT和TG的增高可能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蓉  谈介凡  胡军  张建华 《检验医学》2009,24(4):264-267
目的建立β-D-半乳糖苷酶(GAL)自动化分析方法。方法用2-氯4-硝基苯基-β-D-半乳糖苷(CNP—GAL)为底物,在pH值4.8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下,在405nm处测定产物吸光度值的变化,得出GAL活性。用此方法检测了58名正常体检者及88例患者(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尿毒症32例、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23例)的GAL水平。结果本方法最适pH值为4.8,基质浓度为2.5mmot/L。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3.44%、5.17%。米氏常数(Km)为0.45mmol/L。正常对照组GAL中位数(范围)为6.2(4.8~7.8)U/gCr,急性肾功能衰竭组为190(74.2~285.6)U/gCr,尿毒症组为39.6(8.9—161.0)U/gCr,糖尿病肾病组为11.3(5.5~67.0)U/gCr,高血压肾病组为16.1(4.1~137.5)U/g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精确,可用于自动化分析,并且留样方便,适宜临床常规应用。GAL可作为评价肾小管疾病及肾实质性疾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笔者为了解延边地区健康人体检中血脂、肝功能与脂肪肝的分布情况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方法对1057例电业局职工(在职人员994例,离退休人员63例)进行血清学检查血脂和肝功能。方法采血前停止饮酒、低脂饮食,用真空采血管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TOSHIBA,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体检者血脂和肝功能。肝功能采用速率法,血脂采用氧化酶法,试剂由北京首医学科技中心和上海复星长征医学有限公司提供。高血症的诊断标准采用“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的方案,高胆固醇(TC)血症(TC〈5.2mmol/L),高三酰甘油(TG)血症(TG〈1.7mmol/L),谷丙转氨酶(ALT)〈40U/L,谷草转氨酶(AST)〈38U/L,r.谷氨酰转肽酶(GGT)7~50U/L之间为正常范围,以上严格按试剂使用说明操作。每批标本测定同时用质控血清监测。结果1057例中TC〉5.2mmol/L者男性占15%,女性占8.7%;TG〉1.7mmol/L者男性占31%,女性占19.8%;ALT〉40U/L者男性占19.38%,女性占7.14%;AST〉38U/L者男性占17.9%,女性占3.35%;GGT〉50U/L者男性占25.9%,女性占1.79%。结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应当采取饮食疗法或药物疗法加以控制以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的发生,而且早发现脂肪肝,早治疗等。  相似文献   

9.
冯景  吕军  王玉平  谢飞  曹锋  张吉才 《检验医学》2008,23(6):651-654
目的建立新全酶终点法同时测定血清中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和葡萄糖(Glu)。方法用葡萄糖激酶(G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偶联系统使血清中Glu彻底转化为不与呋喃糖氧化酶(PROD)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PGA),以其吸光度变化计算出Glu浓度;以PROD氧化1,5-AG,生成1,5-脱水果糖和H2O2,用Trinders反应比色测定出1,5-AG的浓度。结果1,5-AG在550μmol/L(Y=0.001X+0.0658,r=0.999)以内,Glu浓度在40mmol/L(Y=0.051X+0.128,r=0.9989)以内线性良好。Glu和1,5-AG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0.88%和1.05%,批间CV分别为1.40%和1.94%。Glu和1,5-AG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1.6%。三酰甘油(TG)≤8.9mmol/L、血红蛋白(Hb)≤4g/L、总胆红素≤350μmol/L时不影响Glu和1,5-AG的测定。本法测定l,5-AG与Lana微柱法及GK法与HK法测定Glu相关性均良好(r^2=0.999)。Glu与1,5-AG的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7—5.7mmol/L和83.1~240.7μmol/L。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稳定,可自动化双项同测Glu和1,5-AG,为糖尿病的检测与治疗监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国外报道了与LDL、VLDL结合的γ-谷氨酰转肽酸(GGT-isoform,下称L-GGT)在肝脏疾病中鉴别肝肿瘤有重要价值[1].国内曾有探讨方法的报道,但临床应用尚少见.我们结合本科GGT[2]及高密度脂蛋白[3]的测定方法建立L-GGT测定技术并应用临床.在肝胆疾病的病情监测及鉴别诊断上有一定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试剂1.1.1磷钨酸镁沉淀剂:称取磷钨酸0.44g、氯化镁(MgCI:6H0)1.1g,溶于蒸馏水并加至100ml.1.1.2GGT基质液:称取γ-谷氨酸α-荼胺217mg.溶于1mol/L盐酸4ml,加0.06mol/L双甘肽(0.792巴双甘胜植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600)与罗氏c311全自动生化仪(罗氏c311)检测血清葡萄糖(Glu)项目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探讨两台仪器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NCCLSEPl5-A、EP6-A文件,先检测日立7600的精密度与线性范围,结果与厂家声明一致后,再参考NCCLSEP9-A2文件进行比对分析。