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5585-5p调控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表达情况和pIgR在乳腺癌组织及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miR-5585-5p对pIgR的调控作用,以及pIgR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5585-5p对pIgR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肿瘤组织和非癌症病人正常乳腺组织中pIgR表达情况,并分析pIgR表达与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iR-5585-5p下调pIgR表达(P < 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IgR在乳腺癌病人中呈低表达趋势(P < 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和HER-2、ER表达病人的pIgR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miR-5585-5p靶向调控pIgR表达,并与乳腺癌病人预后相关,提示其可能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帮助进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miRNA-92a、KLF4 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qRT-PCR检测癌组织和距离> 5 cm的癌旁组织中miR-92a、KLF4 m RNA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组织中miR-92amRNA表达与KLF4 m RNA表达的相关性;绘制不同miR-92a、KLF4 mRNA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癌组织miR-92a、KLF4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92a与KLF4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12,P <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iR-92a、KLF4 mRNA表达水平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患者miR-92a、KLF4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p53与TAZ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其与TNB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60例[TNBC组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TAZ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TNBC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等的关系。结果TAZ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non-TNBC组(P < 0.01);年龄≤45岁、肿瘤>2 cm的p53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5),肿瘤>2 cm、组织学分级Ⅰ~Ⅱ TAZ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1和P < 0.05);在TNBC中,p53与TAZ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81,P < 0.05)。结论TAZ可能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田南南  杨建新 《海南医学》2013,24(24):3599-3601
目的观察microRNA-146a(miR-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46a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5例乳腺浸润导管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iR-146a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44.6%vs 66.2%,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46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PR、c-erbB-2、ki67、p53、E-cadherin过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作为重要的抑癌因子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肿瘤标记物或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iR-2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效应。方法采用茎环RT- qPCR方法检测38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miR-212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常用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不同浓度miR-212 inhibitor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通过MTT法分析细胞活性,通过Tran- swel 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miR-21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分析miR-2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常用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发现,miR-21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及增殖指数(ki67)相关(P<0.05),与月经状况、肿块大小、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细胞干预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12 inhibito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活性(P<0.05)和细胞迁移(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的miR-212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miR-221/miR-22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iR-221/miR-22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茎环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成簇分布的miR-221和miR-222表达,分析miR-221和miR-222表达与乳腺癌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R-221和miR-222表达明显高于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P值均小于0.05),但miR-221和miR-222两者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176)。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状态及Her-2表达有关。低雌激素受体表达和高Her-2表达的乳腺癌组织的miR-221和miR-222表达均明显高于高雌激素受体和低Her-2表达的标本(P值均小于0.05)。miR-221和miR-222的表达与月经状况、肿块大小、孕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转移及TMN分期无关。结论:miR-221/miR-222不但是乳腺癌重要的标记,而且可能成为内分泌治疗抵抗的预兆性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39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HMGB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核高表达率及胞质阳性率分别为80.58%与16.55%,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46.04%与0.00%(P < 0.01)。HMGB1在组织学高级别、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质阳性率更高(P < 0.05),细胞核高表达率在组织学高级别中更高(P < 0.05)。肿瘤组织学分级是HMGB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核高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OR=2.197,P < 0.05)。肿瘤组织学分级(OR=3.028,P < 0.01)、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OR=0.133,P < 0.01)及TNM分期(OR=3.817,P < 0.05)是HMGB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质阳性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139例乳腺癌病人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66.5(18~75)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88.49%(123/139),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7.70%(108/139)。