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蛛网膜下隙阻滞围手术期患者寒战的影响.方法 6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30例).蛛网膜下隙阻滞前每例患者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注射液10ml/(kg·h)20 min.于L3~4或L4~5椎间隙常规蛛网膜下隙穿刺成功后,注入0.5%重密度罗哌卡因3ml.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术后应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蛛网膜下隙阻滞注药后盲法评定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有4例(13.3%,4/30)发生寒战,对照组有18例(60.0%,18/30)发生寒战,两组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右美托咪定组寒战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右美托咪定组有20例(66.7%,20/30)出现体温下降,对照组有19例(63.3%,19/30)出现体温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全部患者和对照组5例患者改良Ramsay镇静评分在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围手术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少与蛛网膜下隙阻滞患者手术有关的寒战,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是预防寒战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辅助镇静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小儿尿道下裂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P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记录术后镇痛评分(MOPS)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 h,2组患儿的MO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 h,D组MOPS评分显著低于P组(P<0.05);D组无术后躁动发生,P组4例发生术后躁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抑制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的应激水平升高、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的镇静、呼吸和循环等临床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CSEA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L3-4行CSEA操作,麻醉平面固定在T8后,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或0.9%氯化钠.记录麻醉前(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及给药10、15、30、45、60 min(T2 ~T6)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频率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T2~T6时Ramsay评分高于本组T0、T1时和同期对照组,MAP低于本组T0、T1时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T2~T6时心率低于同期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T2~T6时PErCO2高于同期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低于同期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术中知晓率低于对照组[16.7%(5/30)和13.3%(4/30)比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能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术中知晓,轻度抑制血压.右美托咪定抑制心率,对呼吸没有影响,而咪达唑仑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2例,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42例,麻醉前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拔管时,右美托咪定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 h,右美托咪定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白介素-6 (IL-6)、白介素-4 (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前可有效维持患者心率、血压稳定,减轻手术应激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监利县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须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组全身麻醉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采用双抗体法放射免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皮质醇(Cor)应激指标水平,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芬太尼及异丙酚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NE、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药后5 min、10 min 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效果理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中及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诱导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滴鼻,观察1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滴鼻,观察2组麻醉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滴鼻,每组各24例。比较各组患儿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术后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各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74、1.57,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3.14、3.97,均P <0.05),而观察1组与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术后躁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3.45、4.22,均P <0.05),而观察2组术后躁动评分较观察1组明显下降(t=3.05,P <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确切概率法:P=0.02,P=0.00),而观察1组与观察2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确切概率法:P=0.54)。各组患儿术后均无嗜睡、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且各组患儿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可有效提高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后镇静效果,可有效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缓解患儿疼痛感,且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的用量对减少患儿术后躁动效果更加明显,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硬膜外注射和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镇静评分、镇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消耗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6.3±1.0 min)和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13.1±1.7 min)均少于对照组(8.7±1.3 min、17.3±2.1 min),感觉阻滞时间(387.8±7.7 min)长于对照组(295.7±3.6 min),镇痛持续时间(159.6±13.6 min)长于对照组(146.3±10.3 min),镇痛药物消耗量(3.2±0.4 ug)及第二产程时间(65.4±15.3 min)均少于对照组(3.6±0.6 ug、82.7±16.6 min)(P均0.05);两组镇静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注射和静脉输注对产妇镇静效果类似,均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但硬膜外注射麻醉起效更快,镇痛效果更好,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临床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和双号患者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在蛛网膜下腔阻滞成功后的手术前十分钟对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的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Ramasy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amas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患者的临床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优化患者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展开,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介入栓塞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以及继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2月行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给予芬太尼2~4μg/kg静脉泵入镇痛。对照组患者间断给予丙泊酚0.4~0.6mg/kg进行麻醉维持。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期15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定0.5~0.8μg/kg,麻醉维持期给予右美托咪定0.2~0.5μg/kg·h-1,拔管前10min调整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1~0.2μg/kg。