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中培养高职护生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惠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42名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主线,根据循证护理4个步骤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应用实证指导实习护生循证护理实践。通过过程评价、满意度调查评价效果。[结果]护生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循证护理实践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满意度达95%。[结论]通过对实习护生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护生循证护理实践技能,促进护生综合素质提升,对在高职护生中推广循证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晓娟 《全科护理》2013,11(3):272-273
[目的]探讨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法,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护生的就业需求。[方法]以《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作为研究课程,将2008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将2009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适应就业需求的考核方式,对两种不同考核方式下的护生综合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综合评价中实验组护生的软技能、临床实践技能、总评价及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实习2个月后,实验组护生的病人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护生就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循证护理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两种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消化内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2015年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LBL模式;2016年实习护生设为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与PBL结合模式教学。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护生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生和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结合PBL教学模式相较于L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促进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春莲  周芳  孙晶  洪珍兰  郭晓燕 《护理研究》2013,27(22):2398-2399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方法]在2009级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加大实践课课时、进行模拟护理教学、开展多元化见习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结果]97.32%的护生认为改革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98.39%护生认为有利于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优秀率为78.07%,带教老师对护生见习综合评价优秀率为88.23%。[结论]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师带教实习护生的重要手段,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临床教师和实习护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1-2],为了有效地评价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护患沟通、护理操作、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语言表达、临床适应、自主学习等临床能力,我们自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就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研究,以内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实习护生自主查房为基点,  相似文献   

6.
由淑萍  杨益  代亚丽 《护理研究》2014,(14):1770-1771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引导护生到社区就业,缓解社区护士紧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将2011级护理本科、高职班护生随机分为模块班和普通班,用自拟问卷调查护生社区就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并实施。[结果]模块班期末社区护理学习成绩优于普通班,就业意向选择到社区工作护生比例高于普通班(P0.001)。[结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护理实践模式改变了护生择业观念,实现了学校、社区多方参与群体的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生参与专业性社会实践情况,探讨专业性社会实践对护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为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方法,以312名护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应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及自行设计的本科护生参与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4.4%的同学参加过专业性社会实践,在专业认同总分和专业期望方面,参加与未参加专业性社会实践的护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提高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实习日志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进行社区护理实习的本科护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实施传统社区护理实习,观察组采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日志,比较两组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效果、社区护理服务状况知晓情况以及社区居民对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理论、操作内容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社区护理服务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满意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实习日志应用于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习中可提高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效果以及社区居民对护生的满意度,也可提高护生对社区护理服务状况知晓程度。  相似文献   

9.
张翠 《护理研究》2013,27(17):1782-1783
[目的]探讨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职业能力的效果。[方法]将社区护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社区实践、模拟实训3个阶段,开展培养护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实践,并设计问卷对实施前后护生职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前后护生职业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开展培养护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教师行为与理念对护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护生对护理教师的评价,了解护生对护理教师的期望。[结果]在问卷调查中发现60.82%的护生认为护理教师重视与护生沟通,尊重护生;75.41%的护生觉得护理教师培养了护生的职业道德;83.61%的护生认为护理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90.17%的护生认为教师的举止、仪表对护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积极作用;52.46%的护生同意护理教师积极培养护生对护理的情感。[结论]护理教师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形象魅力、语言魅力等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护理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更好地培养护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