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房颤动(AF)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往往伴有房颤,在进行二尖瓣置换的同时,行房颤的外科治疗,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外科手术治愈房颤以迷宫手术效果最好,但手术比较复杂,在临床上推广较慢。目前希望在维持迷宫手术疗效的前提下简化手术的改良方法,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通过使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对手术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2.
刘邕波 《广西医学》2001,23(1):67-69
心房颤动 (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可以较明显地影响心功能 ,并可继发血栓造成更大的危害。寻求一种简便、安全的治疗房颤 ,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是心血管专科医师长期以来的共同的愿望。近几年来 ,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现状作一综述。1 慢性房颤的电生理研究进展  房颤的治疗之所以较为困难 ,是因为房颤是根据体表心电图作出的临床诊断 ,实际上包括了电生理基础各不相同的一组心律失常。其临床电生理分型尚无统一的看法。按 AF持续时的电生理机制 ,可分为…  相似文献   

3.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虹  严中亚  严宇  朱正艳 《安徽医学》2012,33(12):1637-1639
目的对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采用Medtronic公司的射频消融系统对11例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其中包括双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同时三尖瓣成形术4例。结果术毕转为窦性心律11例,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室速,无Ⅲ°房室传导阻滞,无心房穿孔出血,1例术后低心排死亡,随访3~12个月,10例均为窦性心律,1例术后6个月出现房颤复发,余10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明显缩小。结论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在治疗合并有房颤的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手术中安全、简便、易于操作,而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8 a临床经验及体会. 方法: 以射频消融的方法替代"切和缝",完成迷宫手术即射频消融迷宫术,共施行236例,对其中后166例患者的经典迷宫手术路线进行了改良,包括在右心房下部行三条短线性射频消融,在左心房长径>70 mm、房颤病史>3 a的病例增加左心房消融线路. 结果: 整个射频消融过程耗时13~39(平均21) min. 无手术死亡,无射频消融相关并发症. 手术后2 wk 210例恢复窦性心律,总转复率89%,其中前70例患者有51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73%,后166例患者有159例恢复窦性心律,将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提高到95.7%(P<0.01). 前70例中有63例曾发生手术后心房扑动,但在后166例,行射频迷宫术时在右心房下部加三条短线性消融后,仅有58例患者术后短期内发生心房扑动,占35%,明显少于经典迷宫手术路线组(P<0.01). 结论: 射频消融迷宫术简便易行,与"切和缝"的迷宫手术比较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手术疗效确切,经过改良路线,房性心律失常并发症减少,房颤窦性转复率高于经典的"切和缝"的迷宫手术.  相似文献   

5.
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的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花  王健  左菊英  王俊 《现代医学》2004,32(6):354-355
目的 总结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接受双瓣置换 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 ,对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进行探讨。结果  4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 ,术中配合满意。结论 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效果确切 ,掌握其机制、熟悉机器性能及操作准确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极及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VD)伴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RHVD伴房颤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n=60,接受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与对照组(n=60,接受单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融时间为(20.63±8.54)min短于对照组的(28.65±8.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且研究组为(478.40±58.50)m,长于对照组的(425.32±50.6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为21.67%,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为8.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VD伴房颤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理想,优于单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可缩短消融时间,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心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为收治的1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心律的患者在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射频消融时间(25-52)分钟,平均45.2分钟。随访(3-12)个月,无1例死亡。窦性心律11例(91.7%),交界性心律1例(8.33%)。全组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因出血二次开胸手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王邵华  王春生 《上海医学》2008,31(7):467-469
目的分析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射频(RF)消融迷宫(Maze)术治疗心房颤动(AF)疗效的因素。方法连续收集58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加RF消融MazeⅢ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的心电图,运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结果本组失访3例,随访率为94.8%(55/58),随访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2±6.5)个月,最后1次随访中窦性心律恢复率为76.4%(42/55)。术前AF病程>4年是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RF消融Maze术治疗AF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结论AF病程影响心内直视手术加RF消融Maze术治疗AF的疗效,AF病程越长,手术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9.
