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腔镜手术35例(腔镜组),开放手术45例(开放组),比较2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腔镜组平均年龄较开放组年轻(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量均较开放组多(P<0.01);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开放组少(P<0.01);术后第3天颈部VAS评分腔镜组较开放组低(P<0.05);中央区清扫后平均淋巴结数目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较高(P<0.01);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行,与开放手术相当,并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撑式免充气建腔器械设计和在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甲状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研究团队研发的建腔器械实施免充气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病变2例;行单侧腺叶切除2例,单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清16例,双侧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清2例。手术时间(120.50±40.62)min;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6.32±3.00)个;术后拔管时间(3.68±2.34)d;术后喉返神经麻痹1例;术后穿刺隧道出血1例,局部加压包扎后停止;术后低钙抽搐1例,3 d后缓解;手术满意度(8.28±1.42)分。结论内撑式免充气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临床可行,安全性类似于CO2充气手术,操作简化,同时有降低医疗成本和麻醉风险优势,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为诊断甲状腺癌并接受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传统开放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另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评估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切口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43±2.37)mL少于对照组(17.75±3.21)mL,而手术时间(89.63±12.11)min长于对照组(72.86±1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5、5.876,P<0.05)。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术后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可明显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虽延长手术时间,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69例行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9例(观察组),开放性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0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切口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明确,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TC)的根治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TC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9)及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完全腔镜下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TC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TC的根治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TSH均显著升高,FT3、FT4降低(P<0.05),但两组TSH、FT3、FT4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发热、术后切口疼痛、畏寒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hs-CRP、TNF-α、IL-6、NE、Co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完全腔镜下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TC根治术及开放手术在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治疗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配对研究纳入台州市肿瘤医院头颈乳腺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实施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手术(腋窝腔镜组,n=35)和传统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组,n=35)治疗的PTC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分期均为T1N0M0 Ⅰ期,手术方式均为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颈部中央淋巴结(简称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美容效果及对颈部功能的影响。颈部功能评价采用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和吞咽障碍指数调查,美容效果评价采用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腋窝腔镜组全部顺利完成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均无中转开放手术。腋窝腔镜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与开放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延长(P<0.01)。腋窝腔镜组中,暂时性声带麻痹2例(5.7%),术后出血1例(2.9%);开放手术组中,暂时性声带麻痹1例(2.9%),均无术后出血。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术后3?d和3个月的颈部疼痛评分和颈部损伤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腋窝腔镜组术后吞咽障碍指数低于开放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术后3个月的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0.6)分和(3.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治疗低危PTC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与开放手术相仿,但提高了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口腔前庭入路、腋窝入路3种腔镜甲状腺入路术式在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118例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乳入路46例,口腔前庭入路32例,腋窝入路40例.结果:3组患者均成功实施腔镜手术.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并评估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肝胆甲乳外科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4例患者均在腔镜下成功实施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手术,8例行患侧腺叶全切,10例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7例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短暂性声音嘶哑2例,低钙血症2例,吞咽疼痛3例,胸前皮肤红肿、淤斑1例,颈部术口区积液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6~42个月,无复发病例,全部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兼顾安全可行及外观美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58-61
目的探讨胸乳路径腔镜手术、腋乳路径腔镜手术与无充气腋窝路径腔镜手术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6月于我科行完全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其中行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22例(胸乳组),行腋乳路径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29例(腋乳组),行无充气腋窝路径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55例(腋窝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胸乳组手术时间[(103.86±21.38)min]与腋乳组[(98.10±18.7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腋窝组的(135.91±3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组术后引流量[(128.50±22.35)m L]与腋窝组[(121.09±19.28)m 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多于腋乳组的[(82.93±17.5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组引流管留置时间[(5.45±1.01)d]与腋乳组[(5.50±1.2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显著短于腋窝组的(7.24±1.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喉返旁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其阳性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均对手术有较高满意度,其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腔镜路径甲状腺癌根治术各有特点,且安全可行,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加强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同时指导患者做好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手术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对54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回顾分析。结果48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6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3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4.1%),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暂时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9.3%。结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雷  张年庆  杜军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69-1870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8例初诊的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病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颈Ⅵ区淋巴结阳性8例(占28.6%);并发症2例(占7.1%),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cN。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及行预防性清扫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术前诊断为cN。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并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及患侧Ⅲ、Ⅴ区(+)Ⅱ区淋巴结清扫16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年龄、性别、肿物大小、有无侵及甲状腺被膜情况、原发灶数目、肿瘤单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并发症,探讨临床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162例患者中74例(45.7%)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71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率为43.8%,45例颈侧区(Ⅲ、Ⅴ区(+)Ⅱ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率为29.6%。年龄、肿瘤有无浸润包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后并发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0.62%(1/162),系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切断喉返神经所致,其中1例(0.62%)术后颈部切口出血,行手术止血,2例(1.23%)皮下淤血,保守治疗治愈。2例(1.23%)术后乳糜漏,均为左侧清扫患者,行持续负压吸引、左颈静脉角局部加压包扎治疗后治愈。59例(36.4%)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血甲状旁腺盯H低于参考值下限,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对~NoPTMC行甲状腺全切并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高危患者行患侧II、V区(+)Ⅱ区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选择较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组1,患者40例,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组2,患者40例,仅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组3,患者40例,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常规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其疗效。结果:1.所观察120例患者全部生存。组1及组3中均有1例复发病例,复发率为2.5%,组2中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组1及组3患者的复发率与组2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1与组3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1患者中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2例,转移率为30%。组3患者中发现中央淋巴结转移13例,转移率为32.5%,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治疗方法,它不但疗效明确,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邦领  钱军  李德群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350-1350,1419
目的探讨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初治的109例颈侧区oN0 PTMC患者的资料,探讨与PTMCⅥ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09例盯Mc患者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1.2%(34/109)。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5mm)、多发病灶与PTMCⅥ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mm)、多发病灶为门MC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rMC中原发灶大小(≥5mm)、多发病灶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对于这两类PTMC患者需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肿瘤直径≤1.0cm或>1.0cm无关(χ2=0.42,P>0.05);与原发灶是否侵犯包膜(χ2=8.76,P<0.01)及年龄<45岁或≥45岁(χ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近年来甲状腺癌分类构成比的改变,探讨超声检查在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以及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手术常规一期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手术的1 023例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1 023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约占97.0%,其中乳头状微灶癌约占44.7%。5项B超影像指标用于提示甲状腺结节性质为癌,其约登指数分别为:细钙化61.1%,边界模糊65.0%,细钙化与边界模糊并存54.4%,血供增加33.0%,低回声6.7%。B超用于鉴别颈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为39.9%。137例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术中一期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3.8%。结论  近年来乳头状癌在甲状腺癌分类构成比中所占比例很大。术前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必须常规一期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人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随访至2019年1月,随访终点为复发或转移,比较2组病人复发转移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清PTH、血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二次手术病人,对照组中1例进行二次手术,2组二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60个月,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系膜切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复发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短期效果与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相当,远期复发转移率较低,远期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