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内固定植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病例以及常用胫骨平台钢板的CT数据,在Mimics中进行骨折三维重建、虚拟复位以及建立钢板三维模型库,然后进行
内固定方案的数字化设计。3D打印出骨折复位模型以及钢板模型,在3D模型上按照数字化设计内固定方案进行模拟手术。
比较数字化虚拟手术与3D模型模拟手术的内固定植入效果。结果3D模型模拟手术的手术效果与内固定数字化设计方案的
手术效果一致,二者螺钉长度无明显差异(t=-1.594; v=12; P=0.137)。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设计能有效的提高复杂胫
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植入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术前采用3D打印仿真骨盆模型体外模拟手术后应用腹直肌旁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
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6月适合于前内侧钢板内固定术的骨盆骨折患者资料50例,术前先将患者骨盆CT
薄层扫描数据用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复位骨折、虚拟内固定设计,采用3D技术打印出患者虚拟复
位后的仿真骨盆模型,并按照虚拟内固定设计方案进行钢板螺钉最佳位置设计、钢板预弯、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
一系列术前模拟内固定,然后现实手术行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间隙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
情况,术后半年采用Majeed评分标准功能评定。结果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良率96%。采用Majeed评分标准
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4%。术后影像评估内固定与术前模拟内固定基本一致,无1例螺钉进入髋关节腔。平均手术时间127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728 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8.4 cm。术后疼痛评分(VAS):12例重度疼痛,28例中度疼痛,10例轻度疼痛。术
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临床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8周。结论3D打印技术体外模拟内固定可使手术更加精准、安
全、完美。术前模拟内固定钢板预弯、螺钉数据测量缩短了手术时间。腹直肌旁切口具有微创特点,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出血
少、术后疼痛轻、术中暴露好、骨折复位好、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临床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型髋臼骨折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 2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专用骨盆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6~24个月解剖复位19例,良好复位8例,差1例.结论 明确骨折分型,手术入路充分暴露骨折端,尽量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15-1518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三维重建模拟复位固定在骨关节创伤微创手术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方法治疗的62例骨关节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完成手术的为3D组(33例),采用常规X线、CT等影像学技术辅助完成手术的为常规组(29例)。3D组应用CT平扫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应用3D打印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打印与病例骨骼1∶1的模型;根据骨折形态分离模型骨折块,按照骨骼解剖结构进行复位粘接固定;依照复位后的骨骼模型,选择合适的固定内植物;设计接骨板及螺钉植入位置,将接骨板进行预制固定在模型上,按照骨折内固定原则进行效果分析;最后完成手术操作。常规组应用术前常规X线、CT等影像学技术确定骨折形态固定内植物,设计接骨板及螺钉植入位置,最后完成手术操作。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接骨板一次性放置成功率、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3D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VAS评分小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中接骨板一次放置成功率、术后SF-36评分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三维重建模拟复位固定,关节面骨折能够解剖复位,接骨板放置均合理,骨折获得稳定,入路设计微创,可保护软组织血供,符合无创操作技术要求。术前进行三维重建模拟复位固定,可以有效、准确地指导关节周围骨折微创手术的开展,可应用于骨关节创伤微创手术治疗,并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轻软组织创伤、防止关节功能受限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Mimics软件骨盆三维重建基础上快速成模型应用在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的优越性。方法至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们选取收治的30例骨盆髋臼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一组应用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并快速打印出1:1比例的模型,术前模拟复位操作并将钢板预弯;结果另一组行传统手术,通过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有无显著差异性。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利用Mimics软件骨盆三维重建基础上快速成模型在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髋臼骨折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60例髋臼骨折患者,男51例,女9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5.6岁;按Ietoum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常用手术入路为Koa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骼和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和松质骨螺丝钉,可吸收螺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结果平均随访48个月(6—84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d’Anbigu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定标准,优20例,良25例,一般10例,差3例,优良率为75%。无死亡和感染病例。结论髋臼骨折应进行手术治疗,高质量的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与病人的疗效相一致,应注意并发症的治疗,主张早期功能锻烁。  相似文献   

7.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复杂的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00年6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32例,根据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适当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根据Matta临床标准评定:优23例(71.8%),良3例(9.3%),差6例(18.9%),优良率81.1%。结论髋臼骨折分型的正确判定,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暴露,根据髋臼的解剖特点正确放置钢板和螺钉,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研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前对髋臼骨折进行Judet摄片、CT检查、Letournel、Mata分类。手术采用2枚螺钉为支点的复位法。结果:对25例髋臼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治疗,达到满意效果,优良率达80%。结论:Letournel、Mata髋臼骨折分类,加上2枚螺钉复位法能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李强 《华夏医学》2009,22(6):1038-1039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入路及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39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行髋臼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26例,拉力螺钉内固定10例,3例行自体髂骨块移植重建髋臼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临床评分按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优23例,良9例,一般5例,差2例,优良率82.05%.结论:手术治疗是达到髋臼骨折良好复位与功能满意的可靠保证,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决定手术疗效的关键,但其影响因素较多.术前综合分析、把握手术时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避免并发症发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精确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例骨盆骨折患者行骨盆CT扫描,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模拟复位,将三维重建的螺钉、钢板内固定模板与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人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建立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系统,初步指导临床应用.结果:重建出骨盆骨折的三维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可进行多种长度、角度、体积等数字化测量,与数字化内固定模板拟合良好,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结论: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可个体化设计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是辅助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下虚拟手术模拟在髋臼骨折术前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53例髋臼患者资料.