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腔镜手术35例(腔镜组),开放手术45例(开放组),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腔镜组平均年龄较开放组年轻(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量均较开放组多(P<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放组少(P<0.01);术后第3天颈部VAS评分腔镜组较开放组低(P<0.05);中央区清扫后平均淋巴结数目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较高(P<0.01);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行,与开放手术相当,并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对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30例(观察组),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30例(对照组),对比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数、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液总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多,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颈胸部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相比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疼痛,极大提高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90例,其中腔镜组30例,接受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传统组60例,接受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日疼痛评分以及对切口美观满意度,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与传统组比较,腔镜组病人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 < 0.01),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均明显下降(P < 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 0.01),术后首日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 < 0.01),而住院费用明显增高(P < 0.01)。2组病人均顺利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腔镜组病人术后切口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组(P < 0.01)。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颈部瘢痕轻微、病人满意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撑式免充气建腔器械设计和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甲状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研究团队研发的建腔器械实施免充气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病变2例;行单侧腺叶切除2例,单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清16例,双侧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清2例。手术时间(120.50±40.62)min;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6.32±3.00)个;术后拔管时间(3.68±2.34)d;术后喉返神经麻痹1例;术后穿刺隧道出血1例,局部加压包扎后停止;术后低钙抽搐1例,3 d后缓解;手术满意度(8.28±1.42)分。结论内撑式免充气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临床可行,安全性类似于CO2充气手术,操作简化,同时有降低医疗成本和麻醉风险优势,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为诊断甲状腺癌并接受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传统开放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另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评估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切口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43±2.37)mL少于对照组(17.75±3.21)mL,而手术时间(89.63±12.11)min长于对照组(72.86±1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5、5.876,P<0.05)。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术后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可明显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虽延长手术时间,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常规病理结果以及手术效果满意度。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69例,行患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31例,其中1例损伤喉返神经,术中行神经吻合;手术时间(102±32)min;术中出血量(15±5)mL;病灶最大直径(15±11)mm;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9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69例,其中40例无淋巴结转移,29例有淋巴结转移;术后引流管总引流量(170±97) mL,术后拔管时间(3±1)d;术后住院时间(2±1)d;手术满意度(8.67±1.22)分。结论: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隐蔽、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相对安全、术后不适症状少、美容效果好以及患者接受度高,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克文 《中外医疗》2013,(18):108-108,110
目的探讨应用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6例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治疗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配对研究纳入台州市肿瘤医院头颈乳腺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实施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手术(腋窝腔镜组,n=35)和传统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n=35)治疗的PTC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分期均为T1N0M0 Ⅰ期,手术方式均为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颈部中央淋巴结(简称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美容效果及对颈部功能的影响。颈部功能评价采用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和吞咽障碍指数调查,美容效果评价采用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腋窝腔镜组全部顺利完成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均无中转开放手术。腋窝腔镜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与开放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延长(P<0.01)。腋窝腔镜组中,暂时性声带麻痹2例(5.7%),术后出血1例(2.9%);开放手术组中,暂时性声带麻痹1例(2.9%),均无术后出血。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术后3?d和3个月的颈部疼痛评分和颈部损伤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腋窝腔镜组术后吞咽障碍指数低于开放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术后3个月的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0.6)分和(3.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治疗低危PTC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与开放手术相仿,但提高了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以及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应激创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90例,根据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胸乳组28例、腋窝组32例和常规组30例。比较3组病人术前、术后1、3 d的白细胞(WBC)、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3组术前WBC、CRP、Glu、ACTH水平及术后3 d Glu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3 d WBC、CRP、Glu、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P < 0.05);3组术后1 d WBC、CRP、Glu、ACTH水平均高于术后3 d(P < 0.05);术后1、3 d,常规组、腋窝组、胸乳组WBC、CRP、ACTH水平逐渐降低(P < 0.01)。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应激的影响低于开放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和吞咽障碍评分量表(S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VHI和SI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可减少或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SIS评分、VH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腋窝单孔内镜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进行了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共12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经腋窝单孔内镜进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手术,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等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方面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且术后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O.05),切口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腋窝单孔内镜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轾且患者对其切口满意程度也十分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术者学习曲线短、手术切口隐蔽以及患者术后颈部无疤痕、吞咽不适感轻微等优点。该术式由侧方入路,分离路径需经胸大肌表面、胸锁乳突肌肌间隙、颈内静脉等解剖结构,会面临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的各种变异,采用自腋窝—锁骨、锁骨—胸锁乳突肌肌间隙、胸锁乳突肌肌间隙—甲状腺三次拉钩推进,配合术中悬吊向上拉钩进行建腔的方法可以为手术操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介绍“三推进”悬吊建腔法的主要步骤、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sternocleidomastoid intermuscular approach, SMIA)行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甲状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行SMIA手术(40例),对照组行经常规颈白线入路手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术中观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癌灶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隐蔽满意度、颈部麻木牵拉感、Vancouver瘢痕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经颈白线入路相比,SMIA行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患者切口位置更加隐蔽、术后颈部麻木牵拉感更轻,切口更加美观,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其中25例采用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35例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1),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腔镜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于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虽然费用较高,但值得在特定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患者 84 例,随机分成 2 个组,观察组 42 例和对照组 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手术方式,观察比较 2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整体治疗效果,并根据 VAS 疼痛评分标准来评估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85.37±21.3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09±5.48)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29±0.84)d,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32.67±38.44)min、术中出血量(34.15±5.27)mL、术后住院时间(6.35±1.4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7.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95.38%,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高、治疗效果稳定,是理想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行甲状腺切除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10年6月间行甲状腺切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胸锁乳突肌前缘径路行甲状腺切除;对照组传统经颈白线入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无术中大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P〈0.01);颈部功能恢复、颈部术口美观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胸锁乳突肌前缘径路甲状腺切除术暴露充分,操作方便,可减少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能较好地满足患者对颈部切口的美观要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