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检查,观察血管病变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36例中,颅内外血管病变24例,阳性检出率66.7%。术中发现血管病变37处,其中狭窄29处,闭塞7处,动脉瘤1处。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结论: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颈内动脉病变在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淑丽 《河北医学》2009,15(7):842-84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介入治疗的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150例疑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部位后,再通过导管注入尿激酶、右旋糖酐以观察注药后血管影像学变化,同时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否改善。结果:150例疑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有116例(占77.4%)显示脑血管异常改变,96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者行介入灌注治疗后,即刻观察肌力变化有不同程度提高,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够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是评价脑血管狭窄、闭塞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金标准,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Innova3100平板数字减影机对4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三维和二维DSA成像检查。对比分析应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方法: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3例;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23例,3例动静脉畸形。结论:三维数字血管造影可以从多方位观察颅内血管的结构,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参考图像角度,能够发现微小的和被正常血管隐藏的动脉瘤,减少漏诊率,三维数字血管造影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颅内外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8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结果 408例患者中,247例(60.5%)存在脑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共存在398处中重度狭窄或闭塞,主要累及颈内动脉起始段(23.4%)、大脑中动脉M1段(17.8%)、椎动脉V1段(16.8%);青年组和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累及分别为5例(71.4%)和40例(54.8%),均显著高于老年组(49例,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颅内动脉累及组的平均年龄[[(60.2±10.1)岁]显著低于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66.9±8.9)岁]和颅内外动脉均累及组[(64.3±9.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均累及组的胆固醇水平[(5.0±1.2) mmol/L]显著高于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4.4±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合并嗜烟史者65例(59.1%),显著高于单纯颅内动脉累及组(37例,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内动脉起始段、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V1段为脑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好发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受累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嗜烟史对颅外动脉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一项检查技术于1980年公布以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脑血管DSA已经成为诊断颅脑血管病变和一些肿瘤性病变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在观察脑内血管情况尤其是在颈动脉分叉处病变、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的诊断中被认为是金标准。另外,利用计算机成像技术将三维图像与DSA有机结合,获得脑血管的三维影像,可从多角度观察病变血管及周围组织情况。  相似文献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80年代出现的一项医学影像学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经过20余年的发展,DSA技术、性能不断改进,功能不断增加。目前的DSA己实现了系统化、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刘鹏捷  徐超  吴海江 《中外医疗》2016,(21):182-18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头颈血管疾病中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采取CTA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7例,颈总动脉狭窄患者16例,颈内动脉瘤患者13例,椎动脉狭窄21例,脑肿瘤9例,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16例,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15例,起源异常患者13例。结论采取64层CT对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确切性高,可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头颈部血管疾病的筛选方案,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刘艳  张海涛  刘西平  高励  张仲  曾仲 《广东医学》2008,29(2):314-31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不同脑血管病的DSA阳性检出率、安全性及临床特点。结果所有受检者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总的DSA阳性检出率高达75.4%,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阳性率最高为86.3%(69/80),主要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颅外段受累多见。其次为脑实质出血(75.0%)、蛛网膜下腔出血(61.5%)。单侧动眼神经麻痹(66.7%)等。症状性癫痫的DS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规范化操作可充分保障DSA检查的安全性。慎重筛查DSA纳入病例可提高DSA的阳性检出率及提高效率/费用比,有效指导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大动脉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张川1夏云2刘闽生1我院自1988年至1996年间,对18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动脉法血管造影(IADSA)可清楚显示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髂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不同程度的狭窄、阻塞性和扩张性病变,具有...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和数字成像系统(digitalradiography,DR)是由电子计数机进行影像处理的先进的X线诊断技术,是继CT后,在X线诊断技术方面又一重大突破。近年来,我院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的大型X线血管造影机系列设备中有二套上述装置,分别配置在IntegrisC2000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和D88遥控80kw大型多功能X线机上,从而使我院的医学影像技术进入数字化成像摄影的新时期,其总体水平基本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1年多来,已进行各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400多例,各种数字成像(主要为双…  相似文献   

12.
<正>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又名数字血管成象(DVI)、数字视频减影血管造影(DVSA),当用在不限于血管的目的时,还称为数字X线摄影术(DR)、数字荧光摄影术(DF)和数字荧光透视。它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结合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它将设备探测到的X线信息输入计算机,经数字化、各种减影处理再成象等过程显示血管系统。这种显象技术的物理学及其临床应用结果,在198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由于willis动脉环的存在,脑血液循环存在广泛侧支,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之间、双侧颈内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之间均存在侧支循环通路。正常情况下脑两侧血液压力相近,血液无相互混合,当一侧脑血流量迅速增加或减少时,两侧压力不平衡,一侧或一系统的血液可通过交通动脉流到另一侧或者另一系统。但由于吻合支的正常变异较多,或者吻合支本身存在血管病变,将导致侧支循环不能建立,容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阳性检出率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阳性检出率达86.7%(26/30),主要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多数为颅外血管受累。所有受检查者,无1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全面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耳鼻咽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DSA诊治严重鼻出血10血咽纤维篾这瘤3例、咽部及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各1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10例严重鼻出血中9例在DSA下行血管栓塞治疗。8例成功,有效率为88.89%;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肿瘤血动脉均获成功,减少了术中出血量;2例占位性病变经DSA得以明确诊断,所有行DSA的患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DSA不仅是诊断和治疗严重鼻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且能对占位性病变作鉴别诊断,术前选择性栓塞瘤林供血动脉,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报道新一代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安射力的临床应用价值。经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20例,观察图像质量和副反应。结果证明图像质量均达优良标准,且无不良反应。表明该造影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优质新型非离子型造影剂,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Yang H  Liu J  Han G  Sun Y  Liu C  Chen Y  Gao F  Zhou S  Song J  Ma N  Tang J  Xu H  W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61-664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血管嫩治疗的价值。方法 4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3D-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作出正确的诊断,再根据3D-DSA处理图片数据拟定介入治疗方案。结果 4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均行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85.0%,3D-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38例,其中脑动脉瘤15例,GDC栓塞治疗13例,100%栓塞11例,90%以上栓塞2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100%栓塞7例,90%以上栓塞2例。缺血性中风14例,其中血管狭窄9例,支架置入8例,7例狭窄血管100%开通;血管闭塞5例,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不通1例。并发症3例(7.9%)。结论 3D-DSA能够提高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明显优于普通DSA,对评价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安全、简单,病人易接受,现已使用于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的评价,特别是在肢体创伤、肢体肿瘤的术前诊断、血管外科术后随访及血管闭塞性疾病等方面,DSA可获得更多的信息。但由于观察视野有限,不能同时投照双侧肢体、以及空间分辨力受限,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常规血管造影(CA)。  相似文献   

20.
周群惠  马和平  张学军 《当代医学》2009,15(17):372-373
目的评价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otational DSA,E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怀疑和CT或MRI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120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RDSA血管造影检查。并对比不同方法对脑血管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120例,经常规DSA和RDSA检查共检出脑动脉瘤3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7例,脑血管狭窄及脑缺血78例。然而,与常规DSA.极少数病例可显示瘤颈形态和载瘤动脉与瘤体的关系.结论RDSA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尤其对脑血管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最为准确、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