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广东省丝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广东省淋巴丝虫病的防治效果,为后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丝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广东省67个县(市、区)有丝虫病流行,仅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余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前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3.05%,微丝蚴血症者200万人。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1953~1986年,全省共血检调查63384912人,治疗患者1307892人,全民服药4475889人,海群生药盐防治2599。795人。1987年67个县(市、区)进行防治效果考核,平均微丝蚴率为0.12%,以行政村为单位均降至1%以下,全省基本消除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1988、1990和1992年全省9个纵向观察点人群平均微丝蚴率分别为0.19%、0.14%和0.05%;5年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1%、0.03%、0.03%、0.01%和0.01%,1991和1992年未发现感染期幼虫;中华按蚊均未发现幼丝虫感染。1980~2000年,横向监测共血检1575905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074例,并给予海群生正规治疗;1986年后未发现自然感染的蚊媒,1997年后已无微丝蚴血症者。人群血清抗体从1993年的9.86%降至1999年的1.69%。结论在流行区进行大规模反复查治,使人群微丝蚴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丝虫病传播可被阻断。防治后期只要进行系统监测,彻底治疗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将可达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分析徐闻县消除丝虫病的经验、措施和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徐闻县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和控制丝虫病的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970年徐闻县有94.44%(17/18)的乡镇流行班氏丝虫病,人群微丝蚴率为4.06%(878/216440),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海群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丝虫病的疗效,人群微丝蚴率与蚊媒自然感染率的关系及反复查治防治丝虫病的效果等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确立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采取了反复查治结合重点人群服药的措施。至1986年省级基本消除丝虫病达标考核,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下降为0.24%。随后采取分层整群监测方法进行监测,1988~1992年病原学监测10个乡镇44个村,微丝蚴率为0.019%;1994年后,病原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2000年8月经省审评组审评,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和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分层整群的监测方法对消除丝虫病都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涪陵市属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流行区人口129026人,防治前乡最高微丝蚴率为5.51%,平均微丝蚴率1.65%。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3~1990年开展了流行病学监测。一、病原学监测 (一)纵向监测 1986年以来共血检4次计5204人次,仅1986年检出微丝蚴阳性者1例,微丝蚴率0.06%,微丝蚴密度1mf/120μl。 (二)横向监测先后在10个乡的12个村82个组共血检8430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1人,微丝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分析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经验、措施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九江市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和控制丝虫病的策略、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972年前九江市有11个县区165个乡、镇流行丝虫病,人群微丝蚴率为14.85%(165237/1112540),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微丝蚴染色方法的研究、海群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丝虫病的疗效及反复查治防治丝虫病的效果等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确立了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采取了反复查治结合重点人群服药的措施。至1988年省级基本消除丝虫病达标考核,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0.16%。随后采取分层整群监测,1989~1999年病原学监测34个乡、镇50个村,平均微丝蚴率0.29%(140/47321),2000年后病原学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2001年经省审评组审评,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结论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以及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全民服药、药盐防治,可实现消除丝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 IFAT 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抗体阳性率为88.89%;非流行区健康居民抗体阳性率为3.92%。基本消灭丝虫病后8年的地区原微丝蚴血症者和阴性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4%和10.84%;基本消灭后15年原微丝蚴血症者和阴性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5%和5.16%;基本消灭后24年原微丝蚴血症者和阴性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7%和3.96%。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5年的地区人群抗体阳性率已降到非流行区健康人群水平(X~2=0.48 P>0.05)。