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媛媛  于鸣  张军朝 《北京医学》2021,43(4):364-366,369
目的 探讨保留胸长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6例.A组行保留胸长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B组行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信息、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 A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均明显少于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大肌重度萎缩发生率、腋窝和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8周FACT-B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两组腋窝淋巴结复发率、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胸长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有效减轻术中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肿瘤控制效果未受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胫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ilon骨折病人28例随机分为胫前外侧入路组(A组)与传统内外侧入路组(B组),每组14例。随访并分析比较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等指标以评价疗效。结果2组病人解剖复位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B组(P < 0.01)。2组病人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病人Barid-Jackson评分明显高于B组(P < 0.01)。结论经胫前外侧入路治疗关节面内侧严重粉碎塌陷以外类型的Pilon骨折,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优于传统内外侧入路,可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用于远端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第12组)清扫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远端胃癌病人88例,随机分为3组行胃癌根治术(D2+经不同手术入路行第12组淋巴结清扫),其中前入路组30例,后入路组26例,右侧入路组32例。针对3组病人的第12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第12组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年龄、性别、术后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术中第12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其他2组(P < 0.05~P < 0.01),后入路组术中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 < 0.05)。结论后入路法在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清扫中清扫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9):1180-118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行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B组行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坐骨神经阻滞指标,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阻滞效果等。结果B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A组(P < 0.01),穿刺次数明显少于A组(P < 0.01),穿刺深度明显小于A组(P < 0.01),穿刺成功率、阻滞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 < 0.01)。2组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 < 0.01)。2组术后8 h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均达到Ⅲ级及以上,明显优于A组(P < 0.01)。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操作穿刺时间较短,进针深度更浅,穿刺及阻滞成功率较高,病人满意度高,股后肌群肌力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大肌入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25例,采用经胸大肌入路保留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0例,采用经胸大肌后方不保留胸前神经的改良根治术.术后测定胸大肌厚度及胸大肌肌电图.结果:手术组术后胸大肌无重度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肌肉功能良好.对照组15例出现胸大肌重度萎缩,且神经肌肉功能不良.结论:经胸大肌入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胸前神经的保护有良好显露,胸大肌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比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对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30例(观察组),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30例(对照组),对比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数、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液总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多,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颈胸部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相比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疼痛,极大提高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69例行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9例(观察组),开放性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0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切口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明确,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经后路置入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67例,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32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35例(B组),分别记录围手术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腰椎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结果 末次随访中,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腰椎疼痛VAS评分,均少于B组(P <0.05)。结论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腔镜手术35例(腔镜组),开放手术45例(开放组),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腔镜组平均年龄较开放组年轻(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量均较开放组多(P<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放组少(P<0.01);术后第3天颈部VAS评分腔镜组较开放组低(P<0.05);中央区清扫后平均淋巴结数目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较高(P<0.01);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行,与开放手术相当,并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间神经的入路方式、经胸前神经入路方式用于乳腺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手术入路上采取经胸前神经入路,观察组采取经胸大肌前入路保留肋骨间神经,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与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清扫组数、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左侧肺癌根治术中经前入路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左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62例临床资料,按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入路的不同分为后入路组34例(传统后入路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和前入路组28例(前入路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问、手术出血量、纵隔淋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腋下多点皮瓣固定及胸壁小切口减张改善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皮下积液相关致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26)。对照组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留置腋窝、胸壁2根引流管;干预组除了对照组所行治疗,增加缝合固定腋窝处皮瓣和胸壁,创缘两侧皮肤做减张性小切口。比较2组病人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皮下积液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病人引流量、留管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病人皮下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对照组不同腋窝淋巴结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的因素、是否应用明胶海绵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段和体质量指数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因素包括腋窝淋巴结阳性、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是否应用明胶海绵。改进手术方式对减少腋窝、胸壁皮下积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实验组,23例)及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合并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术后外观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观察到术后合并症、复发及转移。两组患者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5.65% vs 6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溶脂辅助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Ⅰ~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溶脂辅助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溶脂辅助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保留肋间臂神经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不同时间点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引流量在术后第1、2、3、4天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引流量比较:术后第1、2、3、4天,观察组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肢疼痛、提肩运动障碍、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侧上臂感觉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脂辅助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淋巴结清除数多,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脂肪溶解过程中未产生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腔镜辅助传统改良根治术286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最匹配的12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术后满意度和总体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应用超声刀(U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经新辅助化疗2~3周期后再行改良根治术的52例乳腺癌,其中UAS手术治疗组23例,电刀(EI)手术治疗组2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淋巴结检出数及皮下积液的区别。结果UAS组与EI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皮下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应用UAS行改良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效果好,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8.
Shao QS  Ye Z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66-1969
目的 探讨以腹膜后神经、淋巴结及软组织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浙江省人民医院1995年2月至2000年2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1例胰头癌患者(常规组)和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施行以腹膜后神经、淋巴结及软组织廓清为重点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的25例胰头癌患者(后腹膜廓清组)进行比较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病理资料、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后腹膜廓清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率和神经浸润转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后腹膜廓清组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2%,高于常规组.后腹膜廓清组中神经浸润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胰头癌根治术中后腹膜神经、淋巴结及软组织廓清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清除癌组织浸润的神经、淋巴组织,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的发生率,使远期生存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