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之前认为透热转气主要为将热邪透散于外,因此,宣发透散热邪应该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关键。近日阅读李士懋、田淑霄的《平脉辨证相濡医论》一书,读到"宣展气机解郁透邪为治疗温病之要义"一文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解释为"透热转气之关键,务在祛其壅塞,展布气机,使营热透转气分而解",引发了对透热转气相关问题的疑问与思考:营分证属于无形邪热,是否可以直接透散热邪?透热转气与祛壅滞、展气机有什么关系?营分证到底有没有痰湿、食积、瘀血、热结等有形邪气的阻遏?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各家观点加深了对"透热转气"内涵的认识:透散热邪是治疗营分证之透热转气,甚至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辛凉透散、利湿、泻下等手段;使温热邪气透转气分甚至是卫分是治疗营分证,乃至治疗温热病的目的,道路包括腠理(随汗而出)、前阴(随小便而出)、后阴(随大便而出)等与外相通之门户;同时祛除阻滞气机的相兼邪气在治疗营分证,甚至整个温热病治疗的过程中都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邪气包括瘀、湿、痰等有形邪气。  相似文献   

2.
"透热转气"指在营分证中应用清营热、养营阴的同时,配以药物解除气营之间的障碍,将脉中之温邪透达至脉外,使营热外达。"透热转气"法是营分证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温邪初入营分证。"透热转气"法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辨热型,分门别类;畅通道路,邪有出路;兼夹之邪,临证加减等。  相似文献   

3.
从四个方面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释义,即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透热转气"的涵义、全面掌握"透热转气"法、入营之热外透的标准.指出,"透热转气"目的是疏通周身气机,以使壅遏营分之热向外透达.气与营之间的气机不畅应使其畅达,则邪有去路,乃治疗营分证的关键,也是叶氏"透热转气"之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四个方面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释义,即: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透热转气”的涵义、全面掌握“透热转气”法、入营之热外透的标准,指出,“透热转气”目的是疏通周身气机,以使壅遏营分之热向外透达。气与营之间的气机不畅应使其畅达,则邪有去路,乃治疗营分证的关键,也是叶氏“透热转气”之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5.
“透热转气”,首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是温病热入营分证的治疗大法。由于后世医家对此认识颇不一致,影响对该法的正确理解。笔者认为,“透热转气”法的含义与用药,体现在清透营热、清泄气热、清利小肠三方面。一、清透营热。热入营分,首以清透营热为要。因营分介于气分、血分之间,营分邪热的出路在于外透气分而解,若清营过于苦寒凉遏,不仅有伤阴之  相似文献   

6.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近年来各地编写的中医教材中,温病理论体系的卫气营血辨证内容基本相同,而对营分证治疗大法透热转气问题,则互有出入。大体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营分证的治疗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邪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总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含义及应用,为"透热转气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温热论》《温病条辨》相关条文,分析"透热转气法"的内涵及用药特点,系统总结"透热转气法"在温病营分热灼营阴和热闭心包证中的应用。结果:"透热转气"即使入营之热得以外透,是在清营养阴和有针对性地祛除阻止营热外达的病理因素基础上实现的;"透热转气"的常用方剂有清营汤、清宫汤、凉开三宝等,同时要依据不同兼证辨证论治;营热外透的标准主要为神志转清、舌质由绛变红、出现舌苔。结论:本文初步构建了透热转气法的应用模式及思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议温病透热转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博  牛阳 《江西中医药》2010,41(1):11-12
作为温病辨证依据的卫、气、营、血四个概念来源于《黄帝内经》,叶天士引伸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说明温病的受邪部位和传变规律。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论及吴鞠通在清营汤、清宫汤中对辛凉质轻、透热转气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的具体运用,对后世启发很大。温病热入营分,除运用清营养阴为主治疗外,尚须加入透热之品,以求病邪转出气分,即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营热炽盛、阴液亏耗是营分证的主要病变机制,证见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脉细数。对于营分证治疗,在清营养阴药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开达、宣透或通下之品,使邪有出路,有助于邪热透达。因不同病机变化所导致的兼证,注重配合相关治法治疗。透热转气虽为外感病在营分阶段的基本治疗大法,某些内伤杂病若出现与营分证相似的病机变化,也可使用此法或相近治法,而不必拘泥外感内伤之别。  相似文献   

