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张秀波  尹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19-2620
目的 观察生理盐水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联合开塞露灌肠,用输液器和一次性吸痰管取代肛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肥皂水灌肠.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排便效果和开始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理盐水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效果优于肥皂水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用开塞露按常规纳肛通便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通便法。观察两组排便效果。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中20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21例患者中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1.4%,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可充分软化肠道粪便,有助于粪便排出,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雪瑛 《安徽医学》2009,30(10):1241-1242
目的探讨开塞露纳肛对尽快恢复胃癌术后患者的肠蠕动的效果。方法将收治标准内的37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例术后第一日即给予开塞露纳肛,对照组18例按传统方法护理,其他治疗和护理相同。追踪观察两组排便、排气时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术后应用开塞露纳肛,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3.44,P〈0.05);术后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t=2.41,P〈0.01);术后住院日少于对照组(t=2.94,P〈0.0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应用开塞露纳肛,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提前排便、排气,患者提前出院,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中兰  孙慧 《中外医疗》2010,29(31):110-111
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老年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和常规清洁灌肠法通便,观察2种方法排便效果病人反应。结果观察40例患者中35例有效,总有效率87.5%,4例病人发生灌肠液外流现象,对照组40例患者中26例有效,总有效率65%,23例病人发生灌肠液外流现象,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开塞露灌肠法治疗老年患者便秘,排便效果好,病人依从性好,对病人心理伤害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用开塞露按常规纳肛通便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通便法,观察两组排便效果。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中20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21例患者中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1.4%,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可充分软化肠道粪便,有助于粪便排出,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改良开塞露灌肠在老年便秘病人中的疗效.方法 将88例住院伴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改良灌肠法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效果.结果 观察组排便成功率为70%,对照组排便成功率为34%.结论 开塞露改良灌肠治疗老年病人便秘优于传统灌肠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开塞露使用方法,提高骨科便秘病人排便效果,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将108例住院期间出现便秘的骨科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塞露塞肛方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灌肠法,评价2组病人排便效果,记录药液保留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排便效果明显提高(P0.01),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改良后的方法排便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防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对临床拟行ERCP术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病人术前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对照组病人予安慰剂栓纳肛,观察2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同时检测术前和术后3、24 h血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低于对照组的8例(P < 0.05),2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PGE2、IL-17、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观察组PGE2、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24 h观察组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2组PG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IL-17、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而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术前纳肛可以有效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体内PGE2、IL-17、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便秘患者应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肥皂水灌肠排便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便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甘油灌肠剂(110ml/支),B组使用开塞露(20ml/支)3支肛注,C组肥皂水(800ml)清洁灌肠,观察记录排便效果。结果三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23例均表示排便轻松,愿意继续使用本方法协助排便,而B组11人,C组仅6人,结论甘油灌肠剂排便效果优于开塞露,更优于肥皂水灌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各30例。比较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5和P < 0.01)。2组入室前、插管前1 min血压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血压及心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2组病人口干、低血压、寒战、心动过缓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少病人血压及心率波动,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训练结合盆底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同意接受球囊扩张训练治疗方法的列入治疗组,不接受球囊扩张训练治疗的为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球囊扩张训练。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 d、15 d进行排便积分、肛门括约肌的RMS、iEMG评估。结果:2 组患者治疗前排便积分、RMS、iE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 d和15 d时,治疗组排便积分、肛门括约肌的iEM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15 d时治疗组RMS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均下降,对照组分别高于治疗组31.3%和10.4%。结论:盆底肌康复结合球囊扩张训练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后便秘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芦荟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引起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由于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而引起便秘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 L/次,3次/d;观察组联合口服复方芦荟胶囊,2粒/次,2次/d。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根据《2013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中制定的便秘症状评估表对2组的便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2组治疗后的排便时间、频率和性状计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芦荟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引起的便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槐榆通便合剂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肛肠科住院的245例肛肠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2例、对照组123例。治疗组给予槐榆通便合剂口服,对照组给予麻仁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8.5%,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73.1%,有效率95.9%,两组间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一周内治疗组患者排便时疼痛、出血积分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排便频度、排便时间、腹胀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榆通便合剂对肛肠术后便秘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并可以防治肛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便秘(coronary heart combined with constipation,CHC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2012年2月-2013年3月确诊为CHCC的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症状总积分以及排便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便秘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便秘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次排便率为13.95%(6/4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77%(30/43例);4~5次排便率为55.81%(24/43例),6~7次排便率为30.23%(13/43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60%(8/43例)和11.63%(5/4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CHCC病惠有关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外剥内扎术(M-M)为基础的肛垫悬吊及皮桥整形术治疗中老年女性脱垂性环状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4例中老年女性脱垂性环状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PH、M-M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PH、M-M联合肛垫悬吊、皮桥整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便时出血、创面疼痛、肛缘水肿评分等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缘皮赘形成、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形态。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 <0.05)。观察组创面疼痛、便时出血、肛门坠胀、肛缘水肿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肛缘皮赘形成、肛门形态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RPH、M-M联合肛垫悬吊、皮桥整形术可显著减轻老年女性脱垂性环状痔患者黏膜及外痔脱垂症状,降低患者便时出血、创面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减少术后肛缘皮赘形成,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和单一莫沙必利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排便周期明显缩短,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和大便性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排便周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大便性状以及排便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好,便秘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益气润肠液对虚证便秘肛肠动力的作用。方法将107例虚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麻仁丸组、西沙比利组。观察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并通过排粪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分析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松驰体征、增强排便反向往成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效果及其对病人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肛门留置一次性自制导管并于首次排便前灌肠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肛门放置京万红油纱条引流方法,试验组于术后肛门留置一次性自制导管,并于首次排便前灌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通畅程度、疼痛程度及腹胀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有效的防治术后首次排便困难,避免发生腹胀,有效缓解术后排便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方便揿针留针侯气联合乳果糖口服对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在我科因混合痔入院,且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发生便秘的92例患者,依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耳穴方便揿针留针侯气联合西药乳果糖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乳果糖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持续时间、便时各项指标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以上各项观察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12%。结论:耳穴方便揿针留针侯气联合乳果糖治疗能够加快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日常排便持续时间、改善排便困难程度、减轻排便并发症,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