因此认为 IFAT 可作为我省丝虫病防治后期和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病学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观察到微丝蚴血症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和阳性 GMRT 与微丝蚴密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和分析徐闻县消除丝虫病的经验、措施和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徐闻县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和控制丝虫病的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970年徐闻县有94.44%(17/18)的乡镇流行班氏丝虫病,人群微丝蚴率为4.06%(8785/216440),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海群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丝虫病的疗效,人群微丝蚴率与蚊媒自然感染率的关系及反复查治防治丝虫病的效果等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确立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采取了反复查治结合重点人群服药的措施。至1986年省级基本消除丝虫病达标考核,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下降为0.24%。随后采取分层整群监测方法进行监测,1988~1992年病原学监测10个乡镇44个村,微丝蚴率为O.019%;1994年后,病原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2000年8月经省审评组审评,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和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分层整群的监测方法对消除丝虫病都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上虞县位于浙东沿海,总人口72万,是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班氏丝虫混合感染的中度丝虫病流行区。1952年中央卫生检查组抽查该县永徐乡,人群微丝蚴率高达32.2%。经过30余年防治,该县于1983年以村为单位人群微丝蚴率下降到0.19%,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4年起,我们对该县开展了丝虫病防治后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是我国丝虫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防治前全省人群微丝蚴率为7.54%,1989年5月经卫生部复核确认全省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为继续观察我省丝虫病流行动态和趋势,及时发现残存传染源,以达到肃清残存传染源的目的,参照全国丝虫病技术指导组1985年提出的消灭丝虫病试行标准,于1987~1991年全面开展了丝虫病后期监测。监测内容与方法一、监测内容 (一)横向监测先后按原丝虫病流行较重的流行区人群微丝蚴率高、中、低分层随机抽样,选择不同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广东省淋巴丝虫病的防治效果,为后期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对广东省丝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 结果广东省67个县(市、区)有丝虫病流行,仅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其余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前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3.05%,微丝蚴血症者200万人.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1953~1986年,全省共血检调查 63 384 912人,治疗患者1 307 892人,全民服药4 475 889人,海群生药盐防治2 599 795人.1987年67个县(市、区)进行防治效果考核,平均微丝蚴率为0.12%,以行政村为单位均降至1%以下,全省基本消除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1988、1990和1992年全省9个纵向观察点人群平均微丝蚴率分别为0.19%、0.14%和0.05%;5年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1%、0.03%、0.03%、0.01%和0.01%,1991和1992年未发现感染期幼虫;中华按蚊均未发现幼丝虫感染.1980~2000年,横向监测共血检1 575 905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4 074例,并给予海群生正规治疗;1986年后未发现自然感染的蚊媒,1997年后已无微丝蚴血症者.人群血清抗体从1993年的9.86%降至1999年的1.69%. 结论在流行区进行大规模反复查治,使人群微丝蚴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丝虫病传播可被阻断.防治后期只要进行系统监测,彻底治疗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将可达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原是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全省19个市县均有丝虫病流行,50年代末调查人群微丝蚴率为5.05%,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至1987年全省达到部颁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此后,丝虫病防治工作进入监测阶段。1993年始横向监测微丝蚴阳性率降为0,至1994年纵向监测4个监测点,除1个点(即白沙县青松乡监测点)外其余已全部转阴,未发现新的微丝蚴血症者。监测残存的微丝蚴血症者自然消长情况及人群是否有新感染的微丝蚴血症者,是评价丝虫病远期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解ICT卡在评价班氏丝虫病远期防治效果中的作…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为我国经济改革试验特区,原是福建省班氏丝虫病较严重的流行区。于1985年经省市县联合考核,基本消灭丝虫病达标。1986~1988年针对丝虫病重点流行村开展监测和1989~1991年根据全省制订监测统一技术方案开展分层同步监测。人群血检监测结果,1986~1988年对重点流行区的13个村共血检9 817人,查出微丝蚴血症者80例,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0.81%。各监测村(居委会)微丝蚴率在0.56~0.89%之间,虽没有发现超过1%的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免疫色谱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丝虫病ICT系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中班氏丝虫抗原。结果:在11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中有111例ICT阳性,敏感性为95.7%。12例马来微丝蚴血症者、33例蛔虫感染者、20例血吸虫感染者及6例旋毛虫感染者血清,ICT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73例晚期丝虫病患者有18例ICT阳性,为活动性感染,其中16例伴有微丝蚴血症;用伊维菌素治疗30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治疗前ICT阳性29例(96.7%)。治疗后8d—14d微丝蚴全部转阴,追踪观察6个月及12个月,分别有5例及7例微丝蚴复现,治疗后6个月用ICT测试,除5例ICT和微丝蚴均阳性外,8例微丝蚴阴性ICT阳性者于疗后12个月有5例查见微丝蚴;ICT及常规血检法同步用于河南省柘城县候大村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血检132人,9例微丝蚴阳性者ICT均为阳性,血检阴性的123人中ICT阳性者1例。结论:实验研究证实,ICT法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疗效考核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  相似文献   

13.
