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者无创通气(NIV)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AECOPD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HFNC治疗,对照组应用NI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RR、HR、MAP、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R、HR、MAP、PaO2、PaCO2、pH值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R、HR、MAP、PaO2、PaCO2、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8.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  相似文献   

2.
祁玉凤  邵强  沈兵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504-150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肺动脉收缩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的关系。   方法  将六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9年9—12月收治的106例COPD患者按照CAT评分法进行疾病状态评定,分为病情轻微组(11例)、中等组(28例)、严重组(41例)、非常严重组(26例),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COPD患者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一秒率[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 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sPAP)的差异,探讨各指标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CAT评分越低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FEV1、FEV1/FVC、PEF)越高(均P < 0.05);患者CAT评分越低,PaO2越高,PaCO2越低(均P < 0.05),sPAP也越低(P < 0.05);尤其在CAT评分>20分的患者,上述差异尤其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EV1、FEV1/FVC、PEF、PaO2与CAT评分呈负相关,PaCO2、sPAP与CAT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COPD患者的CAT评分与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血气分析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CAT评分可以有效预测COPD患者的换气和通气功能障碍,评价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NIPPV+HFNC)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HFNC组、NIPPV+HFNC组,每组各1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24、72 h时呼吸参数[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循环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指标变化;比较3组患者舒适性及耐受性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24 h时NIPPV+HFNC组患者PaO2、PaO2/FiO2、RR指标改善均好于NIPPV组(P<0.05);治疗72h时NIPPV+HFNC组患者PaO2、PaO2/FiO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抗生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影响。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用抗生素等基础疗法治疗)与观察组(益气活血方联合抗生素等基础疗法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PaO2、FEV1、FEV1/FVC增高,PaCO2、FIB、D-D下降,观察组患者PaO2、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aCO2、FIB、D-D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联合抗生素对COPD急性发作疗效确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栓前状态,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后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FNC组及无创通气(NIV)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通气治疗,PIC窗出现后,HFNC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NIV组给予无创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舒适度、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T0)和拔管后1 h(T1)、24 h(T2)、48 h(T3)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两组治疗失败率、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前后不同时间HR、RR、M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PaCO2≤75mmH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HFNC组和NIPPV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SpO2、RR、HR及治疗后48h护理气道次数、通气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颜面部皮肤破损、胃肠胀气)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H、PaO2、SpO2、RR、HR、通气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h PaCO2、48h内护理气道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I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与NIPPV两种治疗方式均可作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方式,但HFNC耐受性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功能缓解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痰方治疗。评估两组的呼吸功能[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肌疲劳指标[呼吸肌功能指标最大吸气口腔压(MIP)]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AT得分、mMRC评分、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H值、PaO2、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IP、FVC、FEV...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龙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创组(45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潮气容积(VT)、深吸气量(IC)、总肺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创组VT、IC、TLC大于对照组,FVC、MVV、FEV1/FVC高于对照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佳木斯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HFN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FNC治疗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前白蛋白(P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4%(54/57),高于对照组的82.46%(4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FNC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PaO2、O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就诊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急诊处理基础上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压(PEMAX);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气指标数据,包括pH值、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剩余碱(BE)、血乳酸(LA)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EMAX等肺功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MAX等肺功能数据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O2等血气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等血气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阐明雾化吸入NAC作为AECOPD患者常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NAC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NAC组患者加用雾化吸入NAC,每次0.3 g,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问卷调查(CCQ)评分、静脉皮质醇激素使用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C组患者PaO2改善值明显升高(P=0.033),而PaCO2和肺功能(FEV1和FEV1% pred)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CCQ评分低于对照组,其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和对照组患者静脉皮质醇激素使用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雾化吸入NAC能明显改善老年AECOPD患者PaO2和临床症状,但对肺功能、静脉皮质醇激素使用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强度与常规压力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   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月就诊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共72例, 应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高强度组(36例)和常规压力组(36例),吸气压力分别设为(24.7±1.8)cm H2O(1 cm H2O=0.098 kPa)和(16.1±1.2)cm H2O,比较2组之间及组内治疗后2、6、24、48、72 h的pH、PaCO2、PaO2;使用无创通气的不良反应;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住院天数;出院28 d后再入院率及6分钟步行距离。   结果  2组治疗前pH、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pH、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插管率分别为8.33%(3/36)和13.89%(5/36),病死率分别为2.78%(1/36)和8.33%(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0.0±1.7)d和(13.2±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8 d后患者再入院率、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应用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可更快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PaCO2,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2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HFNC治疗的成人重型COVID-19患者,根据 HFNC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 HFNC 成功组与 HFNC 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HFNC治疗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2 h、48 h、72 h及停HFNC前或改有创前的呼吸、循环参数、肺超声评分(LUS)。 