其中19例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计算机虚拟复位内固定、3D模型打印、个性化手术模拟,术中按术前规划手术(3D组);34例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术中经验性手术(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等.并应用MIMICS软件的三维叠加功能将术前规划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缩短,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3D组与常规组优良率分别为[94.7%(18/19):82.4%(28/34)];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根据改良Merle D' 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优良率分别为[89.5%(17/19):85.3%(29/34)],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前术后CT数据MIMICS软件三维叠加显示实际内固定放置与术前设计吻合度较高.结论 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下虚拟手术对髋臼骨折进行术前规划是可行的、精确的,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43.0±12.9)岁,均于术前模拟骨折的复位及固定过程.25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5.5±12.8)岁.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同时记录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并使用Matta评分对两组手术复位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10例患者手术与术前计划一致,3D组和常规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177.0 ±51.2) rnin、(234.0 ± 72.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分别为(1150.0±250.6) mL、(1528.0±399.5) mL,围手术期输血量平均为(880.0±214.9) mL、(1328.8±642.6) mL,术中透视次数平均为(8.8±2.1)次、(11.4±3.1)次,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区引流量平均为(329.0±111.7) mL、(394.4±267.3)mL,采用Matta评分结果:优良率分别为70%(7/10)、72%(18/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有助于术者制定详细的术前计划,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杂性髋臼骨折的治疗方式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取我院骨科2010~2011年间治疗的50例复杂性髋臼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Letournel-judet[1]的分型,其中横行伴后壁骨折5例,前柱并后方伴横行骨折8例,双柱骨折6例,T形骨折13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对于不同的骨折给予不同的手术入路途径进行手术复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在随访中发现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栓塞、坐骨神经及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产生。手术复位后依据Matta[2]的X线片复位标准:解剖复位37例,复位满意20例,复位不满意3例,所有骨折经治疗均愈合。术后临床治疗效果依据D’Aubigne and Postel[3]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价,60例患者中优47例,良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90.00%,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于复杂性髋臼骨折的治疗一般选择手术切开复位重建板内固定,对于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准确把握手术的时机,合理的处理合并损伤,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都是提高手术成功和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髋臼骨折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宏  常玉立  郑科  白煜  孙天胜 《医学综述》2013,19(11):2082-2084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老年人髋臼骨折手术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采取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的老年患者118例,观察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合并伤、手术入路和复位质量等影响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人髋臼骨折类型中简单骨折和复杂骨折术后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023,P<0.05);2周内和2周以上接收手术治疗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781,P<0.05);复位质量中,患者解剖、良好、不满意及轮廓复位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921,P<0.05)。患者的性别、有无合并伤以及不同的手术入路等因素对手术疗效均无影响(P>0.05)。结论在老年人髋臼骨折手术的治疗中,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以及复位质量与患者手术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显露、综合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解剖复位24例,好4例,差2例,复位优良率93.33%。随访26例,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4.62%。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显露、综合运用拉力螺钉结合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手术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病人25例,分为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组(MIS组)12例和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组(ORIF组)13例。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术后随访病人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六个方向的活动度,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观察对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及关节面恢复情况,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对2组病人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MIS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RIF组(P < 0.01),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ORIF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腕关节均复位良好,腕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微创(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切口小,手术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可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透视导航下微创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o CF  Zhou KH  Gao H  Hu CF  Chen J  Zeng B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3):3030-3034
目的 研究导航技术在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探讨手术指征及方法。方法 采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行导航下骨盆和髋臼骨折内固定术22例,包括36处骨折,其中耻骨支骨折15处,髋臼骨折12处,骶髂关节骨折9处。结果 术后对导航下行骨盆骨折手术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手术中每枚空心钉放置平均时间为22.7min,X线图象采集平均20.2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臂机摄片进行对照,放置空心钉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距离为(2.9±1.2)mm,平均偏差角度(2.2±0.3)°,术中出血量少(〈21.7mL/枚),术中1例(2.4%)螺钉出现偏移,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透视导航技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可使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有效,而且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更适合在创伤骨科中应用。但如要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更好的应用需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以及完善术前培训。  相似文献   

18.
王庆  安林  薛波  叶鹏翰  徐荣明 《中外医疗》2016,(23):177-17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该院收治的7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将骨折模型与CT 3维重建影像进行比较,制定手术方案,随后实施手术,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复位效果。与既往仅根据x线及CT 3维重建影像进行术前计划者对比术后复位效果。结果7例随访X线及CT显示关节面解剖复位5例,满意复位2例。与3维重建影像相比,可以更直观观察骨折块移位情况,在模型上可以模拟骨折复位情况,使术前计划更完善。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有助于术者对髋臼骨折的理解和术前计划的制定,提高骨折复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