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灾难化与疼痛及情绪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扩展版(PANAS-X),对76例TKA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疼痛、情绪状态与疼痛灾难化的关系。结果本组76例TKA患者疼痛灾难化术前总分为(26.36±10.35)分,术后总分为(13.80±7.17)分,术后疼痛灾难化总分比术前下降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得分在术前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得分只在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方式只在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PCS总分与术前的VAS得分、基本负性情绪总分及各维度、其他情绪状态总分呈一定正相关(P0.01),与基本正性情绪总分呈一定负相关(P0.01);术后PCS得分与术后的VAS总分、基本负性情绪总分、"疲劳"呈一定正相关(P0.01),与基本正性情绪总分呈一定负相关(P0.01)。结论 TKA患者疼痛灾难化水平与疼痛、负性情绪、疲劳呈正相关,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不但术前的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影响术后的疼痛和负性情绪,而且术前的疼痛和负性情绪也会影响术后的疼痛灾难化认知水平。护理人员应实时关注围术期TKA患者疼痛症状的变化及情绪状态,根据患者的情绪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zing scale,PC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平均总分为20.00(25.00)分,疼痛灾难化发生率为16.7%。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心功能Ⅲ级、疼痛程度和性别,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5.1%。结论冠心病患者疼痛灾难化被证实有一定的发生率,应重点关注心功能Ⅲ级、疼痛程度较大和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0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简明疼痛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疼痛信念的相关因素。结果 108例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总分5.42±1.47分,简明疼痛得分45.68±16.89分,爱丁堡产后抑郁得分21.23±3.41分,状态特质焦虑得分86.33±9.98分,疼痛自我效能感得分37.41±12.9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抑郁、焦虑与早期疼痛信念呈正相关(P<0.05),自我效能感与早期疼痛信念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是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程度较高,自我效能感越低更容易发生早期疼痛负性信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产妇镇痛并增强其自我效能,减轻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程度,改善产妇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骨科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现状,探索疼痛强度、情绪状态与疼痛灾难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骨科慢性疼痛患者2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表(number rating scale,NR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PANA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骨科慢性疼痛患者NRS、PANAS和PCS评分分别为(6.59±2.31)、(64.94±11.45)和(34.51±9.63)分。不同居住方式、是否有配偶的患者间PC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2; t=2.724,P=0.012),PCS和NRS、PANAS-PA、PANAS-NA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7、-0.325和0.388(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疼痛强度和情绪状态对疼痛灾难化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骨科慢性疼痛患者疼痛强度、情绪状态和疼痛灾难化呈中等程度相关,疼痛干预、增强社会支持和负性情绪与积极心理干预是减低疼痛灾难化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疼痛与术前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直肠黏膜脱垂并进行PPH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前焦虑及抑郁程度评价,对其术后疼痛进行调查评分,分析PPH术后疼痛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前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女性24 h、48 h、72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未婚或离异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已婚患者;自费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医保、新农合患者;负性情绪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负性情绪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均与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VAS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部分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术前均存在负性情绪,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评定量表,调查1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PSQI得分总分为(7.08±3.59)分,高于常模。女性患者入睡时间较男性长(P0.05),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患者入睡时间也较未发生DGF患者长(P0.05)。抑郁及年龄是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睡眠型态较紊乱,睡眠质量不高,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是否发生DGF及负性情绪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7.