闽东系沿海山区 ,辖 9县 (市 ) ,总人口 312万。 195 4年宁德微丝蚴率为 18.89% (85 / 45 0 ) ;195 8年全区丝虫病普查 ,平均微丝蚴率为 3.80 % ,慢性体征率为 0 .4%。山区 5县以马来丝虫病流行为主 ,沿海 4县 (市 )以班氏丝虫病流行为主。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1 防治对策与效果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采取反复查治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对策 ,至 1974年古田县在全省率先达到基本消灭马来丝虫病标准 ,1979年卫生部抽查复核给予确认。195 8~ 1971年 ,闽东先后开展了 3~ 4次大规模的全民普查普治丝虫病工作。对微丝蚴高的村进行重点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摸清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原流行区丝虫病流行病学特征,藉以为消灭丝虫病提供科学依据,评价丝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方法在湖北省选择有代表性的丝虫病纵向监测点10个进行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纵向监测。结果仅于1989~1990年发现19例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率分别0.0712%和0.0666%。蚊媒阳性率为0.0455%(1989)、0.0199%(1990)和0.0211%(1991)。血清学监测抗体阳性率由1990年的28.57%降至1994年的7.86%。结论原丝虫病流行区经过防治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通过监测人群微丝蚴率逐年下降,微丝蚴密度亦相应降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基本消灭丝虫病5年内陆续转阴,证明我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消灭丝虫病于一个县市、一个地区,乃至全省及全国范围内是有望在短期内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五指山市有 9个乡镇、1个农场 ,335个自然村 ,10 96 5 2人 ,分布在昌化江、南圣河沿岸 ,五指山、阿陀岭脚下 ,以黎族为主 ,其次是苗、汉族 ,属热带气候。是以致倦库蚊为媒介的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970~ 1971年人群平均微丝蚴感染率为 1.31%(0 .0 7%~ 4.5 6 % ) ,1983~ 1986年人群微丝蚴感染率降至0 .2 3% (0~ 0 .5 5 % )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86年消灭最后 1例微丝蚴血症者。 1987年后开始实施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期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内容和方法按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进行。在原丝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丝虫病基本消灭后,为探讨防治后期流行动态及阻断传播,以达到消灭丝虫病,对原丝虫病流行区人群进行了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等后期监测。结果横向监测1—11年均可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率由0.134%降至0.002%,第12—22年共监测714个乡镇,4317个村,血检1430354人,分别占流行乡镇数、村数和人口数的73.8%、11.7%和5.0%,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解剖淡色库蚊274067只,未查出含人体幼丝虫感染蚊;血清学监测IFAT和IgG.阳性率分别为1.4%和0.43%。纵向监测连续10年观察,微丝蚴阳性村于第2—9年降为0,蚊虫自然感染率至第6年降为0,实现了全省消灭丝虫病目标。  相似文献   

17.
山东原是我国斑氏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据50年代调查,平均微丝蚴率为7.1%,居民体征阳性率为7.5%。经过连续防治后,1983年微丝蚴率降至1‰,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对有症状、体征病人的防治是丝虫病防治后期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有计划的开展防治工作,自1984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定安县原有90个管区(相当于行政村)(占全县管区的65.7%)流行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人口153782人(占全县人口的71.7%),管区平均微丝蚴率5.36%(0.15%-22.63%)。1970-1979年采取了对象治疗、病家及周围人群服药、全民服药和普服海群生药盐等防治措施;1979年11月经省级考核17个管区血检7481人,查出微丝蚴血症者31人,平均微丝蚴率0.41%,以管区为单位微丝蚴率均在1%以下,确认全县基本消灭丝虫病。此后,我们对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流行动态进行了监测。1 方法1.1 病原学监测根据原防治薄弱环节和不同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免疫色谱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丝虫病ICT系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中班氏丝虫抗原。结果:在11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中有111例ICT阳性,敏感性为95.7%。12例马来微丝蚴血症者、33例蛔虫感染者、20例血吸虫感染者及6例旋毛虫感染者血清,ICT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 强;73例晚期丝虫病患者有18例ICT阳性,为活动性感染,其中16例伴有微丝蚴血症;用伊维菌素治疗30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治疗前ICT阳性29例(96.7%)。治疗后8d—14d微丝蚴全部转阴,追踪观察6个月及12个月,分别有5例及7例微丝蚴复现,治疗后6个月用ICT测试,除5例ICT和微丝蚴均阳性外,8例微丝蚴阴性ICT阳性者于疗后12个月有5例查见微丝蚴;ICT及常规血检法同步用于河南省柘城县候大村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血检132人,9例微丝蚴阳性者ICT均为阳性,血检阴性的123人中ICT阳性者1例。结论:实验研究证实,ICT法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疗效考核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媒介变化情况,为巩固防治成果,防止丝虫病的再度流行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取查治残存传染源和全民普服药盐的巩固措施;开展丝虫病防治后期病原学、血清学和蚊媒监测及慢性丝虫病调查,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东坡区于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前6年,重点人群监测检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7例,其中复阳3例,新检出4例;筠连、雨城区和沐川县于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前1~5年,横向监测各检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2、1和1例,其中原阳拒治者1例,新检出3例中漏查者2例。消除丝虫病后,4个县连续监测14年未检出微丝蚴,无新发慢性丝虫病患者。结论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初期,丝虫病传播继续存在,采取巩固措施后未检出微丝蚴;消除丝虫病后监测表明,实施不同巩固措施后的远期效果显著。后期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原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与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