观察2组患者术前(T0)、气管插管后(T1)、脑动脉造影前(T2)、脑动脉造影后10min(T3)、拔管前5min(T4),拔管后15min(T5)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中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术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围手术期,右美托咪定组患者MAP和HR平稳,无大幅升降变化;对照组患者MAP和HR波动幅度较大。2组患者在T0时间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在T1,T2,T3,T4时间点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中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痉挛的比例为20.00%,低于对照组(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比例为11.11%,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介入栓塞手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价值,评估全麻药物剂量使用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行全麻方式的90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氧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然后以丙泊酚全麻诱导,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注射治疗,比较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患者丙泊酚+芬太尼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的镇静效果非常显著,还能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作为罗哌卡因麻醉佐剂在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以及右美托咪定组3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10 ml;芬太尼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20μg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10 ml+10μg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10μg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10 ml+5μg右美托咪定。比较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0.2±2.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7.9±3.8)min以及芬太尼组(12.3±2.1)min,且对照组平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7.9±3.8)min显著长于芬太尼组(12.3±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芬太尼组患者的平均镇痛持续持续时间(245.8±22.2)min显著长于对照组(141.3±1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镇痛持续持续时间(315±25.6)min显著长于对照组以及芬太尼组(245.8±2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改良Bromage评分达到3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在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可实现较强的镇痛强度及在术后维持较长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46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丙泊酚行全身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及全身麻醉药物使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给药后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镇静效果显著、药物使用量较少,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21-622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经鼻术前给药应用于小儿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咪达唑仑滴鼻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经鼻实施麻醉诱导,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效果。结果两组的Ramsay评分、 CHEOP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组的入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镇静满意度、面罩接受率、静脉穿刺接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经鼻术前给药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镇静、镇痛效果及镇静满意度,减少术后躁动、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本中心择期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复合吸入七氟醚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七氟醚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低肺泡浓度(MACBAR)值、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等指标;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输注右美托咪定5min(T1)、建立气腹时(T2)、手术30min(T3)、术毕(T4)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七氟醚浓度,两组麻醉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时间(6.84±1.61min比9.19±2.07min)、拔管时间(10.83±2.16min比13.80±2.94min)、七氟醚MACBAR值(2.49±0.85)%比(4.64±0.97)%、拔管Ramsay评分(3.43±0.80分比2.26±0.63分)均有差异(P<0.05)。T0时两组HR、MAP均无差异(P>0.05),T1、T2、T3、T4时观察组HR、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6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对照组(81例)给予舒芬太尼,观察组(81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 h、8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48 h内寒战、恶心呕吐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有效性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子痫前期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0.5%等比重布比卡因10 mg为基础麻醉药物,观察组同时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麻醉后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镇静效果(Richmond评分),麻醉期低血压、呼吸抑制和麻醉苏醒期寒战、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Apgar评分,出生1和24 h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观察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和运动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切皮、取出胎儿、手术结束时观察组Richmon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麻醉期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麻醉苏醒期观察组寒战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1和5 min时Apgar评分、1和24 h时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以0.5%布比卡因为基础复合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苏醒寒战发生,对新生儿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管内麻醉中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椎管内麻醉后观察组静脉滴注给予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观测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静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HR、MAP、SPO2监测正常,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椎管内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镇静效果以及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18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麻醉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插管时、插管后1 min及插管后5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镇静效果较好,并可明显提升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0例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将其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各30例。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镇静30 min后,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P>0.05);右美托咪定组心动过缓(6.67%)、低血压(13.33%)、低血压合并心动过缓(3.33%)发生率分别低于丙泊酚组(30.00%、36.67%、26.67%),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45、4.36、6.41,P均<0.05)。结论 给予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均有更好的镇静效果,但右美托咪定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更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急性困难气道患者135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静脉推注咪达唑仑予以麻醉.对插管前、插后1min、10min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1min和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中能够提升镇静效果和末梢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