将40例血清标本按G1u浓度水平分为I组(〈2.80mmol/L,4例),1I组(2.80~6.11mmol/L,16例),III组(6.12~8.30mmol/L,12例),IV组(8.31~14.00mmol/L,4例),V组(14.01~44.20mmol/L,4例)。各组分别在日立7600(比对系统)与罗氏c311(实验系统)上进行检测,计算实验系统与比对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最后以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3为标准,判断两台仪器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日立7600的精密度与线性范围均达到了厂家声明的性能要求。浓度在2.80、7.00、11.10mmol/L3个Glu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Bc)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2.68~2.70mmol/L、6.72~6.80mmol/L、10.59~10.63mmol/L,均满足相应允许浓度范围。结论血清Glu测试在罗氏c311与日立7600的不同检测系统间具有可比性,为进一步全面开展比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 )、LDL-VLDL-GGT、LDL-VLDL-GGT%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65例不稳定心绞痛(UA),66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26例造影结果阴性的对照者。均相酶比色法测定LDL、速率法测定GGT和LDL-VLDL-GGT、计算LDL-VLDL-GGT占GGT总活性的百分比。比较上述三组间的差异。所有造影结果阳性患者随访一年,并记录再次运行心脏事件(包括心肌梗死、死亡),分析血清LDL、GGT、LDL-VLDL-GGT、LDL-VLDL-GGT%与再次运行心脏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UA组 GGT 总活性(43.74±18.78U/L)显著高于SAP组(30.13±11.43U/L ,P<0.05)UA组LDL-VLDL-GGT%(23.28±12.24)与SAP组(8.25±3.34)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LDL-VLDL-GGT(34.14±18.39U/L)与SAP组(25.13±11.17U/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LDL在UA组(5.42±2.56mmol/L)与SAP组(5.39±2.43mmol/L)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SAP组血清LDL、GGT、LDL-VLDL-GGT、LDL-VLDL-GGT%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一年,高浓度 GGT (>60.56U/L)、LDL-VLDL-GGT%(>30.26)的患者再次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联合检测LDL、GGT、LDL-VLDL-GGT、LDL-VLDL-GGT%可更好了解冠心病病变程度,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访显示血清GGT总活性、LDL-VLDL-GGT%高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仅将我科使用的HG-3型火焰光度计的体会报告如下。1、测定条件气压0.4kg/cm2,样品稀释:1:100,燃料:液化石油气。2、使用情况2.1钢钾测定重复试验:用定值质控血清(批号951001K 4.75mmol/L、Na 135.5mmol/L)溶解后取0.1ml于120×15mm的试管中稀释100倍,用标准液定标、平行测定20次、钠X=130.5SD=2.62mmol/L、CV=2.10%、钾X=471、SD=0.13mmol/L、CV=2.76%。2.2销钾标准曲线、钾浓度问~10mmoVL内含钠140mmol/I。)、钠浓度为(O~168mmo川。内含钾smmol/L)测试读取各浓度读数绘制成坐标,钾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上观察不同浓度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对活性氧所致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的神经保护作用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3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完成。取新生1-3d的SD大鼠海马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将细胞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活性氧组,1&;#215;10^-8mol/L,1&;#215;10^10mol/L和1&;#215;10 mmol/L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组。分别用次黄嘌呤(mmol/L)/黄嘌呤氧化酶(U/L)1.0/200,1.5/150,2.0/200,2.0/300,3.0/300处理细胞诱导氧化损伤模型,选择次黄嘌呤2.0mmol/L/黄嘌呤氧化酶200U/L作为最终的活性氧浓度,进一步观察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的神经保护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光学显微镜下照像,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应用荧光素JC-1染色-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半定量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mRNA水平。 