裴文楠  唐渝平  李婷婷 《重庆医学》2005,34(7):1065-1066
目的观察可达龙治疗房颤的近期疗效与QTd变化.方法可达龙7d内房颤复律成功;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或偶有发作房颤,经加服药后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结果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近80%可转复为窦性心律,随访6个月,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明显优于持续性房颤;QTd降低.结论可达龙能有效转复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为窦性心律,小剂量可达龙较好维持房颤复律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
杜日映  蔡振杰 《医学争鸣》1995,16(4):257-258
比较6例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的结果。前2例采用国外的切割-冷冻法,后4例采用我们改进的射频消蚀法。初步结果表明,后较前有以下三大优点:①避免术后心房切口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②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前1.5h,后10min。使患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③心房创伤小,术后保留良好的运输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介入消融和外科射频消融3种治疗方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7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并施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6例,根据AF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28例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B组24例行术后导管介入消融术,C组44例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3组患者之间瓣膜置换数、心脏自动复跳例数、起褥器植入例数、LVEF以及30 d死亡人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1个月1例(3.6%)患者死亡.体外循环(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A、C组明显低于B组(均P <0.05),A、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住院天数明显多于A、C组,C组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心室率A组明显高于B、C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B、C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窦性心律转复人数比较发现,B、C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较高,尤其是C组,疗效满意,各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呼吸功能不全等,C组心包积液发生率高于A、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瓣膜置换术合并进行射频消融术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介入消融治疗,能成功扭转并稳定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61例伴有房颤的心外科患者手术同期以Cox's Maze Ⅲ为基础,其中轻度三尖瓣病变患者行单纯左心房消融(单房消融组,n=27),中重度三尖瓣病变患者行双房消融(双房消融组,n=134),分析两组消融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影响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的因素。结果 所有的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4±12.92)月。术后即刻心电监护显示:69.57%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14.91%为结性心律;出院时75.78%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6个月时81.37%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单房消融组的窦性心律恢复率为77.78%,双房消融组为8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术后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术后影响能否转为窦性心律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轻度三尖瓣病变的房颤患者采用单纯左心房消融,中重度三尖瓣病变患者采用双房消融,两者疗效相当。术前心功能分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射血分数是消融术后预测能否恢复窦性心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房颤),在瓣膜替换及畸型矫治同时心房内直视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可行性.方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19例,先天性继发孔房缺合并房颤1例,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经心房行迷宫式射频消融,同时行辩膜替换及其他心内畸形矫治.结果:无手术死亡.18例房颤消失,其中窦性心律16例(80%),结性心律1例,心房扑动1例.随访9~29个月,心律稳定,无远期死亡.结论:本方法简捷安全,可以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Since 1996, we have begun to successfully treat atrial fibrillation (AF) with the maze procedure, replacing surgical incisions with radiofrequency (RF) ablation.^1,2 Recent data show that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left atrium seems to be a critical area for the occurren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AF in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limited surgical RF ablation of the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left atrium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curing chronic AF in patients also suffering from valvular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Since 1996, we have begun to successfully treat atrial fibrillation (AF) with the maze procedure, replacing surgical incisions with radiofrequency (RF) ablation.1,2 Recent data show that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left atrium seems to be a critical area for the occurrenc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AF in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limited surgical RF ablation of the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left atrium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curing chronic AF in patients also suffering from valvular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心房颤动复发及心房结构的影响。方法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50例和射频消融+药物组(氯沙坦联合胺碘酮)50例。术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确定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超声心动图复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电学隔离后15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射频消融组8例,射频消融+药物组7例),每组各有4例患者转为三尖瓣峡部相关心房扑动,消融三尖瓣峡部后转为窦性心律。其他患者通过进一步消融及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与射频消融组比较,射频消融加药物组术后1 a左心房前后径减小,而心功能无明显变化。随访过程中射频消融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60.0%,射频消融加药物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3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使左心房前后径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30例和射频消融+药物组(氯沙坦联合胺碘酮)30例,术后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6、12个月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确定房颤复发情况,超声心动图复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60例均完成治疗及随访。射频消融组、射频消融+药物组完成环肺静脉电学隔离后各有3例和4例患者直接转为窦性心律,通过消融三尖瓣峡部各有2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进一步消融及电复律各有25例和24例转为窦性心律。随访中2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均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射频消融组房颤复发率60.0%(18/30),而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组房颤复发率33.3%(1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口服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可以更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8.
刘胜中  曾富春 《四川医学》2009,30(11):1716-1718
目的评价器质性心脏病(OHD)合并心房颤动(AF)心内直视下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手术效果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8月~2008年11月29例OHD(27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瓣膜置换及先心病矫治术,同期行Atricure双极RFA改良迷宫术。结果心脏复跳后全组29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100%),术后有10例复发房颤(34.48%),给予可达龙治疗后均转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率为93.10%(27/29,2例住院期间死亡),平均随访(6.8±1.4)个月,96.29%(26/27)维持窦性心律,3.71%(1/27)为AF心律。转窦组AF病史(21.3±34.4)个月,AF复发或者维持组为(84.7±40.9)个月,P〈0.01;转窦组左房内径为(51.6±12.7)mm,AF复发或者维持组为(68.5±13.4)mm,P〈0.05;转窦组心胸比率为55%~62%,AF复发或者维持组为59%~76%,P〈0.05。结论OHD合并AF术中同期行Atricure双极RFA治疗,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高。RFA作为心脏手术的辅助手术具有安全、省时、治疗AF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