赵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5):2094-2096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 适应模式护理能有效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与疼痛灾难化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疼痛灾难化量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慢性疼痛274例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59.61±17.05分,疼痛灾难化总分22.00±11.40分,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总分66.01±20.1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每周疼痛次数、疼痛程度、有无其他慢性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466,P<0.01);疼痛灾难化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负相关(r=-0.44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心理弹性总分和疼痛灾难化总分是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形成个体化干预方案,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灾难化心理,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弹性,降低其疼痛灾难化,进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为患者树立自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横断面调研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得分为(46.90 ± 9.30)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为(5.83 ± 1.01)分。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恐动症量表得分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6,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疼痛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4.34, 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了解并准确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状况, 甄别恐动症的高危人群,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从而降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 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疼痛专项护理在混合痔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混合痔切除术后患者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疼痛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6、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专项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混合痔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疼痛灾难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疼痛数字等级评分量表、疼痛灾难化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病房100例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疼痛灾难化发生率为51%;女性病人疼痛灾难化量表得分明显高于男性(P0. 05);文化程度对个人疼痛灾难化量表得分有影响(P0. 05);疼痛程度得分与疼痛灾难化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 574,P0. 05);分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和客观支持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疼痛灾难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46. 2%。[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疼痛灾难化发生率较高,应对其加强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TACE治疗的84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和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蓓  刘明 《护理与康复》2019,18(6):20-22
目的了解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术中疼痛的发生情况,分析焦虑和疼痛是否会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接受口腔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使用改良设计的Corah’s牙科焦虑量表评价患者的牙科焦虑情绪,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的术中疼痛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价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共计完成调查247例,其中存在术前牙科焦虑现象有103例,占41.7%;手术过程中有明显的疼痛感20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分),占8.1%,89例没有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0分),占36.0%;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牙科焦虑或术中疼痛水平的患者对手术满意的程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科焦虑现象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十分普遍,牙科焦虑及术中疼痛会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相关性。[方法]调查81例抑郁与焦虑病人的HAMD量表、HAMA量表与PANAS量表评分,将量表总分及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人年龄与正性情绪分数呈负相关,HAMD总分与负性情绪分数是呈正相关,其中HAMD的因子分认识障碍及绝望感与负性情绪分数呈正相关;HAMA总分与年龄与呈正相关;HAMA总分与HAMD总分及因子分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HAMA中因子分躯体化焦虑与HAMD中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HAMA中精神性焦虑与HAMD总分以及因子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和睡眠障碍呈正相关。[结论]负性情绪的分数的升高主要与HAMD因子分认识障碍和绝望感有关,认识障碍是改善负性情绪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入住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运动医学科拟行ACLR的25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灾难化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恐动症Tampa评分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255例ACLR术后病人恐动症Tampa评分量表得分为(43.25±9.89)分,恐动症发生率为65.9%。伤后手术时机、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弹性及疼痛灾难化为ACLR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灾难化与自我感受负担不仅对恐动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心理弹性对恐动症产生间接影响。结论:ACLR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关注ACLR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提高病人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恐动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视觉模拟量表对20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总分的中位数为6.00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信念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疼痛程度以及功能障碍程度(P0.01或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存在一定的负性信念,医护人员应根据疼痛信念的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的负性疼痛信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朱婷婷  何宁  黄莹 《南京护理》2019,8(6):22-25
目的:探讨基于HLM模式分析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及疼痛评估量表对骨折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模式分析心理弹性、正负性情绪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d骨折患者的疼痛平均得分为(5.81±1.69),2~6d的疼痛平均得分逐渐降低;在心理弹性得分上术后1d平均得分为(56.83±3.84)为最低,术后2~6d后得分逐渐上升,最高为(79.82±2.95)分;正负情绪在术后1d为最低(52.43±3.71),术后2~6d逐渐上升,最高得分为(76.85±4.59);不同时间节点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L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疼痛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心理弹性越高则感知疼痛得分越高,疼痛得分下降趋势越明显;积极情绪越高者,疼痛得分会随着时间下降的越;反之,负性情绪越高者,疼痛得分会随着时间下降的越慢。结论:心理弹性和正负情绪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变化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心理弹性程度越高,患者术后疼痛感知敏感性越低,积极情绪越高则疼痛感知度越低,反之,消极情绪越高,则疼痛感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采用Herth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68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白血病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为(24.98±3.62)分,其中积极行动(8.52±0.98)分、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8.02±1.12)分、对目前及未来态度(9.15±2.28)分;总体社会支持得分为45~85分,平均(62.35±5.48)分,其中家庭外支持得分20~56分,平均(35.98±5.42)分,家庭内支持得分18~30分,平均(25.89±2.56)分;白血病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25.85±3.12)分、(27.36±3.4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与家庭外支持、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总体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与总体社会支持、家庭外支持、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对目前及未来态度与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负性情绪是影响影响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可通过调整患者社会支持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80例冠心病PCI患者进行评定,并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结果:冠心病PCI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58.25±5.12)分、SAS评分(60.12±5.02)分、SDS评分(59.02±4.78)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52.12±8.45)分;不同年龄、学历、病程、并发症及接受过疾病管理能力干预患者在疾病管理能力、负性情绪及创伤后成长等方面评分存在差异(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创伤后成长总分、人生感悟、个人力量、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及新的可能性与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症状管理、情绪管理、急救管理、疾病认知管理、生活管理及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PCI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较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因此,护士通过加强患者疾病管理行为教育,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引导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以促进患者术后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