9.
透热转气是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首先提出的治疗营分证的方法,对"透热"的适用范围、什么热可透、什么药可透热等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透热转气”一语,首见于叶天士《温热论》,长期以来作为邪入营分的治疗大法。后世又有“清营泄热”、“清营透热”、“清气凉营”等说法。怎样理解“透热转气”呢? 一、运用“透热转气”法的指征:运用“透热转气”法当是指温邪初入营分。透热转气能宣畅气机,排除障碍,一使邪有出路。另一方面,邪初入营,肝血肾精伤损不甚,正气尚有驱邪外出之势,透热转气则有利于扭转病机,使之由营转气。如果患者已见舌质红绛,心烦,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惊厥抽搐等一派热陷心包或热伤阴液证,其实质已接近血分证,再强调透热转气,则证重药轻,不但无效,每致误事。由营转气的标志,则以舌质由绛转红,舌苔始  相似文献   

11.
Urocortin(UCN),是CRH相关的多肽家庭中的一员。它在心血管、生殖、消化、神经、免疫反应等多个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心血管系统中,UCN起心脏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报道它具有影响心肌收缩和心肌肥厚,由此引起心室内重构。本文综述UCN在心脏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2.
现在学者将经筋看做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内经》后提出,《经筋篇》和《经脉篇》相比,在经脉的起始、循行走向、命名以及文体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经筋篇》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不可能是《经脉篇》的子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肝、脾"的位置和本质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完整的阐述。《内经》未有明确脾的位置,后世医家因此对脾的位置有众多解说,难以统一。通过对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学习和总结,我们从肝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研究中得出肝脾两脏一体新说的结论,中医之脾实质上就是门静脉系之肝。  相似文献   

14.
方剂组方中的系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自然科学的传统中医学,两千多年来一直自觉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从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述了系统科学方法在中医组方中的运用,以期对中医组方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吉莉  李关海 《中医药研究》2010,(11):1301-1303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纤溶系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0例,同时设立对照组40例,比较3组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的差异,同时对80例ACS患者进行AngⅡ与PAI-1相关性分析。在ACS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性研究,其中ACEI组15例,非ACEI组15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CEI组加用贝那普利10 mg/d,2周~8周后再次测定PAI-1的水平,比较PAI-1水平下降的情况。结果 ACS患者AngⅡ与PAI-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AMI组AngⅡ与PAI-1水平又明显高于UA组(P〈0.001)。AngⅡ与PAI-1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b'=0.457,P〈0.05)。2周~8周后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ACS患者较未使用贝那普利的患者血中PAI-1的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 RAS与纤溶系统不是相互独立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是密切相关,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  相似文献   

16.
全蝎纯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大鼠纤溶和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全蝎纯化液对静脉血栓形成大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探讨全蝎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全蝎纯化液大、中、小剂量组,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由颈外静脉分别注入全蝎纯化液,空白组和模型组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腹腔主静脉造成静脉血栓模型,观察其对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结果全蝎纯化液大、中、小剂量能明显减轻血栓重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栓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75.23%、61.50%、51.05%;能明显延长APTT、PT、TT时间,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tPA明显降低、PAI-1明显升高,而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PAI-1活性升高、增加tPA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全蝎纯化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凝血及促纤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杜仲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杜仲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为杜仲种质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Mg2+,引物及d NTP浓度为考察因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16(45)正交试验优选杜仲的SSR-PCR反应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因素水平变化对反应体系影响顺序依次为Mg2+Taq DNA聚合酶引物d NTP模板DNA。优化的PCR反应体系为10×PCR缓冲液2μL,Taq DNA聚合酶0.5U,Mg2+浓度1.25 mmol·L-1,d NTP浓度0.2 mmol·L-1,引物浓度0.3μmol·L-1,模板DNA用量60 ng,定容至20μL。结论:利用该体系进行扩增,所得谱带明亮清晰,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杜仲不同居群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在生殖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拓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对生殖系统作用及其机制的最新进展。结果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能够真实有效地体现药物在体内对生殖系统的活性。结论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研究中药对生殖系统在体活性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濒危药用动物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德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1):728-730
目的 :提出建立濒危药用动物系统研究体系 ,以保护长期以来供作药用的野生动物 ,供同道参考。方法 :根据我国近年来关于濒危药用动物的研究、保护现状和本人的的研究体会 ,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并归纳。结果与结论 :要实现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开展濒危药用动物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自由基学说和胆碱能学说 ,探讨针刺对拟阿耳茨海默氏病 (AD)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抗氧化能力和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迷宫试验观测针刺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并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中丙二醛 (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变化 ,应用巯基比色分析法、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胆碱乙酰化酶 (ChAT)活性变化。结果 :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表明 ,针刺组大鼠成绩好于模型组 (P <0 .0 1) ;针刺组大鼠大脑皮质中MDA含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 <0 .0 1) ,而SOD和GSH Px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1) ;在AChE和ChAT测定中 ,针刺组比模型组大鼠AChE、ChAT活性明显增强 (P <0 .0 1)。结论 :针刺可增强脑内抗氧化能力 ,减轻脑内自由基对神经元的损伤 ,从而改善AD的病理反应 ,提高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 ,缓解拟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