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法分析不同细胞核、细胞质表达组间的五年生存率、五年无复发生存率以及生存曲线,显示HMGB1细胞核高表达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五年无复发生存率(P < 0.05)。结论HMGB1细胞核高表达及细胞质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多项预后不良因素密切相关,细胞核高表达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有指导意义,细胞质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和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 microRNA-146a(miR-146a)在不同临床分子亚型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miR- 146a 与分子亚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标本 185 例,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石蜡组织中 miR-146a 的表达情况,应用 χ 2 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 miR-146a 表 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子亚型的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4 组不同临床分子亚型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iR- 146a 在 Lumina?A 型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而 miR-146a 在 basal-like 型的阴性表达率最高,临床分子亚型中 miR-146a 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进一步分组检验, Lumina?A 型较 basal-like 型阳性表达率与 basal- like 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miR-146a 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子亚型相关,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 miR-146a 阳性表达程度高提示预后较佳,其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预后分子判断 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乳腺癌病人血清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病人53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住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病人48例为良性病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40名为对照组,应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Cys C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Cys C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织)Cys C蛋白表达状况。结果血清Cys C含量乳腺癌组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病组,良性病组高于对照组(P < 0.01),手术治疗后乳腺癌病人血清Cys C水平较术前未治疗时降低(P < 0.01)。Cys C≤1.015 mg/L为阴性,Cys C>1.015 mg/L为阳性,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67.92%,特异性为80.00%,准确度73.12%。年龄>50岁、肿瘤大小≥2 cm、浸润型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为Ⅲ型的乳腺癌病人血清Cys C含量分别高于年龄≤50岁、肿瘤大小 < 2 cm、浸润型小叶癌、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为Ⅰ~Ⅱ型的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ys 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表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 < 0.01)。结论血清Cys C检测在临床乳腺癌筛查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癌组织与血清Cys C表达水平的异质性可能与其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O3a 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行手术 切除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癌组)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各102 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 疫组化)检测FOXO3a 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用CD34 标记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 分析FOXO3a 在乳腺癌组织细胞质、细胞核的不同定位与MVD 的关系。结果 ① FOXO3a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70.59%,72/102)低于癌旁组织(84.31%,86/102)(P <0.05)。FOXO3a 在乳腺癌组织细胞核表达的阳性率为 (15.69%,16/102),低于癌旁组织(81.37%,83/103)(P <0.05);而在细胞质表达的阳性率(63.73%,65/102) 高于癌旁组(14.71%,15/102)(P <0.05);②乳腺癌组织中MVD 的水平(27.46±5.87)高于癌旁组(17.25±3.61) (P <0.05)。乳腺癌组织细胞核FOXO3a 阳性者MVD 的水平(23.19±4.00)低于FOXO3a 阴性者(28.24±5.84) (P <0.05);细胞质FOXO3a 阳性者MVD 的水平(26.39±3.12)与FOXO3a 阴性者(27.90±4.37)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OXO3a 在细胞核的表达增加可能对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367通过靶向调控10-11异位的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NG)、阴性转染组(mimics NC)、miR-367过表达组(miR-367 mimics)、inhibitor NC组、miR-367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HEC-1A细胞中TET2 mRNA、miR-367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367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Western blotting检测TET2、c-myc、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NG、mimics NC组相比,miR-367 mimics组HEC-1A细胞TET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 < 0.05),miR-367表达水平升高,24、48 h细胞存活率上升,侵袭、迁移细胞数增加(P < 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MMP-2、MMP-9、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与NG、inhibitor NC组相比,miR-367 inhibitor组HEC-1A细胞TET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 < 0.05),miR-367表达水平下降,24、48 h细胞存活率降低,侵袭、迁移细胞数减少,TET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5),MMP-2、MMP-9、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显示miR-367是TET2潜在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367 mimics+WT组HEC-1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iR-367 NC+WT组(P < 0.05),miR-367 NC+MUT组与miR-367 mimics+MUT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iR-367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抑制TET2促进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iwil2蛋白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iwil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病人10年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女性病人资料50例,同时选取因乳腺炎切除的乳腺正常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iwil2蛋白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Piwil2蛋白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00%,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 < 0.01)。