结果 41例HFNC治疗的重型COVID-19患者,男29例、女12例,年龄33~84岁,中位年龄59.93岁;平均治疗时间为6.71 d。27例(65.85%)经HFNC治疗后氧合改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好转, 避免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可成功撤机改鼻导管低流量吸氧;14例治疗失败。失败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19.86±6.70)高于成功组 (7.82±3.49);成功组PaO2、SaO2、SPO2、氧合指数(PaO2 /FiO2)较失败组有明显改善;HFNC治疗48 h,失败组RR、HR及PaO2/FiO2未见改善反而出现逐渐转差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HFNC前,失败组的PaO2、SaO2、LUS、PaO2/FiO2均较HFNC前转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HFNC可作为重型COVID-19患者呼吸支持的手段,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特别是HFNC治疗48 h时需注意患者的氧合指数、脉搏及呼吸频率,如氧合指数未见明显改善,需尽早改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患者中肌肉抑制素、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 情况及相关性,并据BMI 进行分层研究。方法:选择稳定期重度COPD 男性患者为研究组及年龄相仿的中度 COPD 男性为对照组,肺功能仪器检测每位受试者的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 及其预计值;测定身高及体质量, 计算BM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肌肉抑制素;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探讨肌肉抑制 素与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结果:根据BMI 分组的重度COPD 组患者血清中肌肉抑制素及二 氧化碳分压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而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研究组中BMI 低者肌肉抑制素及二氧化碳分压水 平升高更明显,动脉氧分压下降更明显(P<0.05)。BMI 与肌肉抑制素呈负相关,FEV1/ 预计值与肌肉抑制素呈 负相关;肌肉抑制素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与动脉氧分压呈负相关。结论:COPD 患者肌肉抑制素水平越高, BMI 越低,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更突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肌肉抑制素在COPD 疾病有重要作用,肌 肉抑制素可能成为COPD 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鲍志坚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429-1432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8月—2016年4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呼吸道功能,并统计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IgA、IgG和IgM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hs-CRP和IL-8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TNF-α、hs-CRP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2、FVC、FEV1、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a CO2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Pa O2、FVC、FEV1、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 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改善重度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呼吸道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肺复张对全麻开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功能和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麻开腹手术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的干预方式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 mL/kg)联合肺复张手法;对照组选择标准通气量(潮气量8 mL/kg)。观察并比较2组气道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观察组呼吸频率、气道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观察组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2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FEV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33%,对照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肺复张有助于改善全麻开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肺功能和PaO2,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新型无创通气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传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2种呼吸治疗方式在心外术后低氧血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入住心外危重症中心,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24 h内发生低氧血症(hypoxima),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应用HFNC或NPPV进行呼吸治疗[患者年龄(52.9±7.8)岁vs(53.8±8.9)岁,P>0.05;男性性别比65%vs 70%,P>0.05;术后基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9.4±2.2)分vs(9.3±2.2)分,P>0.05]。起始参数设置:HFNC:流量45 L/min,温度37℃,吸氧浓度(FiO2)60%~80%;NPPV:吸气压(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0~12 cmH2O(1cmH2O=0.098 kPa),呼气压(expiratory pressure,EPAP)4~6 cmH2O,FiO2 60%~80%,吸呼比(radio of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I∶E)为1∶1.5~2.0,根据临床疗效和患者耐受程度等逐渐调节。对比研究2种方法治疗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 h、8 h、24 h、结束时)的呼吸、循环等方面情况,以及并发症、再次插管率、气切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分别接受HFNC与NPPV 2种方法治疗,发现HFNC在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PaCO2均较NPPV组效果明显(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在HFNC组均较NPPV组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HFNC组较NPPV组胃肠胀气(0 vs 20%,P<0.05)、不耐受(0 vs 25%,P<0.05)等主要合并症发生率为低;HFNC治疗时间明显较NPPV组为短(P<0.05);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耐受性良好、合并症少,在改善氧合、降低PaCO2方面最终都体现了很好的疗效,且降低呼吸功、对循环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但是2组的再次气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被广泛运用于AECOPD患者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是BiPAP在该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存在着争议。目的系统评价BiPAP对于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Springer、Medlin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BiPAP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10-01。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所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提取第一作者、国家、人群特征、年龄、样本量、试验组及对照组的干预方式、试验组干预频率和时长、评价指标〔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信息。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哥本哈根临床试验中心开发的TSA v0.9完成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其中4篇为高质量等级文献,6篇为中等质量等级文献。试验组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MD=0.04,95%CI(0.03,0.04),P<0.05〕、PaCO2〔MD=-7.22,95%CI(-8.20,-6.24),P<0.05〕、PaO2〔MD=6.23,95%CI(5.31,7.14),P<0.05〕、干预24 h内和24 h后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RR〔MD=-3.85,95%CI(-4.36,-3.35),P<0.05〕、气管插管率〔RR=0.50,95%CI(0.32,0.78),P<0.05〕的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腹胀发生率〔RR=5.95,95%CI(1.79,19.77),P<0.05〕、面部皮肤受损发生率〔RR=8.04,95%CI(1.92,33.76),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BiPAP治疗能明显改善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值、PaCO2、PaO2、RR和气管插管率。结论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状况,降低气管插管率,但BiPAP治疗可能会提高如腹胀、面部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嘉  危松青  王曼知  石家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498-1500, 1504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一氧化氮(NO)、乳酸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氧疗组和联合组,各45例。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联合组在氧疗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和NO、乳酸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 < 0.05~P < 0.01),且联合组PaCO2明显低于氧疗组,PaO2、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氧疗组(P < 0.01)。2组患儿治疗后NO、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联合组NO、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氧疗组(P < 0.01)。联合组患儿治疗后潮气量、用力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水平均明显高于氧疗组(P < 0.01)。联合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氧疗组的77.78%(35/45),2组患儿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较好,能改善患儿NO、乳酸水平,提高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