结果:①细胞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组77.8%,次黄嘌呤1.0mmol/L/黄嘌呤氧化酶200U/L活性氧组62.5%,次黄嘌呤1.5mmol/L/黄嘌呤氧化酶150U/L, 活性氧组50.1%,次黄嘌呤2.0mmol/L/黄嘌呤氧化酶200U/L活性氧组48.4%,次黄嘌呤2.0mmol/L/黄嘌呤氧化酶300U/L活性氧组25.3%,次黄嘌呤3.0mmol/L/黄嘌呤氧化酶300U/L活性氧组28.9%。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元的存活率随着培养液中活性氧浓度的增加而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②活性氧不仅能引起培养神经元的存活率下降(P〈0.01),还能导致神经元出现神经退行性变样的形态学损伤,包括细胞皱缩,突起脱落、突起数减少[对照组(2.6&;#177;0.6)个,活性氧组(0.5&;#177;0.2)个,P〈0.011,多极神经元百分率下降(对照组为32.6%,活性氧组为10.1%,P〈0.01),同时,也能引起神经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对照组为40,活性氧组为12.3,P〈0.01)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mRNA水平增加(对照组为0.13%,活性氧组为3%,P〈0.01)。⑧预先给予1&;#215;10^-8mol/L,1&;#215;10^-10mol/L和1&;#215;10^-2mol/L的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能显著改善活性氧引起的神经退行性损伤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或P〈0.01),抑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P〈0.01),其中,1&;#215;10^-7mol/L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的神经保护作用最强(P〈0.01)。 结论:活性氧可直接损伤培养的神经元,导致神经元出现形态学退行性改变和神经元存活率下降,形态学改变和死亡率增高与线粒体功能下降和神经细胞核内凋亡基因表达均有关。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38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损伤和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对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剂量和酸中毒状态分别对机体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306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检测透析前血清HCO3^-、pH、血清白蛋白、标准化蛋白代谢率(PCRn)、Kt/v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参试患者均为标准HCO3^-透析,持续时间平均(100±37)月,排除标准为: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恶病质状态。结果平均年龄为(61±13)岁,Kt/v为(1.34±0.15),PCRn为(1.09±0.06)g/(kg·d),血清白蛋白为(39.3±3.3)g/L,BMI为(20±2.3)kg/m^2,HCO3^-为(21.0±2.4)mmol/1,pH值为(7.36±0.06)。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Rn(P〈0.05)、HCO3^-(P〈0.05)、pH(P〈0.05)显著正相关,但与Kt/V和BM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HCO3^-和PCRn显著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HCO3^-浓度和PCRn对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显著性意义,而Kt/v对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影响,将参试患者分为2组,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6.9±2.3)g/L,而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41.1±2.8)g/L(P〈0.05);相应组PCRn分别为(1.08±0.07)g/kg/d和(1.09±0.06)g/kg/d(P=NS)。同时结果提示血清白蛋白浓度与透析剂量无显著相关性(Kt/V范围:0.95到1.82)。结论对于Kt/v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酸中毒对血清白蛋白水平为负性影响,同时与膳食蛋白摄入(通过PCRn进行评估)无关。当机体存在中度到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状态时,PCRn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膳食蛋白摄入情况,可能与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清尿素丙酮酸氧化酶测定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尿素测定的新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脲酶、丙酮酸氧化酶、丙酮酸激酶与色原系统2,4-二氯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血清尿素浓度的酶法测定。结果磷酸盐缓冲液最适浓度为50mmol、pH7.2,最大吸收峰为510nm,线性范围为0~42mmol/L,显色稳定。精密度:批内(n=20)CV为1.89%~3.21%,批间(n=20)CV为1.96%~3.45%,回收率为96.2%~104.2%,平均回收率为99.5%。与酶偶联速率法比较,相关系数r=0.995,回归方程Y=1.023x+0.38,两法高度相关,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儿童组2.20~8.50mmol/L,少年组2.60~8.60mmol/L,成人组2.85%~8.95mmol/L。结论本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其操作简便、灵敏快速、标本用量少、结果稳定,适用于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更适用于中小医院,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刘洪涛  马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68-170