Piwi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病人肿瘤直径≥10 cm、Ki-67≥25%、瘤细胞异型性、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及核分裂≥15个/10HPF有关(P < 0.05~P < 0.01),而与病人年龄及术后是否复发无关(P>0.05)。乳腺恶性叶状肿瘤Piwil2蛋白阳性表达的病人10年生存率(65.12%)低于Piwil2蛋白阴性表达病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 < 0.05)。 结论 Piwil2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演变、发展,也可作为临床预测病人生存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卵巢癌组织中miR-377的表达,分析miR-377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卵巢癌组织及同期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各50例,分别设为卵巢癌组及对照组,并收集病人临床病理参数资料。采用RT-qPCR技术检测2组样本的中miR-377的表达水平,分析miR-377与卵巢癌病人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生存曲线图分析miR-377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卵巢癌组miR-377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卵巢癌组miR-377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临床分期、是否转移有关(P < 0.05~P < 0.01),与病人的年龄、卵巢癌类型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miR-377低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55.88%显著低于高表达者75.00%(P <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iR-377低表达与TNM分期是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结论miR-377在卵巢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miR-377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病人的TNM分期、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且miR-377低表达与TNM分期可视为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中miR-3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科符合入选条件的31例女性患者(21例乳腺癌患者,10例非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标本,分离血浆并提取其中的miR-3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血浆中miR-3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浆中miR-31的表达水平低于非乳腺癌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浆中miR-31的表达水平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和Ⅱ期乳腺癌患者血浆中miR-31的表达水平低于Ⅲ期乳腺癌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小于等于2 cm的乳腺癌患者血浆中miR-31表达水平低于大于2 cm的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R、P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相比,ER、PR阳性的患者血浆中miR-31的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miR-3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血浆中的miR-31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血D-二聚体(D-D)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对乳腺癌病人的诊断、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4例乳腺癌病人作为恶性肿瘤组,同法随机选取同期乳腺良性病变54例作为良性病变组。所有入组病人于入院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D-D;乳腺癌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Ki-67表达情况来源于医院病理诊断报告。分析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病人血D-D水平的差异,并研究恶性肿瘤组乳腺癌病人血D-D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组D-D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 < 0.01)。有淋巴结转移者D-D水平高于无转移者(P < 0.05);TNM Ⅰ期与Ⅱ期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D-D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P < 0.05);Ki-67高表达D-D值高于低表达(P < 0.05),但低表达与中表达、中表达与高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Her-2不同表达情况的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水平升高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相关, 提示检测乳腺癌病人D-D水平可作为诊断、病情与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2(CASC2)、miR-155-5p与上皮性卵巢癌病人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87例上皮性卵巢癌病人(上皮性卵巢癌组)及72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人(对照组)LncRNA CASC2、miR-155-5p表达水平,比较2组LncRNA CASC2、miR-155-5p表达水平,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LncRNA CASC2、miR-155-5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关系。根据上皮性卵巢癌组病人术后化疗是否出现继发耐药分为化疗耐药组(n=32例)和化疗敏感组(n=55例),分析LncRNA CASC2、miR-155-5p表达水平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同时采用Pearson法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LncRNA CASC2与miR-155-5p的相关性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者与上皮性卵巢癌病人5年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LncRNA CASC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而miR-155-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25b靶向调控HK2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miR-125b模拟物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记为miR-125b组和miR-NC组,采用RT-PCR检测MCF-7细胞中miR-125b和HK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K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5b和HK2的靶向关系。另外将miR-125b模拟物和pcDNA3.1-HK2质粒共转染至MCF-7细胞中,记为miR-125b+HK2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iR-NC组、miR-125b组和miR-125b+HK2组细胞的存活分数和凋亡率。结果与miR-NC组相比,转染miR-125b模拟物后MCF-7细胞中miR-125b表达升高(P < 0.01),而HK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 <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HK2是miR-125b的潜在靶基因。与miR-NC组相比,miR-125b组细胞的存活分数降低、凋亡率升高(P < 0.01);与miR-125b组相比,miR-125b+HK2组存活分数降低明显升高而凋亡率降低(P < 0.01)。结论miR-125b可通过靶向调控HK2表达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miR-140-5p与YES1的靶向调控关系,阐明miR-140-5p通过YES1调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并研究miR-140-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0-5p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克隆实验、迁移和划痕实验测定miR-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