背景:中枢疲劳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乳酸蓄积可能在中枢疲劳中发挥重要作用,乳酸蓄积是否影响神经元功能? 目的:观察乳酸对原代的皮质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材料:新生(第1天)Wistar乳鼠40只(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体外原代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神经元分为两部分:①添加不同浓度乳酸(0,5,10,20mmol/L)使培养液pH值分别降至7.35,7.15,6.95和6.00,观察神经元存活率。②添加不同浓度乳酸(0,5,10,20mmol/L)后,保持培养液pH值为7.35,分别观察神经元存活率,分析乳酸对神经元的作用是通过下调pH值还是乳酸本身的作用。 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乳酸调节pH值的变化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②不同乳酸浓度,相同pH值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③乳酸下调pH与乳酸本身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比较。 结果:①神经元存活率随pH降低而降低,pH值为7.35,7.15,6.95和6.00神经元存活率由100%分别降至68%,69%,53%(P〈0.05)。②当乳酸浓度分别为0,5,10,20mmol/L,pH值均为7.35时,神经元存活率由100%降至88%,82%.8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③pH下调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低于相应乳酸作用组。 结论:乳酸升高造成pH降低与神经元存活率关系密切,过量乳酸亦可不依赖下调pH值的作用发挥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因子与校准品校准在血清酶检测中的差异。方法 应用速率法,采用因子校准与校准品校准2种校准方式,对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5种酶进行检测,室内定值质控血清批内各测20次,随机标本50份分别进行检测,在1h内完成,对2种校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K、LDH、ALT、AST、GGT表现为因子校准结果明显低于校准品校准结果。室内定值质控血清因子校准均值分别为CK191.4U/L、LDH178.5U/L、ALT29.0U/L、AST32.8U/L、GGT50.6U/L,校准品校准均值分别为CK212.2U/L、LDH183.4U/L、ALT32.0U/L、AST35.4U/L、GGT55.9U/L;随机标本检测因子校准均值分别为CK110.6U/L、LDH208.1U/L、ALT80.3U/L、AST99.8U/L、GGT84.1U/L,校准品校准均值分别为CK133.2U/L、LDH215.0U/L、ALT95.8U/L、AST115.6U/L、GGT94.8U/L。两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通过对定值质控血清及随机标本所测酶结果的分析,认为酶活性检测因子校准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校准品校准能更好地反映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姬宪民  张穗华 《检验医学》2006,21(2):140-142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新诊断标准中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g/L)取代FPG≥7.8mmol/L(≥1.40g/L)这一变动是否符合本地区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内分泌门诊438例检查血糖的患者用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后,利用2种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检出DM患者159例,其中男83例,女76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FPG≥7.8mmol/L和FPG≥7.0mmol/L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FPG≥7.8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和99%;而FPG≥7.0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卵%。结论 FPG≥7.0mmol/L因其特异性达97%,而敏感性又高于FPG≥7.8mmol/L,适合于本地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的最佳测定条件。最适pH8.6,Km 值为1.91±0.08mmol/L,选用158mmol/L Tris、64mmol/L 双甘氨肽、10 mmol/L 底物。酶促反应速度在70分钟内呈线性,酶活力在600U/L 内呈线性。高、中,低活力标本批内变异1.7~3.1%,批问变异3.8~6.7%,标本置4℃一周,结果无明显变化。168例健康者GPDA 为150.1±49.8(2SD)U/L,同时研究了测定管、底物空白、对硝基苯胺的光学吸收特性,观察了GPA 试剂在不同pH 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